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图书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图书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从服务设计、服务产生、服务控制与反馈和服务补救四个方面对构建图书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加强服务体系研究,不断完善图书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对提高其服务功能的重要性。

关键词:图书馆 服务体系 服务质量 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5-0101-04

Constitution of Library Service Quality Security System

Wang Pin (Library of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6)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forming the library service quality security system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service design, service produce, service control, and service feedback. Then, it elaborates the importance of enhancing the research of library service system, establishing complet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service quality security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system function.

Key words:library; service system;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LC number: G25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5-0101-04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是由两大体系构成,一是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二是服务质量保障体系。我们对图书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进行研究,对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功能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图书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从管理角度分析应由服务设计、服务产生、服务控制与反馈和服务补救四个方面组成,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从提高服务质量角度来说,它们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1 服务设计

1.1 服务体系设计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既体现在服务的结果,又体现在服务的全过程。我们要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就必须先做好服务内容体系的设计,确定本馆应该为读者提供哪些服务以及如何提供这些服务。

(1)确定本馆的服务组合。图书馆的服务是由核心服务、助消服务和辅助服务组合而成。图书馆的核心服务是为读者提供的文献信息服务,助消服务是为了配合文献信息服务而进行的读者身份验证、预约等服务,辅助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延伸服务,如餐饮服务、休闲服务等。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以上三项组合服务的质量决定的。从目前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分析,由于图书馆是非盈利服务机构,长期以来服务内容单一、趋同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是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不能满足人们学习、文化需求多元化的发展。各类型、各层次图书馆之间没有形成一个联合体,在服务内容上进行分工协调等。在服务过程的设计方面,从读者需求、方便的角度考虑、设计的比较少,而是按传统习惯运行的比较多,极大地制约了图书馆社会功能的拓展和社会形象的提升。

(2)确定本馆的服务体系。美国著名服务营销学家箫斯塔克(Shostack)将服务体系划分为顾客可以看见的前台操作体系和顾客无法看见的后台辅助体系。前台与后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我们认为这划分同样也适用于图书馆服务体系(见图1)。

前台操作体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其前台操作服务由实体前台和虚拟前台两部分构成,图书馆应根据本馆的服务对象,设计前台服务。实体前台应包括,物理空间的分布,资源的布局以及本馆如何综合使用这些资源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虚拟前台应包括,各级页面的设计,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否方便读者参与互动等。

在实体服务体系中,应建立以学科分类设置的服务平台。目前我国的图书馆实体服务平台形成至今,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本质的变化,就是按其内部的工作流程,采编――借阅――咨询这一基本模式设置(2009年5月上旬,我们在网上对全国50个大型图书馆内部机构设置调查结果显示基本均是按此模式设置或是在此模式基础上演变而成),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设置模式,就目前文献信息本身的发展对馆员业务素质的要求和读者对文献需要的变化看,存在明显的缺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所包含的知识门类也越来越宽,要求馆员掌握的知识也相应的越来越多,但实际上一个人(个别除外)是不可同时能掌握太多的学科门类知识的,图书馆也不可能把掌握所有学科门类知识的人都配备齐。所以,传统服务平台应改为按学科设置,一个馆员(或一组馆员)同时负责采、编、咨询,这样要求每个馆员所掌握的知识面就窄的多,这既有利于馆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馆员与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信息的及时传递。至于一个馆按多少个学科门类设置部门,各馆可以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而定。按学科设置内部机构,还可以将同一学科的不同类型文献集中在一起,便于读者使用,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在虚拟服务体系中,应构建互动式网络服务平台。现在的网络平台主要还是一个由文献资源内容为主的检索平台,而不是一个以读者为中心,以馆员为主导的交互式服务平台。交互式服务平台应具有以下特点,互动性和及时性强,交流的内容范围不断扩大,交流的对象更加广泛,不仅限于对图书馆文献利用的交流,只要是对某一主题感兴趣的人,不受地域的限制都可以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参与交流。[1 ]在这个平台中,馆员与馆员,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利的。读者还可以将自己的有关信息传送上去,丰富了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调动了读者共建共管的积极性。此外,这样一个交互式网络服务平台还可以向读者提供多种个性化服务,如,我的常用数据库、我的论文、我的书架、我的收藏、我的爱好链接等等。近几年来在图书馆界讨论的“从Web2.0到图书馆2.0”就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

后台辅助体系。后台服务体系的工作对前台操作体系的服务质量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图书馆服务活动中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读者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图书馆后台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技术保障系统、文献资源建设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已从手工管理时代进入到计算机集成网络管理时代,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也已从实体接触式到实体接触与虚拟接触并存式,我们在重视硬件设备引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软件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引进与研发。目前我们建立的虚拟图书馆一般还停留在文献聚合体这个层面,现在业内人士正在研究如何引用Web2.0技术将目前虚拟图书馆网络平台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展,成为一个集文献检索、学术交流、个人日志的互动平台。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现在对图书加工各馆基本采用外包加工,节省了图书馆的人力。但加工的质量有所下降,主要是标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各馆应加强对文献标引的审核工作,以确保质量。

1.2 沟通质量设计

人际之间的沟通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馆员与读者的沟通,可以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读者也可以了解本馆的服务内容,通过馆员与馆员之间的沟通,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而这一点在图书馆服务活动中往往被我们忽略。

(1)外部沟通质量设计。图书馆的外部沟通质量设计包括图书馆的形象和与社会沟通两个组成部分。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提升人们对图书馆职业的向往,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参与图书馆的服务活动之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增加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可信度。图书馆作为一个非盈利的服务机构,一直不重视社会形象和沟通工作。所以,图书馆应通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改革人员结构和分配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参与图书馆服务活动,尽快提升服务水平,改善社会形象。此外,还要加强对现有人员沟通能力方面的培训,特别是那些与读者,与外部直接交往的馆员应具备一定的沟通知识和必要的沟通技能。

图书馆与读者,与外部的沟通质量设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自身的宣传。通过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宣传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可代替的作用;积极参与本地的重大社会活动,增加曝光频率;服务内容多样化,多举行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报告会、图片展览、影视展、读书活动等,以吸引人们的关注度;二是注重服务环境、设施的改善。图书馆的服务在感觉上有时是无形的,人们到此得到的是服务而不是实物,但我们可以通过有形的环境来提高沟通质量。

(2)内部沟通质量设计。图书馆管理者不仅应注重设计与外部读者的沟通质量,也应该通过内部的沟通质量设计,使全体馆员了解本馆的服务项目及内容,了解读者的需求及需求的变化特点,激励馆员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内部沟通的方法有很多,如编辑工作简讯,开展馆员培训,建立内部交流网络平台等。

2 服务产生

图书馆服务的产生主要是指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发生的多层次、多方面的交互作用和交互过程。从本质上讲,读者体验到的图书馆服务主要是一个过程,服务的产生和消费是同步进行的,其服务质量也就产生在这一过程的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交互过程之中。因此,在交互过程中读者对图书馆服务感知的满意程度将直接影响其质量。[2 ]

2.1 服务交互过程及交互质量

读者到图书馆接受服务与接受实物消费不同,他们既是消费者,又是参与合作者。而在大多数服务中读者要与馆员发生密切接触,服务也就在交互过程中进行。由于图书馆服务大多服务具有连续性、目的性的特点,所以馆员的综合素质将对交互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交互质量是读者感知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由于读者到图书馆获得服务也是一种消费过程,读者关心的不只是产出的质量(服务结果),而且也十分关心交互过程的质量。这是因为读者到图书馆获取的是知识服务,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有时由于他们对知识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对馆员提供的服务结果很难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有时又由于各馆之间、馆员之间给出的结果又有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馆员的业务素质将对交互质量起重要作用。

2.2 提高交互质量的措施

(1)调节供求关系。图书馆与读者的供需关系主要反映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文献资源调节方面,主要是要加强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程,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人力资源调节方面,主要是解决好读者高峰期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和对重大课题协同解决的问题。

(2)提高馆员的人际交互技能,妥善处理好与读者的关系。在服务过程中,馆员与读者直接接触,馆员的举止言行成为读者感知服务质量的第一部分,是影响质量的主角。馆员不仅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而且要有出色的服务技能,特别是人际接触技能和控制局面的能力。在需要等待的服务过程中,要善于调节读者的不安情绪,对于个别情绪急躁的读者,则要会巧妙的应付,化解矛盾。

(3)改进服务平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使图书馆的服务不断延伸和扩展,技术对服务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各馆加强对网络服务平台的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现在图书馆的网络平台主要还是一个由文献资源内容为主的平台,而不是一个能向读者提供服务的应用平台。那么什么是向读者提供服务的应用平台呢?笔者认为它应是以读者为中心,以馆员为主导的交互式服务平台。这样的一个平台应具有以下特点,交流的互动性和及时性加强,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开放式的交流平台来实现;网络交流的内容范围不断扩大,交流的对象更加广泛,不仅限于对图书馆利用的交流,只要是对某一主题感兴趣的人,不受地域的限制都可以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参与交流。

3 服务控制与反馈

3.1 标准化与定制化的控制

通过对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标准化原则和方法的运用,以达到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从而获得优质服务的过程,称为服务标准化。[3 ]定制化服务就是图书馆预先准备很多服务项目,读者可以自由选择部分或者全部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既有标准化服务,又有定制化服务,我们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在进行借阅服务、文献加工等时,一定要按标准化进行操作;在进行咨询服务时,要按照定制化进行服务。目前,在图书馆传统服务的前台服务中一般都没有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在定制化服务方面,我们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预期需求”,以实现对读者感知服务质量的控制。

3.2 需求关系的控制与调节

在图书馆服务活动中,需求关系的满足程度是影响读者感知质量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通过控制与调节来达到控制读者感知的服务质量呢?笔者认为,改善和调节需求关系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做。在服务形式、方法方面,我们应该根据读者活动的特点和变化调整服务形式、人员布局等。如,是否将以文献出版形式为主提供借阅服务改为以学科为主提供借阅服务;借阅高峰期,图书馆是否可以从后台人员中抽一些人员支援一线,以缓解读者的等待时间或增加自助服务设备等等。在需求方面,以通过馆际之间的协作和对本馆现状的解释加以控制和调节。如读者对文献方面的需求,可以通过本馆或通过馆际协作解决,对于设施、设备方面的需求,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加以说明,以求得读者的理解。

3.3 建立读者信息反馈系统

在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中建立有效的读者信息反馈系统是图书馆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完善的读者信息反馈系统的图书馆不仅能及时处理读者抱怨,而且能为提升读者满意度提供信息。如果一个图书馆不为读者提供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充足的抱怨机会,他们就可能向其他人抱怨,并且减少利用图书馆的次数或对图书馆的文献、设备设施进行破坏。[4 ]

我们在2009年11月28日至5月2日通过网上对全国50个图书馆进行调查,其中211大学图书馆35个,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0个,省级以上科研图书馆5个,调查发现,图书馆对建立读者信息反馈系统重视程度不够(见表1)。大多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网络平台还是一个初级平台,所以,需要加强对网络服务平台的管理,重视对读者意见的收集,如建立Web2.0网络服务平台。

4 服务补救

服务补救是提高服务质量中的重要环节,是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实施服务补救策略,客观上又能大大地提升读者满意度。服务补救就是指当服务失误发生后,馆员针对读者的抱怨所采取的反应和行为。服务补救是一种管理过程,它首先要发现服务失误,分析失误原因,然后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服务失误进行评估,采取恰当的管理措施并予以解决,其目的是通过这种反应重新实现读者满意。

图书馆要进行服务补救措施必须确定其服务补救流程图(见图2),并按流程图进行服务补救。 [5 ]从图中可以看出,服务补救时解决单个读者的抱怨、对维持单个读者的忠诚度具有直接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服务补救能改善整体服务系统,提高服务质量,培养众多读者的忠诚度,提高图书馆的办馆效益。

(1)建立服务补救预警系统。图书馆需要建立一个服务失误、跟踪、识别系统。系统应有多种组织、反馈形式,有专人负责及时收集、整理、回复读者的反馈意见,以供有关部门和领导制定补救策略。

(2)积极鼓励读者投诉。读者投诉是发现服务失误的一个重要来源。调查表明,绝大部分不满意的读者不去投诉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怎样投诉和向谁投诉。因此,各馆首先要制定服务标准,最常见的服务标准就是服务承诺,通过制定明确、具体的服务标准,可以有效地消除读者的“模糊预期”,使服务具有可衡量性;其次要设计方便投诉的程序,并广为宣传,以鼓励和引导读者投诉。

(3)加强与读者的沟通。服务质量实际是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一种感知,要缩小读者的期望感知与实际感知的差距,馆员应加强与读者的沟通。[6 ]一方面了解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向读者介绍图书馆的条件现状,以求得他们的理解。

(4)建立图书馆联合体。图书馆联合体(Library Consortiurn)在国外图书馆界20世纪60、70年代就已出现。它是指出于各种共同的条件或特点、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兴趣、共同的需求或者由于地理位置的近便等原因联合起来的图书馆群体,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图书馆人员、文献、设备的群体优势,实现资源、服务、知识和人员共享,以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图书馆联合体建立是将馆际合作推向一个更高层次,是为了全面实现业务工作的统一管理,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5)从补救中吸取经验教训。服务补救不只是弥补服务裂缝、增强与读者联系的良机,它还是一种极有价值但常被忽略或未被充分利用的、具有诊断性的、能够帮助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信息资源。通过对服务补救整个过程的跟踪,管理者可发现服务体系中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及时修正服务体系中的某些环节,进而使“服务补救”现象不再发生。[7 ]

以上是笔者从四个方面对构建图书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的初步探讨,希望业内人士重视对服务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使以建成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作用能得以充分发挥,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刘磊,穆丽娜.高校图书馆2.0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2):98-105.

[2]贺于,张健.关于建立用户满意度评价系统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3):39-42.

[3]陈玉忠.国家信用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信用基本术语[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2008,(4):42-44.

[4]朱丽珍.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图书馆,2008,(5):71-72 .

[5]Zemke R., Bell C.,Service Recovery:Doing Right the Second Time [J].Training,1990,7(6):42-48.

[6][7]王频.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特征及补救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05,(10):104-106.

作者简介:王频,女,成都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