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风险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风险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类型,但时至今日,其体系尚未完善,转型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在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和校企合作中,许多隐性的因素或者问题并没有完全暴露出来,这都或多或少地构成了高职院校发展的隐患,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预测或作预防,都会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订单;风险;高职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77-02

一、“订单式”培养起源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源于国外的“Cooperative Education”,即“合作教育”。早在20世纪初,美国一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州立大学――辛辛那提大学,就开始了这种教育模式的尝试,并很快在美国其他高校普及开来。在此后的一些年中,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学校采取了合作教育模式。美国现在几乎所有中学后教育普遍采用了Cooperative Education方式。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Cooperative Education都是与就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教学适应现实需求等因素紧密相关。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创了一种开放式办学新格局,因而备受高等院校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的青睐。

“订单式”培养模式最大的优势,是既能够对口培养企业迫切需要的技术人才,也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就业导向和就业目标,同时提高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形成“三方共赢”的局面。

二、“订单式”培养风险构成

(一)人才培养窄口径

“订单式”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是直接面向企业具体岗位,因此,采取何种办学模式不再是学校说了算,而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学校教育要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和影响。

一是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干预。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的短期需求,学校方在办学方式上受到企业的干预,很大程度上用人单位决定学生的生源以及学生培养的方式方法,企业往往从岗位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人才培养设置,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单一和狭窄,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不强,这与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全面性、多样性综合素质的宗旨不相符合。

二是学校办学自由权受到挤压。由于就业率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学校只得直接面向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对“能力本位”、“技术应用”以及“必需、够用”的原则做简单、片面的理解,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性不强,课程的结构不合理,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劲不足,这种问题在民办高职院校尤其如此。加上教育的滞后性,当一定时间后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这些订单培养的学生有可能面临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或企业内部人事变动而引发的企业违约,倘若是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还有可能导致结构性失业,知识结构单一和狭窄的负面影响则将呈辐射放大状作用于学生身上。对这个问题,许多专家早就已经关注了,比如顾明远教授就指出:“现在,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成熟,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时候,已经有意识地以就业为导向。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大部分院校中却‘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如果一所高职院校纯粹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和课程,而忽略了对学生作为‘全面的人’的教学,当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他们可能很容易上手某项技能,成为熟练工,但由于他们在人文素质培养上的缺失,使他们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在激烈竞争中同样处于‘弱势’,最后面临的依然是‘解聘’。”

三是学校过分强调“技能”培养而忽视学生政治思想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德育目标要求过低,人文素养不高。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高,最终使学校成为企业的简单培训部门。

(二)企业效益风险连带效应

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要取得“多赢”的结局,其中有一个隐含的前提,那就是企业效益持续良好,企业人员规模不因种种经营原因萎缩,但事实上国内的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是无法保障这一点的。据统计,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两年零七个月,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文化加速折旧,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企业竞争也是瞬息万变,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企业都无法保证自己永远青春不老,同时企业的“盈利性”决定了在效益不佳的关键时机,裁员是最得力的“杀手锏”,在职员工尚且不能保证继续在岗,何况是定向培养生?企业连自身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一纸培养协议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多败俱伤”。

(三)无法预期的经济变化带来的风险

关于这个问题与上面这个问题类似,只不过上面那个问题讨论的是企业内部效益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则是讨论的企业外部风险的问题,在经济一体化加剧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更是被“绑定”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是,以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才出现的“经济危机”由于一体化的加剧而使得世界各国都会被“传染”,虚拟经济的繁荣带来的是与“经济危机”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机”,不管是哪一种,一旦出现,都会对整个世界经济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和灾难,从目前持续出现的危机来看,基本是10年一个轮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内的企业并没幸免,似想,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旦企业开工不足,收入锐减,利润降低,那怕企业有心负起社会责任,恐怕也是无力维持,去年的金融风暴一来,裁员成为企业自救的重要手段,由此就可见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企业完全履行校企培养协议恐怕也是不现实的。

三、订单式培养风险成因分析

综合而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所引起的:

(一)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导致高职学生选择单一。

我国高职教育兴起的时间并不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相比较,高职生毕业后去向单一,就业几乎成了高职生的唯一去向,缺乏进一步深造的途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毕业生的选择。

(二)人文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分割

对我们来说,要培养一个熟手其实并不难,只需要多花半年时间就可以。但现在好像越来越多高职院校为我们培养出一个个‘机器人’,而实际上,到高职院校招聘,我们更希望能招聘到全面发展的、潜力巨大的员工。”由于在三方的合作中,学校和学生话语权掌握不足,因此,培养人才是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强调技能和动手能力,而往往忽视了职业思想和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使得人才的全面发展缺少了人文思想的支撑,实际上培养的只能是具有一定知识文化的现代工人。

(三)不良的企业经营环境

我国企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企业太重视“眼前利益”,而缺少长远发展规划,就是以赚“热钱”、“快钱”为目的,导致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没有深厚的根基,由于急功近利思想作崇,因此,许多企业不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企业缺少经营应变能力,遇到困难转型缓慢,最终成为短命企业,也就企业文化没有得到根本的重视,浮躁之风盛行,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中,很难使进入企业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重用。

(四)各种无法预期的社会危机影响

企业与学校一样,都是社会的构成细胞,而社会是多元化的,因此,无法预期的各种风险和危机就在所难免,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甚至战争威胁,都可能使社会各个细胞处于危险之中,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社会危机出现的可能性更大,牵一发动全身已经屡见不鲜,校企合作是双方绑在了一条船上,受到危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小结

高职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强化素质教育的思想,要注意研究非智力性因素和非技术性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力”和“技术”赖以实现的“能力”和“技术”,以使学生能够适应职业的变化,并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①

注释:

① 于天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素质教育[J].职业技能教育.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