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腋静脉留置针在NICU的应用研究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主要介绍了腋静脉留置针的相关资料、留置方法及护理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从而得出腋静脉留置针在nicu护理工作中的操作可行性。
【关键词】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080-01
由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各种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并发各种疾病,病情变化极快,静脉输液是治疗新生儿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建立一条通畅的静脉通路是抢救及新生儿护理过程的关键。腋静脉相较于其他静脉留置方式有多个优势:临床使用方便,留置时间较长[1],减少患儿多次穿刺的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并能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腋静脉留置技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1资料
腋静脉穿刺,在体表投影相当于上肢外展90°,自锁骨中点至肘窝中央的连线为腋静脉。穿刺点选择锁骨中点至肘窝中央的连线上1/3处。进针角度不大于3O°,以免刺伤腋动脉[2]。腋静脉在起始段,位置较表浅,只有浅、深筋膜与皮肤覆盖,并与腋动脉伴行,全长均位于腋动脉前内侧[3]。
2穿刺要点
21患儿置于婴儿辐射台,头偏向穿刺的对侧,用安抚奶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
患儿的不安、哭吵与躁动往往影响穿刺的成功与否,用安抚奶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提高患儿的痛阈,让患儿比较安静地配合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
22肩胛下垫一软枕,将穿刺侧手臂外展,使穿刺侧上肢与躯体呈110°~145°角。
由于腋静脉解剖位置,当上肢外展90°时,其静脉基本处于一水平线上,但此时腋窝处皱褶多,血管暴露不充分;而在110~145°之间,能充分暴露并便于绷紧局部皮肤;>145°上肢则过于外展,穿刺时易刺伤血管。
23操作者左手拇指与其余四指轻握该侧三角肌下缘使腋窝皮肤绷紧,常规消毒皮肤,面积至少50cm×50cm,待干。
扩大消毒面积,可以有效防止感染,避免发生静脉炎。
24助手固定躯干,暴露腋窝,同时用手指或用两根无菌棉签压静脉上方阻断静脉回流使静脉充盈[4],操作者右手食指和拇指持套管针针翼,左手转动针芯,针头斜面向上,左手绷紧腋窝皮肤。距穿刺点05 ~10 cm 处与皮肤呈10°~ 25°角进针。
穿刺时进针角度不宜超过30°,以免刺入腋动脉。
25待见回血后降低套管针呈 0°~5°角,再将套管针针体缓慢送入血管内02~05 cm,以确保针在血管内,然后拔出针芯,用预先抽吸好的生理盐水试通畅后,用无菌敷贴均匀贴于针翼两侧,在敷贴上写穿刺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时间。
3穿刺成功的标志
顺利抽出暗红色血,推注无阻力。接液体后滴注顺利,患儿安静无不良反应,证实穿刺成功;若回血成冲击状,颜色鲜红,液体不滴,推注药液时阻力大,腋下局部皮肤呈树枝分叉状苍白,在肝素锁与留置针接头处可看到回血明显波动,即误入动脉,应立即拔针,无菌棉球加压按压至少5min,见无出血后解除按压,必要时给予热敷、轻轻按摩及稍抬高肢体处理。
4护理要点
4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穿刺前严格消毒皮肤,一般 5 cm× 5 cm以上。连续输液超过 24 h,应更换延长管和头皮针,接头皮针前肝素帽常规消毒。保持穿刺部位皮肤干燥无菌,每三天更换敷贴一次。每班交接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如穿刺针处发红、渗血、穿刺针眼变大,应立即拔除,并消毒局部皮肤,预防感染。
42观察是否有液体渗出 (1)用5ml注射器抽回血,回血顺利且推注液体无阻力者,为顺畅 (2) 腋静脉位置相对隐蔽,腋窝内充以结蹄组织,少量液体外渗时不易发现,应经常将两侧肢体对比,首先观察腋下,其次后背,再次观察前胸皮肤情况,以明确判断。
43采取正确的封管方法 封管是留置的关键,输液完毕,用5 ml 注射器先脉冲式封管1ml,再正压封管。即边缓慢推注生理盐水边拔出针头, 使针头在退出过程中导管内始终保持与静脉内压力的正压状态,留置针套腔内充满封管液 可避免血液反流 减少堵管发生率 延长留置针使用。
5小结
腋静脉是一粗静脉,而且处于上肢近心端,血管血流量大且流速快,药物进入后会迅速进入血循环,减少了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留置针软管进入腋静脉后漂浮在血管内,不易损伤血管;腋静脉解剖位置相对隐蔽,不易被患儿抓掉,安全性高。研究表明腋静脉穿刺置管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较于头皮静脉、四肢静脉明显降低[5]。我认为腋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方便可行、高效、安全的技术,适合在NICU护理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傅丽金,郑春香,施月菊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观察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7):848
[2]朱琳,蒋红霞,徐春香,屠文娟 解剖定位穿刺在危重新生儿颈外静脉、腋静脉和股静脉留置中的应用[J] 常州实用医学,2013,29(3):183
[3]陈小青,伍娟娟,向秋姣 实体解剖对提高新生儿腋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7,15(11):68
[4]张海玲,汪丽平,鲁 琦 早产儿两种腋静脉穿刺方法的比较[J] 吉林医学,2012,33(33):7357
[5]张崔娟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留置效果比较[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