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妙构思 彰显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妙构思 彰显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看了吴正宪老师的很多录像课,总是感觉时间太短,意犹未尽。她上课清新、流畅,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友好、合作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吴老师巧妙构思和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开启、鼓励,不断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彰显数学的魅力。吴老师执教的“平均数”这节课从游戏开始,两组同学比赛拍球,看哪一组赢,怎么比呢?看似平常的一个问题,却让学生在不知不学觉中理解了平均数的内涵,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扮演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现撷取几个教学片段加以赏析。

于游戏中蕴含思想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足球!篮球!乒乓球!……

师:呦,这么多小朋友都喜欢足球,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个球迷!不过,今天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们想组织一次拍球比赛,有兴趣吗?

生:有。

师:将全班同学分成两队,这边的同学算甲队,甲队的同学向我挥挥手,这边的同学算乙队,乙队的同学向我点点头。我们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怎么样?

生:好……

师: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同学,参加拍球比赛怎么个比法?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

生:把球传给我们队的每一个同学。

师:然后……

生:把总数加起来。

师:好,同学们一节课只有40分钟,这样拍啊拍,时间不够用,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生:选同学上去拍。

师:你认为要选代表是吗?

生:嗯。

师:好,每队选4个代表上来拍。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课堂伊始,吴老师以一种游戏比赛的形式引入新课。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是“我要玩” “我要学”而不是“要我玩”“要我学”。 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而不是无聊、厌烦、无所事事等消极的被动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教师的挥挥手,点点头,不经意的小动作,让学生乐在其中。吴老师设计了“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同学,参加拍球比赛怎么个比法”的问题情境,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就产生了要 统计的想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自然会想到全员参与拍球比赛,把总数加起来,可时间不允许,教师的一个提示,随机抽样调查的简单数学思想模型就这样生成了。

于“陷阱”中等待发现

师: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自己队拍的总数各是多少。

生:甲队80个,乙队76个。

师:通过比总数,我宣布甲队获胜,祝贺你们。

师:必须“耶”,就耶呗。祝贺你们!

(甲队)生:(大声)耶!

师:请同学们把球轻轻地放在这里,回到座位上。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特别想加入乙队,不知你们欢迎不欢迎?

生:欢迎!

师:我也拍10秒钟,请一个同学友帮我数一数。

生:29个。

师:我们把乙队加上29个,看看一共是多少个。

师:通过比总数,甲队80个,乙队105个,我宣布乙队获胜!祝贺乙队。

(乙队)生:耶!

在本教学片段中,两队均派4人参加比赛,比较总数,甲队获胜。甲队学生表现得很拘谨的时候,吴老师加以鼓励。在放球的细节中提醒学生“轻轻地放,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亲切自然的语言,浓浓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吴老师也没忘记安抚乙队,要求加入乙队。拍球之后重新计算总数,赢家又成了乙队。吴老师一个平平常常的举动――要求加入乙队,实际上给学生设置了一个美丽的陷阱。巧妙地在新知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制造冲突,把学生引入迫切需要探究的学习情景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反思自己的思路,有效地培养逻辑思辨能力。由原来同样多的人数比较总数,变成了人数不同时还比较总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们深切地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吴老师每次在提出问题后,都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是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其他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后,她也会等待一段时间才会评价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课堂出现乱象的时候,也要有足够的时间等待,这个时候,吴老师没有一味制止,而是用心观察,看孩子们都在干什么,说什么,也只有这个时候教师才最容易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于分歧中引发思考

师:祝贺你们胜利了,有什么想法没有?(等待几秒后,有学生举手)你有什么想法?

生:你为什么不帮甲队拍?

师:哟!质问我,(又问另一个举手的同学)对于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生:你不应该帮助乙队,他们要靠自己的实力。

师:我这样比,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不公平!不公平!我们是4个人,你们是5个人,这样比赛不公平!

师:这个同学真厉害,在生活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譬如三(1)班和三(2)班人数并不相等,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比较这两个班的某项成绩的高低吗?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生:从里面选几个人出来。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注意现在人数不同了,比总数不行了,还有没有别的比较方法?

生:把他们平均分。

师:你说怎样平均分?

生:有几个人就把他们平均分成几份。

师:那你说80平均分成几份?

生:平均分成4份。

师:那105平均分成几份?

生:平均分成5份。

在本教学片段中,学生还停留在人数相同比较总数的层面时,吴老师适时地用谈话的方式引出生活中还会碰到人数不同时的比较,又将一个生活问题转化为根据“平均数”来评判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平均数产生的需要,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提供了动力,明确了方向。在吴老师“还有什么别的比较方法”的追问下,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情境:人数相等时可以比总数,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这就迫使学生主动寻求新的平衡,激发探究的欲望,促进认知的发展。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认识问题的角度,形成思维火花的碰撞以及情感的交流与融合。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平均分”,为求平均数做好了铺垫。

于生成中理解提升

师:这个21代表什么?你怎么认识、理解21这个数?

生:是他们每个人拍的。

师:请问1号同学,你拍了几个?

生:我拍了23个。

师:可这位同学说你们每个人都拍了21个。

生:怎么没有一个人拍球的数量是21呀?

师:你多出的两个哪里去了?

生:就是给后面少的同学。

师:请问2号同学,你拍了几个?

生:我拍了18个。

师:同学说你拍了21个。你那上面的几个哪里来的?

生:他们拍了21个后,剩下的就变成我的了。

师:我拍了29个,我也把我多出的部分给了……

生:我。

师:那你应该说……

生:谢谢!

师:把多出的部分给了少的,那我们就……

生1:平均了。

生2:21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马上追问)什么是平均数?

生1:就是把大数多的部分往小数上匀乎匀乎。

生2: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它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生3:平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拍球数量,它是几个人拍球的平均数。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较好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他们能理解平均分,但是平均数的概念并没有接触,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学生在头脑中没有形成清晰的表象和认识。吴老师通过一个个问题,将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一点点地变清晰。吴老师让学生将“21”和这一组每个同学的拍球数进行比 较,多出的部分补给少的部分,这样每个人的拍球数都是“21”,也就是他们的总体水平,以此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在教师“质疑”“逼迫”下,学生又有了思维的新目标,在反思与对比中,他们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体验到这个“21”并非指每个队员实际拍球的个数,而只是代表着一个队的平均水平。这样既引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又提升了知识水平。

总之,吴老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得到陶冶,才智得到发挥,潜能得以开发,素质得以提高。整堂课上,吴老师利用巧妙的构思,合理组织,积极引导并参与学生活动,使整堂课活力四射,魅力无穷。(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逸夫小学)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