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力量整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力量整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班级管理主任 科任教师 整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60-01

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班集体。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核心,然而教育学生不只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科任教师的本职。班级科任老师是建设班集体的重要力量,没有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班主任单枪匹马,是很难搞好班级建设的。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依赖于班级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努力协调好各科任教师的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主动邀请科任教师参与班集体建设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让科任教师参与到班集体建设工作中。一是主动与科任教师互通班内学生情况,让科任教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新生入学时,班主任可召开科任教师联系会,向科任教师介绍该班学生各科的入学成绩及入学前各方面的表现、特长等,和科任教师一起根据教学计划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科任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特别是要了解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如作业完成情况等。二是在开展班集体活动时,和学生一起热情地邀请科任教师参加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家长会、联欢会、体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沟通思想,增进师生感情,让科任教师感受到本班学生需要自己,享受师生情感交融的的乐趣。三是班级事务的开展要向科任教师征询意见。如拟定班级工作计划、制定班规,选拔班干部与科代表、优生培养、后进生转化等工作,要让科任教师参与进来,多采纳科任教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借助各种机会让科任教师了解学生,了解班级,使科任老师有可能,也愿意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建设。

二、主动协助科任教师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与科任教师发生矛盾是难免的,作为班主任不能视若不见,一推了事,而是要充当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剂”。当学生与科任老师发生矛盾时,班主任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先向科任教师致歉自己“没做好”班级工作,并深入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后妥善解决,尽可能不让本班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产生隔阂。有些孩子由于不信服某位科任教师,会做出一些顶撞老师的偏激行为。遇到这样的情况,班主任一定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与该生交谈,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交流时特别注意不留痕迹地夸夸科任教师,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教育学生尊重科任老师,要求他们不论上什么课,都必须遵守课堂纪律,注重文明礼仪,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三、想办法协调好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班主任要及时沟通教师间以及师生间的信息,调解他们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要做好这一点,班主任首先要尊重、信任、关心和理解每一位任课教师,支持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特别是当学生提出某个科任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时,更要在维护科任教师威信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教师,并以合适的方式及时转告科任教师。同时,特别要注意发挥科任教师的特长,让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如笔者所带班级的英语王老师提出在圣诞节那天开展一次“圣诞Party”,我虽然不赞成组织学生过洋节,但想到这位教师活泼开朗,擅长组织活动,如果能借此机会让她发挥一下,不但可以增进她与学生的感情,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而且对学生组织策划能力的培养也会有所帮助,所以就同意了。晚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都很开心,也很感动。王老师激动地说:“这是我工作以来最开心的一天。”充分的尊重、信任,不仅能调动科任教师参与班集体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能有效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的发展,增进教师、师生之间的了解,密切感情。

四、加强制度建设,创造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密切联系的环境

没有制度的保证,“全员育人”的理念只能是一个口号。因此,学校层面应该制定班级教育小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发挥核心和协调者的作用;科任教师也必须积极参与,认真参加班级建设,参加班级的管理与决策;建立班级教育小组例会制度,并在制度上明确班级科任教师在集体建设中的角色与责任。在教师的教育工作考核方案中,应特别考虑对科任教师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物质方面,在绩效考核中,要拿出一定资金来奖励积极参与集体建设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任教师;精神层面,以往学校在班集体建设方面评优只设“优秀班主任”奖项,还应增设“优秀德育工作者”这一荣誉称号,凡是为班集体建设做出贡献的教师都有机会受到表彰。

实践证明,没有务实有序的班主任工作,任何学科的教学如同逆水行舟;没有科任教师的通力合作,班主任也只能孤掌难鸣。只有充分地调动起各科任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发挥教育的“群体效应”;只有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整合好两者之力,才能实现共赢。

(责编 黄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