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导在思维“断层”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的即时引导,不是让学生靠边站,而在于灵活驾驭课堂,当学生思维“断层”时,及时给予耐心的等待、适当的启发引导,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思路,体会数学的思维魅力。下面让我们一同赏析几位特级教师精彩的教学片段。
导在学生思维不全处(华应龙“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师:现在我们玩个游戏:抛瓶盖。如果正面朝上,你们赢;如果反面朝上,我赢。大家大胆地猜想一下:谁会赢!
生1:老师赢!
生2:我们赢!
师:观察一下瓶盖,想想踢毽子,你还同意自己刚才的观点吗?
生2:我觉得老师赢的可能性要大些。因为瓶盖的周围有一圈东西,所以它反面朝上落下的可能性要大些。就像毽子一样,毽子正面朝上落下的机会多些。
师:对了,因为瓶盖正反面的设计不一样,所以存在着不公平性。
师:那抛什么就均匀了?
生:硬币。
师:为什么?
生:四周都是圆乎乎的,没有毛边,正、反都是一样的。
生:虽然硬币的刻槽有差别,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硬币直立的可能性很小。
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感悟试验材料的同质、匀质影响着规则公平性,华老师从与学生玩游戏开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体会到制定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是真实且有意义的。在猜测“抛瓶盖谁会赢”的教学环节中,面对学生不太准确的回答时,华老师不是简单的否定或告知,而是采用类比推理的形式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发现抛瓶盖和踢毽子之间的相似点:材料不同质、不匀质。接着学生经历一个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让游戏规则从“不公平”走向“公平”。这种“导在学生思维不全处”的即时引导艺术,教师是真正地以儿童立场的视角走向数学的深层次理解,不仅及时让错误消失在萌芽状态,还有效地让学生在质疑中得到肯定,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
导在学生思维争论处(张齐华“轴对称图形”)
师:信封里准备了5个图形,先大胆地猜猜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再折一折,比一比,验证下你的猜想。可以吗?
生:可以。
师:下面每个同学选择最有把握的图形,说说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再简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只要右边的三角形剪下来,拼在左边的三角形下面,它就成了一个长方形。变成长方形之后,它左右两边就相同了,它就叫轴对称图形。
师:挺有道理。哪位同学有不同意见?
生:因为对折之后两边的图形没有完全重合,所以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我想跟你握一下手。握手不是表示赞同你的观点,而是你给我们课堂创造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师:两种观点,怎么办?(学生举手,教师了解情况)认为是的同学亮出你的观点,认为不是的再次亮出你的观点。你认为它不是,理由是什么?
生1:我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对折后,它没有完全重合,所以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2:我认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只是面积相同,而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的意思是把它剪成长方形后只是面积相等,但是图形的一些性质可能发生变化,是这样吗?
生:剪切后它不再是平行四边形而是长方形,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的发言中有闪光的地方,也有一些小问题。先说你的问题好吗?平行四边形割成长方形后,长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但是你的发言当中可贵的一点是:你的意思是我们探讨的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而不是改装以后的其他图形的特性,是这意思吗?
师:如果我们就认为是指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你还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如果单讲这个平行四边形的话,不能裁剪了,就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的退让,让我们又进一步接近了真理,谢谢!我发现正反两方的同学其实都有非常好的观点,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上的时候,请问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不是。
…………
学生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及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他们看问题的视角或许不够清晰、没有条理,或许是片面、不够规范。在猜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个环节中,学生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把平行四边形拼剪成长方形后,是轴对称图形;另一种认为平行四边形对折后没有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此时张老师机智地组织双方展开辩论,采用“你的意思是不是……”来修正学生的儿童化语言,又启发性地把问题根源聚焦到“这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就很容易发现自己错误是转移思考对象了,再思考改装后长方形的特征。这种“导在学生思维争论处”的即时引导艺术,学生在教师“无痕”的引导下经历自悟自得,自己去捕捉知识的重点,既使知识得到强化落实,又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辨能力。
导在学生思维困惑处(许卫兵“鸡兔同笼”)
(师出示:今有鸡兔同笼,上有8头,下有22足。问:鸡有几只?兔有几只?)
生: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我假设让鸡抬起1条腿,让兔抬起2条腿,那么就只剩下11条腿在地上。而兔还剩2条腿在地上,它的总腿数比总头数多出的个数就是兔的只数,那么有11-8=3只兔,推算出5只鸡。
师:听明白了吗?没明白,先把算式记下来。(板书:兔22÷2-8=3只,鸡8-3=5只)
师:这种方法很简单,先放在这里。刚才两位同学都是把两种动物假设成一种,这是这种解题方法的核心。
…………
师:大家想想古人会怎么做呢?我们来看看(出示:腿数÷2-头数=兔数;头数-兔数=鸡数)这位同学的想法回到古人时候了,刚才他解释时大家没听清楚,一会儿你抬腿,一会儿他抬腿,有人能解释清楚吗?
生:他的意思是鸡抬起1条腿,鸡还剩1条腿,鸡的腿数和只数是相等的;兔抬起2条腿,那么兔的只数是腿数的 。腿数总共加起来要比它的头数多几个,就有几只兔。
师:听明白了吗?没明白。看来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不容易听懂。数学家给我们带来了解释,有一位叫波利亚的数学家讲了个童话故事:有一天草地上兔和鸡正在玩耍,鸡突发奇想,说:“我会金鸡独立。”兔说:“我会兔子作揖呢!”兔也抬起2条腿,你们想想草地上的头数变了吗?(没有)腿数呢?(变了)怎么变了?
生:每只鸡少了1条腿,每只兔少了2条腿。
师:也就是站在地上的腿变成了原来的?
生: 。
师:除以2就是站在地上的腿变成原来的一半。再比比站在地上的腿数和头数,它比头数还多吧,为什么?
生:兔2只腿站在地上。
师:我们来看看多在哪里?每只兔多出了1条腿,所以腿比头还多。那么每多1条腿就多1只兔子,再把头数减去,剩下的就是多了的兔子。明白了吗?(大部分学生点点头)
师:大家觉得古人的方法怎么样?
生:很简单但难理解。
“鸡兔同笼”问题是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也是许多教师研究的问题之一,因为涉及鸡兔头数和脚数,学生难以理解复杂的数量关系;解决这类模型问题的方法灵活多变,但有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许老师的课堂紧紧围绕鸡兔同笼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鸡兔同笼”的独特魅力,在问题、方法、模型、应用中完善“鸡兔同笼”数学问题。当有位同学呈现“金鸡独立、兔子站起”的解法时,大部分学生都不能理解,许老师把这种解法先“放一放”,等时机成熟了再引出古人的做法,借助数学家波利亚的童话故事和课件动画演示,慢慢地帮助学生理解算式背后的原理。这种“导在学生思维困惑处”的即时引导艺术,先让问题提前渗透,再在合适的时机深入探究,此时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方法,还有思维方式上的提升,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