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时期大众与艺术的关系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时期大众与艺术的关系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前,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文化艺术已经融入到生活之中。本文以此为视角简析大众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大众;艺术;关系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035-01

一、物质水平提高,文化、艺术渐入生活

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震撼,更一跃再度成为世界焦点。三十年前的中国国力衰弱,经济滞后,科技发展缓慢,人口众多,物资匮乏。三十年后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在世界的影响力更是直追唐汉。

过去因为生活上的压力,柴米油盐是生活的主旋律,日子过得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奇。究其原因,在于没有经济、物质条件让人们解放思想,拓展思维。现在,人们的思想却不再是单一、木讷的了,脱离了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规律。当日落大地,通过媒体,网络开阔视野,丰富生活。假日来临,人们不会循规蹈矩的待在家中,而是走进艺术画廊,雕塑展览馆,陶冶情操,休闲娱乐。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交通工具更新换代,走出国门也仅仅用几个小时便能实现。这也使得更多的国人在看惯本土文化,艺术之余可以到异国他乡领略风土人情。计算机、互联网的诞生进一步缩短了空间、地域的距离,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千里之外的人物景观,也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正如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地球村(世界村)的概念,世界呈现的趋势是各种族,各肤色人类的精神文化大融合。当下,国人不仅仅听北京的曲艺京剧、东北的二人转,也会听西方的古典主义音乐。不仅仅观看少数民族舞蹈孔雀舞《雀之灵》,东北二人转《猪八戒拱地》,也会看欧洲的芭蕾舞《天鹅湖》,爱尔兰的踢踏舞《大河之舞》。艺术是可以把精神世界由黑白变成彩色的有效方法。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二、生活中大众与艺术有所隔阂的原因及如何拉近大众与艺术家的距离

生活中大众在追逐艺术所展示的美和精神理念的过程中,往往目光会局限在艺术作品的表面,视觉效果的强弱、好坏在大众心里占据着评判艺术的决定性作用。大众与艺术有所隔阂的原因正在于此。读一篇文章,满卷华丽的修饰语也掩盖不了苍白的思想内容。听一首歌,只有流畅的音乐和触动心灵的歌词才能让欣赏者与之达到共鸣。由此可见,大众在欣赏艺术时,需要对艺术表层效果及深层内涵相结合的审视。

那么何谓艺术?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而对于艺术的理解能力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哲学深度及性情修养。

流行音乐清晰易懂,能表达出人之所想,所动之情。古典音乐大气磅礴,耐人寻味。中国传统民乐则婉转曲折,余音绕梁。每种音乐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是欣赏者的欣赏能力,个人喜好而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这正是因为人们的素质与艺术修养不同而产生对音乐的理解不同。人们想要听懂音乐,想要满足精神需求,就需要持有相当的文化修养。

齐白石、徐悲鸿所作的国画,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画的写实作品《蒙娜丽莎》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而抽象派的创始人康定斯基、立体派的创始人毕加索、超现实派的达力,对于他们的作品很多人并不理解其画中的意境及情绪。这是因为人们固有的思想占主导地位,能看懂的,能明白其意的就被认定是美的艺术。当今的世界,艺术是相互融和,相互学习,百家争鸣的大时代,如何欣赏艺术,读懂其中的奥妙也就成为了人们必修的课程。

城市的街道、广场矗立着各种雕塑,雕塑主题公园更是屡见不鲜。这样也使得人们不得不走近雕塑,了解雕塑艺术。大众对欣赏艺术的初衷是好的,由于无法了解其表达的含义与艺术越行越远。正确的欣赏艺术是大众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大众与艺术家的距离,才能使艺术家与大众的艺术思想相沟通,达到艺术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