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桐柏山歌的艺术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桐柏山歌的艺术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桐柏山歌是在豫西南桐柏山区民间广为流传的歌种,在音乐形式及演唱方式上独具特色。本丈对桐柏山歌的歌词、旋律和演唱特点作了分析介绍。

[关键词] 桐柏山歌 调式 旋律 演唱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因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耸立境内而得名。桐柏县北与信阳市、驻马店市接壤,南与湖北省随州市毗邻。著名的淮河发源于此,并从东向西贯穿全境,形成淮河水系;鸿仪河西流,入唐河、白河再汇入汉江,属长江水系。东北部和中部多底山、丘陵,西南和南部多崇山峻岭,仅西北部地势较平坦;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1)桐柏处于南北方交汇处,人们长期生活在半封闭的生活状态中。桐柏山歌就是在着这种特殊地理环境中产生并流传,是桐柏山区人民“曼声而唱的一种抒情小曲”。[2]作者经过在当地的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了桐柏山歌,以下试对桐柏山歌的语言和音乐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歌词特征

桐柏山歌的歌词结构为七言五句,所以当地人也称“五句歌”。七言的结构是2+2+3的词组结构,五句呈层层递进的关系。歌词语言精炼,通俗生动,口语化强,有以下三个特点

1题材广泛,生活中的一事一物都可以入歌。

有学问文化的识字的“字歌”

王字三点姐姓汪,

长字背弓郎姓张,

门子里面坐口子,

口包口来回家乡,

我问官姐住那方。

有说历史典故的“古人歌”如:

正月里来是新年,

吕布妻子是貂蝉,

穆桂英招婿扬宗保,

樊梨花招婿薛定山,

这是三对巧姻缘。

有表现男女青年爱情的“姐郎歌”如:

姐在河下洗衣裳,

郎在山上放绵羊,

郎在山上观着姐,

姐在河下观着郎,

棒槌砸在手指上。

还有描写劳动的“晌午正当阳”唱草的“草歌”、唱花的“花歌”、“金木水火土歌”、“白鹅”等等,歌词内容涵盖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有的歌手会唱的歌两天两夜也唱不完,可以想象桐柏山歌内容之广泛,而当地人民的聪颖、智慧、幽默、乐观,浪漫情趣也尽显其中。

2桐柏山歌的歌词语言凝练,善于提炼典型生活的细节,表现出感情内容。

如以上引用的“姐郎歌”寥寥五句,运用平易流畅的语言,亲切动人的风格,把男女青年羞涩,甜蜜的爱情表现出来,内容凝练,主题集中。而“古人歌”则用短短的五句歌词,把历史上三段著名的爱情故事,概括其中。在歌唱活动中,为人推崇的民歌手不仅歌唱的好,而且能编歌词,能编歌词的民歌手在人们眼里是很了不起的。

3运用大量衬词来表现感情。

“衬词是中国民歌语言表现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3],桐柏山歌的衬词不但运用的多,而且位置很灵活,字首、字尾、词首、词中、词尾、句首、句中、句尾都由衬词出现。衬词多使用语气衬词哎,哟嚎,哎嗨嗨,啊等,对抒发感情和形成山歌辽远的音乐特点起到重要作用。山歌中的加“衬”结构多以两句体为主,而在“四句头”“五句子”山歌中较少见。[4]《同柏山歌正是为数不多的“五句子”加衬的例子,

如《石榴花开叶儿稀》

(哎)石榴(哩)花开(哟),叶儿稀(也哎),

莫笑(哟嚎嚎那个)穷人(垴奥嚎嚎)穿(垴奥嚎嚎,哎哎)穿破衣(也哎嗨嗨)。

十个指头(喂哎哎海海哎)有长短(垴奥嚎嚎),

(哎)树木林廊(哎)有高低(咆哎),

三十年(哎海海)河东(哎)转(乃哎嗨嗨哎哎)转(河哎哎哎嗨嗨)它就转河(哟奥)西(咆哎嗨嗨)。

以上可以看出桐柏山歌整体上衬词比正词的数量要多,比如,第二句歌词有七个正词,却加上了19个衬词,第五句则加了二十四个衬词,并且位置很灵活。由于运用了大量衬词便形成了借以抒发感情的悠长的衬腔,形成了桐柏山歌忽而低回婉转,忽而高亢辽远的音调,使感情得以充分释怀。

二、音调特征

1调式和旋律 桐柏山歌是徵调试,五句全结束在调式主音徵上。上五度商音在分句结束时出现,并以句逗和自由延长的形式加以强调,对主音起到功能性支持作用,强调了旋律徵类调式的色彩。同时,羽、宫、角在旋律进行中出现也很频繁,尤其是角一徵、羽一宫这两个小三度音程的多次出现,使旋律透出婉转,柔美、细腻的感彩,使得桐柏山歌在徵类调式色彩又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羽类调式色彩,显得光润而柔和。

乐句的终止式没有采取商一徵的四五度进行,而是运用了羽―徵这一下行二度的音调进行,这一终止式特点,使得桐柏山歌的微调式,表现出一种自然,平和的情调,表现了当地人纯朴,自足自乐的生活的心态。

桐柏山歌的旋律以级进为主加入个别的四度跳进,旋律的装饰性很强,谱子上很多音在歌唱时是以装饰音出现的。第一句音列从小字组的d开始直线上升至高点小字三组的g,而后下行至小字一组的g。旋律线呈直线上升后回落,音域跨一个半八度,是桐柏山区人民豪放、率直,质朴的性格和感情写真。

第二句和第三句由第一句简化而成;第四句、第五句运用了民间音乐常用的加花的手法加以变化发展而成,只是装饰音稍有变化,这是由于歌手演唱的即兴性所致。

正词多运用同音重复的旋法配合短促的节奏,一字一音,吟诵性强;衬词则通过一字多音和宽展的音域,把旋律拓展开,形成悠长舒展的衬腔,形成山歌悠长的音调,从而抒发歌者开阔豪放的情怀。

桐柏山歌曲首由La-Sol这一下行二度音型开始,曲终又用La-Sol下行这一下行二度音型终止,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

以上各种因素使得桐柏山歌的旋律曲调流畅、古朴,细腻,柔美中透着豪爽。

2、非对应性的五句体结构

桐柏山歌属于一调多歌的形式,曲式是,五句旋律的结构呈并列关系:a a1 a2a 3 a4,后四句是在首句的基础上变化而成。

这显示出一种原始的审美意向,任何事物都是由减到繁而发展,由一句扩展成能容纳更多感情内容的五句,是音乐思维发展的结果。桐柏山歌的非对应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乐句的长短不平衡、

桐柏山歌的五个乐句幅度长短不一,其原因,一是为着自由舒咏得需要,旋律采用了散板和自由节奏。二是旋律在陈述歌词的过程中,采用了“破句”和“鱼咬尾”的演绎方式。

(2)歌词的句式和旋律的句式不一致、

其原因也在于上述领唱与和唱采用了“破句”和“鱼咬尾”的接唱形式。如下图所示:

歌词一句半 半句一句一句半半句

演唱 甲 乙 乙 甲 乙

旋律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

三、演唱特点

桐柏山歌属于领、和相间的古老的演唱形式,多为男性演唱。我2004年在桐柏采风时,歌手许道强(男72岁)说:“上了年纪唱山歌提不起气,得吆喝出来才有山歌的味道。”这话很能说明桐柏山歌在歌唱上的特点。桐柏山歌的发声用真假声混合的发声方法,一个句逗用一口气唱完,句逗是换气的地方。高音区得憋着气唱。另外桐柏山歌还使用了以下几种特殊的发声方法,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

1颤音、桐柏山歌中颤音以级进的乡邻二度音和乡邻三度音之间波动,形成悠长的拖腔。

2嗽音、嗽音是桐柏山歌中常用的发声方法,在行腔时运用“嗽音”传递出一种舒展,豪爽,愉悦的心境,独具特色,是桐柏山歌特殊的润腔方法。嗽音运用在衬腔上,起到装饰的作用而在句逗处用“嗽音”,又形成独特的落音效果。

3滑音、滑音在桐柏山歌中用得很多,主要用在句逗和乐句结束处,形成了桐柏山歌独特的落音效果。

综上所述,桐柏山歌从旋法上看接近南方山歌风格,在发声上接近北方风格,既有北方山歌的粗犷、豪放,也由南方山歌的秀丽,委婉,具有南北风格交融汇合的特点,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像山野间一枝奇葩,恣意开放在桐柏山区,飘散着清幽的芳香。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 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