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泰安市桑蚕干茧质量分析及茧丝产业发展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泰安市桑蚕干茧质量分析及茧丝产业发展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4年中国蚕茧公证检验泰安实验室共对泰安辖区内6家桑蚕干茧生产和使用企业免费公证检验162批。茧期包括春、夏、中秋、晚秋四季,产地主要有泰安岱岳区、泰安肥城市、泰安新泰市、济宁兖州、东营市区及云南等区域。现就泰安区域的桑蚕干茧按照产地、茧期、庄口统计对主要质量指标分析如下:

主要质量指标统计

1.春茧质量分析。泰安所检验的泰安区域的春茧主要来自两个地区,即泰安市岱岳区和泰安新泰市。今年的春茧质量指标稍低于去年同期的蚕茧质量指标。主要表现在上车茧率、毛茧出丝率、洁净和粒茧重量方面。现结合我们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就每个地区的茧质分别分析一下。

新泰市的有3个庄口,平均质量标志为4A3884Ⅱ。新泰市的茧站管理比较严格,蚕茧的产量和质量也一直很稳定,今年的春茧的上车茧率比去年同期低了3.6%,下茧中黄柴、印头和口茧的比例较大。蚕茧的洁净成绩也比去年下降0.64分,但是茧层率和粒茧重量高于去年的春茧。

岱岳区的有14个庄口,平均质量标志为4A3984Ⅱ。今年岱岳区的春茧上车茧率较去年低了2%,在今年的选茧检验和切剖检验中我们发现,印头茧(内印茧)比较多,占所有下茧的40%左右。这是因为受农药的普遍影响,病蚕病蛹较多,蛹体腐烂,附着并污染了茧层。由于蚕上蔟结茧前,气候非常炎热,蚕吃老食的时间缩短了一两天,造成蚕营养不足,蚕茧茧型比去年小,粒茧重量比去年小,茧丝长比去年短。同样是由于蚕结茧时气候炎热的原因,今年的干茧净度成绩也较差,比去年平均低0.73分。

2.夏茧质量分析。2014年夏茧仅检验岱岳区的两个庄口,这两个庄口的解舒率、上车茧率及毛茧出丝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茧,清洁、洁净成绩与去年一致。

3.中秋茧质量分析。泰安所检验的泰安区域的中秋茧也是岱岳区和新泰市。岱岳区的中秋茧有6个庄口,平均质量标志是4A3765Ⅲ,上车茧率比2013年同期高2.74%,解舒率和毛茧出丝率与2013年接近,但是洁净成绩比2013年低2.21分。新泰市的有4个庄口,平均质量等级是4A3757Ⅱ,上车茧率比2013年高1.11%,解舒率高于去年,洁净成绩低于去年1.39分。

4.晚秋茧质量分析。晚秋茧主要检验泰安岱岳区、肥城市和新泰市。岱岳区的有10个庄口,平均质量标志是4A3868Ⅲ,上车茧率比较高,为91.34%,毛茧出丝率比2013年同期高1.48%。万米吊糙为Ⅲ类,比去年高一个等级,洁净成绩低于2013年同期0.53分。肥城市的晚秋茧有4个庄口,平均质量标志为4A3774Ⅲ,4个庄口质量均匀。新泰市的晚秋茧有4个庄口,平均质量标志为5A3668Ⅱ,是三个地区中质量等级最高的,也是全年茧期质量最好的一期。

2013年、2014年桑蚕干茧质量比较

2013年泰安地区蚕茧总产量是2880吨,综合质量指标是4A3666Ⅱ;2014年蚕茧总产量是2875吨,综合质量指标是4A3773Ⅱ,总产量占全省产量的31.2%。主要质量指标比较见表1。

当前存在的问题

1.泰安市茧丝产业尚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多数地方和有关部门对桑蚕产业关注度不高,没有研究制定促进桑蚕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具体扶持政策,缺乏专项资金投入,农民植桑养蚕得不到相关政策扶持,政府桑蚕产业主管部门不统一,桑蚕农业生产属政府哪个部门管理不明确。国家归口农业部管理,我省取消丝绸公司的行政职能后,出现职能空缺,蚕农享受不到政府的惠农补贴政策。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以及各种补贴在逐年增加,但是桑蚕没有农业补贴,政府扶持的弱化,影响蚕农生产的积极性,严重影响桑蚕产业的发展。

2.环境污染制约桑蚕发展和蚕农增收。(1)农药污染,泰安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为主,还有个别乡镇大面积种植蔬菜,受全球环境变暖影响,虫害频发,农药被大量使用,特别是一些种粮、种菜大户,造成桑园大面积污染,引起蚕儿中毒死亡,或轻微中毒,上蔟后不能结茧。(2)废气污染,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气、废渣日益增多,桑蚕生产的空间环境也愈差,特别是化工厂周边,废气与污水的排放若不达标,会加深污染程度,扩大污染范围,给养蚕带来威胁,使蚕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泰安市桑蚕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美国白蛾的发生防治尽管未给蚕桑生产造成大的危害,但使蚕农心有余悸,影响蚕农的生产和发展积极性。

3.桑蚕发展无集中连片的规划,户均规模较小,易受其他次生灾害的影响,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造成桑蚕资源不稳定。受土地流转、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制约,桑园规模发展的难度加大,养蚕收入在蚕农家庭收入中占的比重小,并且由于桑蚕产业享受不到政府的惠农政策和补贴,致使近年来蚕桑业发展缓慢,桑蚕产业发展显得后劲不足,影响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蚕农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发展的后劲显得不足,影响桑蚕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蚕业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尤其是劳务经济等新型产业的兴起,大量劳动力外出,留守的劳力群体主要是老弱或老少群体,这对蚕桑发展产生了制约,导致养蚕数量减少或养蚕管理粗放。

泰安发展茧丝产业的优势

1.桑蚕是泰安的传统优势产业,具有良好的品牌优势和管理基础。丝绸承载着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是底蕴丰厚的文化载体和富有生命力的宝贵遗产。栽桑养蚕是我国的传统生产项目,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我国每年桑蚕丝产量占世界的80%左右,同时,丝绸产品占有80%以上的国际市场份额。一直以来桑蚕茧业是泰安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泰安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骨干项目,自20世纪80年代就有“全国蚕茧看山东,山东蚕茧看岱岳”的说法。自泰安市岱岳区2002年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桑蚕茧标准化示范区以来,建立了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检验标准、统一考核办法的“五统一”桑蚕茧生产管理的先进模式,泰安丝绸集团公司在生产技术和管理上曾经是全国丝绸系统标杆单位。公司(茧站)加农户的“五统一”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格蔟的推广使用都是泰安对全国茧丝产业的创新贡献。

2.中国茧丝公证检验泰安实验室的建立为泰安市茧丝质量提升和发展搭建了良好的管理和技术平台。泰安市纺织纤维检验所自2007年被中国纤维检验局确定为全国桑蚕干茧公证检验三家试点单位以来,严格按照《经营性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工作规程(试行)》的要求,始终坚持 “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质量方针,每年为全市茧丝企业公证检验桑蚕干茧3000余吨,生丝150批,每年为企业节省检验经费100余万元。依托桑蚕干茧公证检验的方法和手段,从标准化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具有泰安特色的桑蚕茧标准化体系,促进了桑蚕茧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此外,桑蚕干茧公证检验的有效开展,增强了企业质量意识,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渐扭转了以往重数量轻质量的趋势,牢固确立了优质优价交易原则。

3.产学研优势突出。泰安市辖区内有比较完善的涉及蚕茧生产、缫丝生产、山东农大蚕学研究和国家茧丝公证检验实验室产学研链条,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机制,能充分发挥各方资源、技术、专业优势,深入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为泰安茧丝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4.茧丝产业链完整,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泰安市现有5家丝绸公司,4家制丝企业。其中白厂丝产量保持在1200吨以上,有两家企业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和山东名牌产品荣誉,泰安出口到日本的“鲁一生丝”占到该国进口生丝份额的30%以上。泰安已形成了以优质蚕茧资源推动缫丝企业创立生丝品牌,以农业推动工业,以缫丝企业反哺桑蚕茧生产的良性循环。将蚕农与丝绸公司和制丝厂的发展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对蚕茧产业建议

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实行蚕茧生产为主和资源多元化利用开发并举,强化政策扶持、项目引导和示范带动,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全市桑蚕产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1.尽快出台支持蚕桑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要把蚕桑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农民增收的亮点来培育,把蚕桑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强农的重点产业来抓。建议省、市政府加大财政支农资金对桑蚕产业特别是桑蚕生产环节的扶持力度。蚕桑业优惠扶持政策的出台必将调动我市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推动蚕桑产业走上规模化、效益化、标准化的发展轨道。

2.将茧丝产业与当地环境生态治理紧密结合。桑树适应性强,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可作为防护林和城市绿化林木。桑树易于管理,而且全身都是宝,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可开发潜力大。由于植桑养蚕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农药残留、大气污染都会严重影响桑蚕茧的生产,可以作为环境标志性产业,考量当地环境综合指标。

3.加强土地流转,培育蚕桑大户。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有桑无人养蚕的矛盾,按照“适度规模、相对集中”的原则,各有关部门要主动牵线搭桥,统筹协调,鼓励无人管理的桑园和土地向养蚕大户、重点户流转,积极培育蚕桑大户。尤其是那些懂管理、善经营、会养蚕的农村技术能人,要大力鼓励其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更多的桑树和土地资源,快速扩大生产规模,走专业大户、专业村组、专业乡镇的发展路子,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充分体现蚕桑的规模效益。与此同时,要制定对流转户的鼓励政策,按规模对其进行物资和资金方面的补贴。

4.因地制宜,引导多元化发展。根据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创新生产经营模式,鼓励桑蚕生产主体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发展,推动桑蚕产业向省力化、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增效。

5.整体推进,综合开发。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带动,从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创新与技术推广、资源综合开发与高效利用等方面整体推进。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技术力量和试验设备设施,夯实基础,延长产业链条,扎实推进桑蚕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开发桑枝、蚕沙、蚕蛹等副产物的价值,重点开发桑叶茶、蚕虫草、桑葚汁、桑葚酒、桑叶蛋白粉、桑枝食用菌、蚕沙叶绿素系列产品、蚕蛹系列食品和保健品、蚕蛾酒、桑叶动物饲料等产业化生产技术,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商品附加值,拓展增收渠道,提高桑蚕生产的综合效益。结合蚕桑示范园区建设,探索建立桑园养蚕、畜禽饲养、桑枝食用菌、生态休闲旅游等高效生态复合经营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协调,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6.大力挖掘丝绸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和保护民间丝绸工艺和传统技艺,做好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推动丝绸文化与产业相融合的产业集群建设,加强丝绸文化的推广,提升产业的文化附加值。依托我省深厚的丝绸文化底蕴,通过文化引领、品牌创建和科技创新,拓展成衣、家居、图书字画、工艺品等终端产品的消费空间,做精、做细、做强泰安桑蚕产业。

【编者注:原文含有以下质量分析列表:1.新泰天硕丝绸有限公司(春);2.岱岳区丝绸公司(春);3.岱岳区丝绸公司(夏);4.新泰天硕丝绸有限公司(中秋);5.岱岳区丝绸公司(中秋);6.肥城正源丝绸有限公司(晚秋);7.新泰天硕丝绸有限公司(晚秋);8.泰安岱岳区丝绸公司(晚秋)。有需要的读者可与本刊联系】

(作者单位:泰安市纺织纤维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