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院计划免疫工作报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院计划免疫工作报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报告我院计划免疫工作情况。 分析我院近3年来接种疫苗种类、数量,出现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法,出现医疗差错、事故及防范措施。计划免疫工作十分重要且必要。

关键词:计划免疫;报告分析

计划免疫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而制定的免疫程序,通过有计划的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1]。计划免疫接种是降低儿童死亡率、预防和控制免疫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措施[2]。现对我院近3年计划免疫工作进行报告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儿童保健门诊共接种疫苗35852人次,其中Ⅰ类疫苗33072人次,Ⅱ类疫苗2780人次。适龄儿童35029人次,成人接种823人次,其中接种乙肝疫苗569人次,流感疫苗187人次,肺炎疫苗67人次。每个患儿接种疫苗后留院观察半小时,嘱咐家长回家后加强护理并密切观察患儿,不适随诊。

1.2发生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①接种部位皮肤出现红肿硬结疼痛127例(以卡介苗、百白破疫苗多见),予以外涂红霉素软膏或碘伏,患儿皮肤症状消失。②出现发热86例(以百白破第3针多见),转入儿科门诊诊治,经查血-R+CRP,如结果正常则予以多喂水、防受凉、多休息等护理;如血WBC、CRP值升高则予以抗生素治疗,全部患儿1~3d后热退未出现并发症。③腹泻39例(以口服糖丸多见),轻则予以多喂淡盐水,重则予以口腹妈咪爱、思密达后症状均都缓解。④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如皮疹、抽搐、过敏性休克等。

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与沈晓明、王卫平主编的第7版儿科学所述的基本一致。

1.3近3年期间发生一起医疗差错事故事件:接种过期疫苗一次,随访至今患儿未出现不良反应。

2讨论

预防接种是用人工自动免疫的方法,将菌苗疫苗类毒素等制剂应用于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疾病的能力。婴幼儿按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儿童不受传染病侵袭的有效措施。儿童是许多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及时接种疫苗,接种后其保护率大多数在90%以上[4]。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网络管理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个案进行管理,代替以往的手工登记和统计分析,并利用现代网络交换技术实现实时、非实时的数据交换,从而全面提高各级各层次的工作效率、信息利用及时效性和利用率,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从而解决异地预防接种和漏种的问题,进而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5]。我院从2007年起就参与了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从而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全面开展,在解决异地接种及漏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防止预防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及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症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6]。现将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归纳如下:①医护人员应做到"三查七对",严格无菌操作。②严格消毒制度:遵守"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处理"接种时应保持清洁明亮、空气流通,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两次,30min/次。③严格掌握预防接种禁忌症:一般禁忌症:急性传染病,包括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未过检疫期者;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较重的心脏病、高血压及肝病、肾病、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严重的湿疹或化脓性皮肤病;有癫痫病或惊厥史;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孕妇及扑入期妇女。特殊禁忌症:有过敏史者,慎用动物血清制品;体温>37.5℃或1w内腹泻>4次/d者,严禁服用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放射治疗、糖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和细胞毒药物等,均能降低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应尽量推迟常规的预防接种;近1个月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不能接种活疫苗;各种制剂的特殊禁忌症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执行。④接种疫苗后留院观察30min无不适方可离院[7]。离院后家长应加强护理及观察,如多喂水、防受凉、多休息,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及免受外界刺激。

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加强的方面如下:①在预防接种后留观过程中应进行婴幼儿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家长对婴幼儿保健知识的掌握,进而更好的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②疫苗接种后相关抗体的检测及维持时间的工作尚未开展。目前只有乙肝疫苗抗体检测工作完善。腮腺炎、水痘患儿虽然发病前都接种过相关疫苗但预防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目前有关疫苗的免疫还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③医护人员及家长对疫苗了解甚少,对于国产后进口疫苗、Ⅰ类Ⅱ类疫苗选择盲目,具有随机性。医护人员因缺乏相关知识也缺乏指导性。

④接种率监测:接种率监测是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8],包括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后者能更准确、真实地反映当地预防接种工作落实情况[9]。⑤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AEFI,了解其发生原因,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减少对免疫规划的负面影响[10]。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开展计划免疫工作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操作规程,提高业务理论水平服务质量,加强相关研究,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更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

[2]赵地.加强计划免疫,确保儿童健康[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269-270.

[3]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

[4]陈晓艳,黄秀艳.健康教育入社区.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质量[J].现代预防医学,2008,11(11):2047-204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s/ol].http:///uploadfile/20051014162410333.doc.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s].2005-03-24.

[7]罗坤.对急诊留观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必要性的相关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05:97-98.

[8]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s].2005.

[9]卫生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s].2007.

[10]刘大卫,郭飚,曹玲生,等.全国2005-2006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6):50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