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农林类《森林植物》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农林类《森林植物》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中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正日益成为高职教育的主流。文章介绍了森林植物课程中采用以小组完成任务的形式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总结了实施后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小组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140-02

目前职业教育已步入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阶段,以高职高专为代表的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办出特色。基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确立适合各自课程特征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加强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改革时迫切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已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共识,目前工科职业院校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的较为成功,而林业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普遍存在着植物生长周期长、实训环境难以落实等诸多问题,导致很多课程在实施教学中仍然遵循“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积极探索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的林业类高职课程及其开发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现知识的迁移,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理实一体化”在《森林植物》中的内涵

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16号文件”强调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性。“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为顺应目前职I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即将课堂教学搬到实际操作室,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到技能训练中,采取直观性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森林植物》是高职林业技术专业以及其他农林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也是季节性、实践性和分类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多年来本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过少、只重理论而忽略实践、采用灌输式教学、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与考查、忽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问题,从而影响教和学的效果。《森林植物》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依据教师设定的课程标准,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学、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全程构建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模式。

二、《森林植物》“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1.设计思路《森林植物》是林业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服务后续课程为目的、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做”三合一的教学模式。根据林业类专业技术岗位的需要进行岗位任务分析,以工作任务要求为出发点,明确课程的作用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对专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找准课程必须提供的支撑点,进而确定课程的学习领域,设计教学情境并实施教学。具体思路如图1:

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组织实施。在实施“理实一体化”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在考核过程中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个人和小组实行积分制,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为了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实行组长轮流制,小组成员在交流和分享小组学习的成果时,也实行轮流制,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教师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利用教学资源,将学生学习的技能、知识隐含在学习任务中,以完成任务过程的“做”为教学活动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归纳分析。以植物标本的采集为例,相关学习知识包括采集工具的使用,植物采集的部位、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的份数、标本的整理、鉴定和标本的装帧、保存等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提前向每个学习小组下发学习任务,由组长负责带领成员完成相应的知识准备内容,并协助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的采集工具,以及带领组员进行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待任务完成之后,再进行小组经验的分享和教师点评。具体的实施过程为:提出任务―确定任务―师生共同讨论(采集的时间、地点、份数、方法等)―制定采集计划―决策(确定最终的采集计划)―实施计划(各小组按照计划进行标本的采集)―评价反馈(由各组学生对自己采集的标本进行展示,并对采集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有组内自己的评价,也有组间相互评价,再由学生自己对工作进行检查与小结,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实施任务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如何解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指导和质量监控。在教学过程中,除课堂以外,还可通过小组活动和社团植物兴趣小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将职业素养元素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在组织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既便于教学组织,又便于因材施教,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

3.考核评价,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即从第一次课就开始了考核,包括基本知识(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和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实训报告、考勤、学习态度等、实验、实训操作考核)。平时考核包括课前准备、课上组织及发言、课后总结及作业;实践考核包括按任务要求开展的各实验项目的操作,植物现场识别、自制标本提交、图片收集和植物识别考核等;过程考核以学生为主体,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相互评价。过程考核中小组积分制是考核评价的重点,小组考核与学生个人考核相结合,个人得分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小组成绩中,到期末时,小组的综合成绩按照比例计入个人成绩中,这就意味着个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小组的成绩,个人和小组是紧密联系的,这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1.增强了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最深刻的体会是“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机”,它使理论与技能同步学习,学生能够边学理论,边实践,二者互相支撑、交替进行。另外,“理实一体化”教学,采用小组完成任务积分的形式,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树立了荣辱与共的工作精神与品质,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在小组任务结束后的组内、组间的评价,客观上提高了小组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和主动性。

2.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前,教师下发任务,各小组学生共同完成知识准备过程,并且要协助教师完成课前材料的准备工作,在完成这部分内容时需要提前预习相关知识,有些知识教材可以找到,但有些知识教材上没有,需要借助网络、其他参考书等完成,并需将一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才能完成。在协助教师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有些是实验室没有的,需要到学校及其周边区域采集,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这些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现知识的迁移,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3.提高了教学质量。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具有职业技能的毕业生,科学合理的“理实一体化”课程能够丰富高职教育的教学内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提升知识应用能力的作用。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从而达到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EB/OL].(2006-11-16)

[2]徐建高.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