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武山上说鸿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冬。广武山上树叶刚落,从黄河上刮来的风尚无多少寒意。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日子,陕西小伙子王会海单车飞越鸿沟,创了国内非机动车飞越距离最远的记录。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沉寂了两千多年的鸿沟,似乎回到了当年那如火如荼的年代,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望着那弧形的冲天跑道,引起了我的遐想,一下子把我和一位朋友拉到历史的轨迹上。
朋友是搞文物考古的,说起历史都是引经据典,令人佩服。当我们漫步在广武山的峰峦中时,他指着面前的沟壑,说:“这便是鸿沟,是‘楚汉相争,鸿沟为界’典故的来源之处。”
鸿沟,也叫广武涧。涧深200米,涧宽300米,涧口处宽达800米。广武涧不宽不广,看起来并不宏伟壮观,可它在历史上的位置却异常重要。这里不但是军事要冲,也是水利要冲。它和历史上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和重大事件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听了朋友的介绍,我才知道,首先和鸿沟连在一起的是治水专家大禹。
据《史记・河渠书》载:“禹抑鸿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自是以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卫,与济、汝、淮、泗会。”
战国时期,魏惠王雄心勃勃,欲成霸业。首先把国都从偏僻的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到雄踞中原的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他为富国强兵,便如其祖父魏文侯让“西门豹引漳水灌邺以富魏之河内”一样,开始大兴水利工程。
在魏迁都大梁的第二年,魏惠王便以国都大梁为中心,在黄河、淮河之间开始了浩大的引水工程,从而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水利枢纽。鸿沟便成了沟通黄淮两大水系的关键工程。
史料载,第一次开挖鸿沟,是在公元前360年,即魏惠王迁都的第二年。从鸿沟处引黄河水南下,注入大梁西的圃田泽,再由圃田泽引水入大梁。当时的圃田泽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周围300里,已经积淤。通过疏浚,这里即成了鸿沟水运的航道,也成了调剂水量的水库。
第二次是20年以后,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魏国这次将鸿沟工程作了大规模的扩展,并将工程继续向东延伸。经大梁折而南下,直通沈丘,与淮河支流颍水汇合。这条人工河流是鸿沟水系,历史上人们称其为鸿沟。
鸿沟水系大大地改善了魏国的水上交通,灌溉了农田,促进了农业发展,使其成为战国后期的主要产粮区。
又有史书载:“秦始皇引河水以灌大梁,谓之鸿沟。”足见历史上的鸿沟在中原农业发展上的重要地位。
朋友目视广武山下说:“这里地势险要,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塞。殷周、秦汉时期,这里是扼中原通关中的关隘,是东西交通的咽喉。所以鸿沟也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
他手指着鸿沟两旁的两座城池说:“这就是当年项羽和刘邦隔鸿沟相对峙的地方。沟西为刘邦所筑,称汉王城。沟东为霸王项羽所筑,称霸王城。”
《通典》记载:“鸿沟在荥阳县南,楚汉分境处。”
《方域胜纪》载:“鸿沟在河阴县东北,接广武山,与荥泽连。”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鸿沟以东为楚。”
鸿沟在史书上多处留痕,足以说明其重要性。
相传公元前206年,项羽和刘邦约,谁先入咸阳者为王。项羽一路攻城略地,艰苦鏖战,而刘邦则听从谋士之计,轻骑突进,早早进入咸阳,并马上派兵扼守函谷关,意拒项羽。
项羽得知刘邦先入关,急带兵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准备消灭刘邦。项羽听从谋士范增之计,设鸿门宴,准备杀掉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是好友,便将范增之谋密告张良。宴会上,项羽优柔寡断,行“妇人之仁”,终使刘邦逃脱。事后,谋士范增非常生气,说不能再给项羽这个人谋划什么事了。就如刘邦后来称帝时所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公元前203年,刘邦与项羽的大军隔鸿沟相持。
项羽以40万大军对阵刘邦的10万军队。项羽急于求战,而刘邦则避战不出。后二人隔涧对话,项羽一怒箭射刘邦,伤及刘邦胸部。为稳军心,刘邦下马的当儿,故意大喊:“射着我的脚指头了!”事后,谋士张良仍怕因主帅受伤而引起军心不稳,于是又劝刘邦巡营。士卒见主帅无碍,士气大振。
不管项羽如何骂阵,刘邦就是不出战。项羽无奈以烹刘邦之父刘太公相要挟。《史记・项羽本纪》是这样记载的: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羽从之。
想当时,项羽必怒目而呼,刘邦则一副无赖相,岂不精彩。
后来,刘邦趁项羽拿不定主意之时,派人前去讲和,建议楚汉双方以鸿沟为界,鸿沟以东归楚,鸿沟以西归汉。当时,包括范增在内的许多人都向项羽进言,说这是刘邦的缓兵之计,千万不可信他,与之讲和,一定要一鼓作气,消灭刘邦的军队。但项羽却认为这样划定“楚河汉界”还不错,于是不顾范增等人的反对就同意了。还真让范增猜对了,此后,刘邦得以喘息,两个月后,其大将韩信、彭越、英布即三路人马会合,逼得项羽最终垓下自刎。
项羽有勇无谋,则愎自用,尤其是在他即将自刎乌江时仍不自悟,说什么:“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决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今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说到项羽之死,宋代钱舜选的评价颇为恰当:“项羽天资自不仁,哪堪亚父作谋臣。鸿门若遂樽前计,又一商君又一秦。”
说到诗,朋友和我谈到,凡名胜古迹处,必有历史名人题诗凭吊,鸿沟也不例外。晋人阮籍就曾在此留下妇孺皆知的名言:“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唐李白也曾有《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道:“沉湎乎竖子,狂言非至公,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宋。”金人元好问也留下《楚汉战处》七律:“虎掷龙弩不两存,当年曾此睹乾坤。一时豪杰皆行阵,万古河山自壁门。原野犹应厌膏血,风云长遣动心魂。成名竖子知谁谓,拟唤狂生与细论。”另外还有王维、刘禹锡、许浑、苏轼等著名诗人在此留下过墨迹。他们大都对兵灾连年、战乱频仍的历史抒发了深沉的感慨,对流漓失所的百姓予以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