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多媒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多媒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情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多媒体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参与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趣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小学生具有喜新、好奇、求趣的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与氛围,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

有位教师在《庐山的云雾》导入环节用多媒体出示庐山云雾美景:云雾笼罩在山头,云雾缠绕在半山;云雾弥漫着山谷,云雾遮挡着山峰……

(生欣赏时目不转睛,不时发出惊叹声。)

师:刚刚大家看到的是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谁来说说它的特点?

生1:庐山的云雾充满了神奇色彩。

生2:我从屏幕上看到的庐山云雾好神秘呀!形态多种多样,变化速度很快。

生3:在庐山游览,伸手都能摸到这飘来的云雾,好像走进了仙境。

生4:庐山的云雾变幻无常,我真的好想去看看!

师:有位游客来到庐山,就被这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云雾陶醉了,回来后用生动的笔触写了下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庐山的云雾》。

(生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

从欣赏美景到畅谈感受,学生一直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尽管在描述庐山云雾特点时有些零碎甚或肤浅,但课文描绘的情境已入眼入心,极大地激发了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创设语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语言植根于文字之中,“咬文嚼字”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手段。多媒体对文字内涵的直观呈现,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鉴赏,揣摩其用词的精当,真正领会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不断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水平。

《广玉兰》一课文质兼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如对广玉兰花瓣色彩与质感的描述:“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我们看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读了这段文字,大家一定想亲眼目睹一番,就让我们把目光先聚焦在广玉兰的花瓣上吧!(出示多幅广玉兰盛开的图片,最后定格于花瓣的特写画面。)

师:看了图片,你觉得作者的形容是否贴切?

生1:乍一看,广玉兰的花瓣是白色的,如果不是读了作者的描写,真的很难发现上面那一点淡淡的青绿色。

生2:从“渗透”一词中,我感受到这两种颜色不是简单的添加,而是融为一体的。

生3:我觉得用“玉琢冰雕”来形容广玉兰花的质感已经很贴切了。

生4:我不这么认为,“玉琢冰雕”让人觉得花瓣很生硬。你看图中的广玉兰花,除了洁净,还能看出它很柔韧、富有弹性。

师:是呀,这段描述让我们感受到广玉兰花瓣色彩与质感真是妙不可言!

多媒体的介入,让广玉兰花瓣变得栩栩如生,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他们的思维和想象随之变化,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得更加深入,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大大提高。

三、创设思境,催生学生语言表达

多媒体为学习提供了生动的表象,犹如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抽象内容具体化,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一个个特定的氛围中去感受,去想象,去表达。

《望月》一文的教学,教师把小外甥的话转换成诗句的形式用多媒体出示:

月亮像什么?/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一一/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师:读读这首小诗,它写出了什么?

生:月亮的形状在不断地变化。

师:让我们来看看月亮在每个月当中所发生的奇妙变化。

(出示月亮由新月至圆月再到残月的变化图片,学生观察。)

生:好奇妙的变化呀!我觉得月亮除了像眼睛,还像小船,像镰刀,像圆盘……真是太多啦!

师:同学们不妨模仿小外甥的话创作一首关于月亮的小诗。

生1:月亮像什么?/像花瓣,盛开的花瓣。/这是一朵骄傲的花瓣。/它很喜欢炫耀自己的美丽,所以一一/每一次合上了,又――/忍不住大大地张开,/每个月都要大大地张开一次。

生2:月亮像什么?/像天使,天上的使者。/这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天使。/他一会儿把自己变胖,/一会儿又把自己变瘦/每天――/都在变幻着自己的模样。

上述教学片段图文对照,相映成趣,学生很轻松地踏入文字意境之中,不知不觉产生创作的冲动,主动投入语言实践,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课堂上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文章不是无情物”,多媒体为语文教学中创设了丰富的情境,让教材变得生动可感起来,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得以较大提升,语文课堂也因此变得更加灵动而富有诗意。

(作者单位: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