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说文解字》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说文解字》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东汉许慎所撰的《说文解字》,作为我国第一部按照六书理论分析字形、解说字义的字典,也是中国古代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一部文字学著作,具有极高的价值,本文主要阐述该著作对于汉字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方法及弘扬古代文化方面起的作用

关键词:说文解字;汉字教学;作用

《说文解字》一书保存了大量小篆和古文字资料,并且对表意性质的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后世影响深远。该书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重要材料和依据,而且在汉字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正确识字

在汉字教学中,掌握汉字并理解汉字的意义是学生进行一切语文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因此正确认识汉字是一项重要任务。

汉字作为一种古老的象形表意文字,其特点与欧洲拼音文字截然不同。许慎根据字形系联部首,各部字不相混杂。部首是汉字的基本构件,许多汉字的原初意义都与部首有着紧密的联系。汉字简化后不仅引起了部首类别的变化,而且给部首与字义的联系带来了变化,给考察某些汉字的原初意义增加了困难。在汉字教学中若要正确识字,离不开《说文解字》。如这一组字:“瑾、瑜、瑛、琳、琥、璋、碧、珂、琛、瑶……”中,看似这些字的部首看似是“王”,其实在这些字都是从玉之字。在说文中,“王”与“玉”是两个不同的部首,《说文》:“王,天下所w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而B其中^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⑼ㄖ者王也。”孔子曰:“一三王。’凡王之俳源油酢9盼耐酢@铌冰曰:‘中近上。王者,t天之x。’雨方切。”从“王”之字只有“闰”和“皇”;“玉,石之美。象三玉之B。丨,其也。凡玉之俳源佑瘛9盼挠瘛t~欲切【注】冰曰:三正均如玉也。【注】T。”后来在汉字的演变中,“王”“玉”二字的字形相混,大都数的玉部字都归入王部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玉部字只有10个。《说文解字》对找准字的部首,正确识字,理解字义,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说文》,分析现在简化字,就无据可依。

二、提供新的教学方法

在当今需要创新的时代,汉字教学应摒弃传统教学中学生对字形死记硬的背教学方法,而是寻找新出路,改进教学方法。利用《说文》在解说汉字方面的独特性可以让学生从理解字义的角度识字,这是教学改革中应当采用的一个好方法。

如在教过程中,有很多衣部字如“襁、褓、裙、被、裾”和示部字如“礼、福、祗、禄、祥”,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用笔画多一点与少一点来区别部首“衣、示”并进行死记,很容易混淆,但是从《说文》中看到二者的解释,“示,天垂象,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乎天文,以察r。示,神事也。凡示之俳源邮尽!薄耙拢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俳源右隆!闭嬲弄清楚二者的本来意义后,从根本上分辨二者的区别,可以达到“学一个,识一串”的教学功效。

从上述举例中,可以认为这种指导学生对汉字形体溯本求源的教学方式,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字义,加快识字的速度外,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了传统教学中学习汉字的枯燥无味,使汉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传承古代文化

《说文》以小篆序列字头,小篆保存了古文字的图画性或象形性,更能反映当初的造字意图。《说文》记载了丰富的上古语言材料, 一部记录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的典藏。在汉字教学中,应挖掘汉字所蕴含的文化,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了解古文化,了解并熟悉古代文化。

从《说文》中,可以看到包括古人思想、饮食、服饰诸方面的文化现象。古代有重汉轻夷的思想,汉民族在古代称为华夏民族,一直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内心的民族优越感使得他们认为只有自己的民族才是人,而其他少数民族却与动物差距不大,于是造出来的少数民族的族名用字,带有了轻蔑之意。少数民族的族名用字的形旁大多从虫、从犬、从羊等,例如,《说文》:“U,南U,蛇r。从虫。”“狄,赤狄,本犬N。狄之言淫辟也。”“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这个三个字如果仅生硬掌握其部首、读音、笔画、笔顺、结构和意义,内容枯燥,但是从说文中却可以发现它的文化意义,深刻感受当时汉民族的重汉轻夷思想。

在汉字教学中,运用《说文解字》,挖掘汉字所蕴含的文化涵义,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这不失为传承古代文化的一种方式。

总之,在汉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汉字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摆在每一位语文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说文解字》不仅在中国学术史及文字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而且对于现在的汉字教学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吸收《说文》中的精华,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科学地利用该书留给我们的资源。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注音版) [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6

[2]王玉鼎.汉字文化学[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

[3]韩伟.汉字字形文化论稿[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

[4]王蕴智.《说文解字》的学术价值及其历史局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03)

[5]邓文彬.中国古代文字学的建立与许慎《说文解字》的地位和影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08)

[6]万业馨.略论汉字教学的总体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5)

[7]陈筱.字源教学法运用于汉字独体字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8]任艳.汉字的文化构成及其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

[9]彭路.汉字的民族文化特征与汉字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8

[10]张夏.汉字构型理论与汉字教学[D].西北大学,2005

[11]张家权.《说文解字》的传统文化特征初探 ―兼汉字文化教学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11

[12]李晓.汉字功能论[D].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