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生新闻节目要求变创新谋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生新闻节目要求变创新谋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不断求变创新,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广度思维,使其向纵深度发展,这是社会的需要,群众的期盼,必须发挥好民生新闻的民众价值优势,深入基层接地气,坚持不断加大求变创新力度,让民生新闻体现出应有的社会理智、正确观念和风尚追求,使其成为一道民众乐进适口的“新闻大餐”。只有坚持不断求变创新,才能使民生新闻更加发扬光大,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启迪和教育。

关键词:民生新闻;求变;创新;谋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079-02

提起电视民生新闻,大家都很熟悉,只要一打开电视,都能听到民生新闻的声音,看到民生新闻节目的“面孔”。时至今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已遍及全国各地,成为电视新闻的一个闪光点。

然而,纵观这几年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虽不同程度满足了民众的需求,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成为制约民生新闻节目健康发展的瓶颈。如何使民生新闻节目从瓶颈中脱颖而出,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很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

一、制约电视民生新闻创新发展的瓶颈

(一)内容琐碎,缺少节目新意

现在有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特别是某些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全然忘却了以民众需求为根本的服务宗旨,没有凸显出民生新闻 “以民为本”的价值核心,在节目内容采集上落入了有闻必录的窠臼,不论事件新闻有无价值,“挖到篮子里就是菜”,如从交通事故、治安案件到家庭水、暖管道破裂、楼房裂缝、停水停电等。从这些新闻页面里观众除了看热闹,得到表面化、浅层化、繁杂的日常生活新闻事件外,别无创新深意。这类新闻初始之际或许很火,但久而久之,就很难再有实质性的突破,最终结果也只能让受众觉得俗厌。

(二)分析肤浅,缺乏报道深度

电视民生新闻应突出体现社会民众的意愿,真实代表民众的态度、民众的视野和民众的情怀,题材定位也应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关心关注百姓,当好百姓的代言人,而一些民生新闻在新闻题材的挖掘上,只停留在能见的层面,没有挖掘能见层面下更深奥的东西,采集到什么就是什么,仍然停留在一事一报、就事论事的层面上,不再深入挖掘新闻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和背景,缺少思考分析和报道的深度。

(三)题材窄小,视野不够开拓

目前的民生新闻大多局限于一些细小的生活题材,诸如车祸、纠纷、噪音污染之类的突发性事件,甚至一些“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类的内容也上了节目,这些事件虽属于民生新闻的范畴,但若长期局限于这些窄小的层面,不去深层次的开阔探索,广泛性的开拓视野,就会使题材丧失了应有的多样性,容易给受众造成一种模式化的印象,无法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最终会使受众对民生新闻节目感到厌倦,不利于民生新闻报道向纵深处发展。

(四)城强村弱,关注“三农”力度不足

民生新闻的核心价值本应是关注民生,关注百姓,关注弱势群体,以人为本,打造和谐媒体,服务于和谐社会,然而,某些民生新闻却蜕变为市井新闻,新闻记者往往在采拍过程中将采集重点放在城市居民上,而作为大多数的民生主体――农民百姓无形中成了被民生新闻遗忘的角落。即使镜头有影,也多是在于一些负面事件之中,造成对农民形象平面、单一甚至歪曲的呈现。农民是亟需新闻媒体关注的一大弱势群体,作为专题报道民生新闻的栏目不应忽略这一群体。

二、民生新闻求变创新的思路

如何走出烦琐、浮浅、窄小、单调的圈子?从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意义来说,必须发挥好民生新闻的民众价值优势,采取多元化举措,深入基层接地气,坚持不断加大求变创新力度,使其成为一道民众乐进适口的“新闻大餐”。

(一)选题要好,突出民本意识

选好题材,是创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关键。采拍民生新闻,要站在“以民为本”的高度,从关注民生、关爱百姓、服务百姓等方面,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不能只简单报道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个案现象,应该以党和政府改善民生、创业发展的大背景为前提,从百姓的视野层面上,突出人本关怀,坚持理论导向,多探讨一些弘扬民俗新风,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做到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满足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民生新闻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民生新闻求变创新、丰富素材的方向。

(二)策划要精,力戒琐碎庸俗

新闻策划是做好民生新闻节目的关键,必须在及时、准确传递各类民生信息的同时,加强对新闻节目的精心策划,透过这些民生信息的表层,从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度挖掘,透视出民生信息背后那些高深层次的内容,提高民生新闻的思想高度,使民生新闻更具哲理性,让受众得到明确的认知和深刻的启迪。可以说,加强民生新闻节目精心策划,力戒琐碎庸俗,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拓宽发展空间,进行广度思维,发掘更多、更新、更具有时代感的新闻题材,强化民生新闻的张力,提升民生新闻的深度和感染力,是促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走出“窠臼”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创新。

(三)态度要实,以互动激发活力

电视民生新闻求变创新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因为民生新闻节目的本质就是建立在“以民为本”基础之上的,所以,需要民生新闻节目从内容和形式上,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能单由主持人板着面孔说新闻,要站在当事者的角度,以实事求是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群众热情的出发点为基本态度,通过开展深入民众接地气、走访座谈知民情等各种式样的与民众互动式活动,让民众积极参与新闻当中,以此拉近电视与民众的距离,加大广大民众对民生新闻节目的公信度和关注度,使电视民生新闻在走进百姓生活的同时走进公共空间,提升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质量和收视率,进一步促使民生新闻节目更具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视角要新,增强新闻生命力

电视民生新闻,选题、判断、报道的视角不同,其传播效果就大不一样。民生新闻节目关注民众群体是由其创办理念决定的,因此视角要注视民众,镜头要对准民众,与民众站在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想事情,急民众之所急,言民众之所言,切实让广大民众感受到新闻报道的亲近可信,这样的民生新闻才有感染力、亲和力和生命力。有媒体提出“大民生新闻”,如何做到“大”?笔者认为就是以广阔的视域、民众的视角、民生的高度、多样的形态,关注并展现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只要打破固有限制,拓宽视野,换个角度体恤民生,在心理上拉近与民众的距离,多做一些能够引起民众共鸣的新闻报道,使电视民生新闻内容更贴近民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民众百姓的”升华为“电视新闻的”,才更彰显出民生新闻节目的活力。如山东电视台《生活帮》栏目的“一帮到底”解难题,齐鲁电视台《拉呱》栏目的贴近性、亲和力,莱州电视台《民生视线》栏目的亲情服务等,正是这种内容上的贴近、形式上的求变创新,突出了事件对百姓的关注和影响,让民生新闻在电视上大放异彩,这样既增强了百姓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又增强了民生新闻的生命力。

(五)镜头要低,将农民百姓融入新闻

概括地说,民生新闻就是反映人民大众生活的新闻,而农民百姓则是人民大众的一大主体,也是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对于他们的生存状况更需要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关注。因此,民生新闻节目应责无旁贷开阔这一领域,让平民百姓走进镜头,融入新闻媒体关注之中。

首先,民生新闻记者要主动走进三农,不断深入农民群体,了解他们的衣食疾苦和真实境遇,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通过新闻报道向外界客观地展示他们的所思所想,为解决农民问题提供舆论支持;其次,新闻媒体要提高报道责任感,强化其舆论宣传功能,走出长期生活的城区,将摄像机镜头伸向农村生活的底层,伸向农民生产劳动的第一线,增加农民报道的数量和质量,当好农民与外界全方位沟通的信息使者;再次,要在开办城市民生新闻的基础上,办好一些具有乡村特色的民生新闻栏目,将更多的关注力投向农村、倾向农民,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切实关注农民的疾苦、农民的需求、农民的情感,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疑难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农民成为民生新闻栏目的主角。

(六)引导要正,以责任赢信任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独特方式记录时代的发展,推进社会进步,是媒体应尽的责任,也是媒体生存的法则。因此,一定要敏锐观察形势发展,及时研判社会动向,积极进行正面引导。因为,虽然都是一件民生新闻,假如报道的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引导的方向不同,社会效果就会有差距。所以,对民生新闻媒体来说,仅仅做到有闻必录,或者仅仅满足于做一面社会的镜子,是远远不够的。应在公正客观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同时,把握好舆论导向,积极营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百姓和谐幸福的良好氛围。如山东省莱州市电视台创办的《民生视线》栏目,其宗旨就是“听百姓诉求,解百姓难事,为政府分忧”。自2008年开办以来,设立2170000民生热线,畅通百姓诉求渠道,夯实栏目服务职责,累计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达3000多件。市直100多个政府部门和窗口单位的嘉宾也于每周轮流上线,现场倾听群众呼声、在线受理群众投诉。正是由于《民生视线》栏目的正确引导,架起了百姓和政府部门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使各项政策法规得以传达,百姓的难事、烦心事在媒体的关注下得到解决,使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爱得到了充分体现,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得到了圆满落实。与此同时,《民生视线》栏目将舆论引导、群众监督有机结合,促进了各级部门权力在阳光下操作运行,使工作更加透明、为民服务更加优质高效,栏目本身也以正确引导、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和赞誉。

三、小 结

总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求变创新的过程,相信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只要最大限度地拓宽渠道,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积极推进民生新闻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多出一些高品位、高质量的新闻,就会既能抨击邪恶,弘扬美德,又能“寓教于乐”,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更加丰富多彩,让新闻媒体服务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 陈启华.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研究[J].南方电视学刊,2012(1).

[2] 曹建中.浅谈民生新闻的发展与创新[J].新闻世界,2010(5).

[3] 盛金菊.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瓶颈及突围之道[J].视听,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