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整合:教学改进的新视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整合:教学改进的新视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学改进,是一个审视现状、理性归因、寻求对策的行动过程。在本文中,作者着眼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客观存在的“要得太多”“分得太清”“走得太碎”的三个现实弊病,指出“整合缺失”是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践例证,提出了“目标,在整合中精简内容,在整合中沟通过程,在整合中推进”三条教改准则。

【关键词】整合改进视点

当前,教学改革正日趋理性。小学数学课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呈现出了诸多喜人的实质性变化。但与此同时,有三个问题依然较为普遍地存在着:

其一,“要”得太多。这是从“目标”方面来看的。老师们都知道,“四基”很重要,“四能”不可少,“十大核心~”须抓牢,“情感态度价值观”得聚焦……于是,40分钟的数学课里,什么都要追求,什么都想达成。这种情况下,课总是拖堂,甚至上不完,教学组织“浅尝辄止”的尴尬无法避免。

其二,“分”得太清。这是从“内容”方面来看的。比如,课堂现场学习材料(情境、题目、学具等)很多,且相互割裂、缺乏沟通。又如,教师的“预设性内容”与学生的“生成性内容”难以融合,甚至产生相互干扰,无法形成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合力。再如,对于一些具有本质关联或相似结构的课程内容,很多老师缺乏整体视野,单独地看待,孤立地施教,使得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缺乏张力。

其三,“走”得太碎。这是从“过程”方面来看的。很多课上,过多的铺垫,让学习活动“挑战”不够;过细的帮扶,让学习活动“经历”不足;过密的追问,让学习活动“思辨”不深……数学学习的应有空间,在“小步子”的课堂形态中“沦陷”。

笔者认为,要改变上述现状,一条至关重要的出路便是“整合”。目标的各要素,需要在整合中精简,以免“要”得太多;内容的各部分,需要在整合中沟通,以免“分”得太清;过程的各板块,需要在整合中推进,以免“走”得太碎。整合,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进新视点

一、目标,在整合中精简

事实上,对于“四基”“四能”“十大核心词”“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教学“一个都不能丢”“一样都不能少”。道理很简单,这些都是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只是,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教师要基于课时内容、放眼课程视野,加强整合,注重协调,让教学目标既完满周全,又重点突出。

1.权衡“一般目标”与“核心目标”

有些目标是数学课程的“长期目标”,它需要每节课“细水长流”地渗透、落实,无法一蹴而就。而有些目标则是“眼前目标”,需要在相应的课时中重点突破、有力达成。在笔者看来,对于数学课而言,“长期目标”是“一般目标”,“眼前目标”是“核心目标”。备课时,教师务必用心梳理出“一般目标”与“核心目标”,并加强轻重权衡、彼此整合,使其和谐依存。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小数乘法的估算解决问题》(如图)中,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即“四能”)、一般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用“列表”整理信息、精算、估算等都是“目标点”。其中,前几项属于“一般目标”,只有“估算”才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因此,在“一般目标”适度体现、有所渗透的基础上,教师应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引导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时,什么时候估大比较合理,什么时候估小比较合理”上,彰显对于“核心目标”的施教力度。

2.贯通“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是最具基础性的两个目标维度。一直以来,老师们都很重视知识的教学与技能的训练。但是,有些现象值得反思。如新授课只教知识、不练技能,练习课只练技能、不教知识。又如,在一节新授课中,前半部分教知识,后半部分练技能,两部分完全割裂,这样极易造成学生知识理解上的“纸上谈兵”、技能训练上的“熟能生笨”,无法真正实现意义内化。因而,我们要着力促成“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的沟通与并行,提升教学合力。例如,笔者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时,在学生初步感知周长含义后,呈现了一组练习(如图):请学生先判断四个图形“是否有周长”,再“用笔描出周长”。这组练习,首先是在训练“判断、描绘周长”的技能,但在展开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介绍“描周长时,从哪里开始,就要回到哪里结束”的操作方法,实质上是聚焦了“一周的长度”这一周长概念的核心,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而对于“不封闭的图形没有周长”的细节设计,同样也是对知识目标的有力强化。

3.融汇“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

笔者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与平方千米”练习课》时,先后呈现三组练习:(1)根据提供的学校操场的长、宽信息,让学生估测“上虞实验小学”的校园面积;(2)根据估测出的“上虞实验小学”校园面积,继续估测学校周围的“商场”与“区政府”的占地面积;(3)填写单位:“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积约是6()”,并请学生写出选择这个单位的理由。三组练习,看似没有联系,实际上却是引导学生始终围绕“参照已知面积,估测未知面积”的策略来思考问题。其中,前两组练习重在感悟策略,第三组练习重在应用策略。最终,在三组练习得以解答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建立起“基于已知,思辨未知”的思维活动经验。由此,笔者想到,我们要将“基本思想的感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等隐性目标的落实,整合到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的教学中去。也就是说,在一节课中,“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绝不应该是“两张皮”,而应是“同一张皮的两面”。这就要求,数学课在达成显性目标的道路上,要注意支持学生充分经历、丰富体验,助其同步领会隐性目标的浸润与滋养。

二、内容,在整合中沟通

课堂上,林林总总的内容很多。如果处理不当,会让教学活动信息纷繁、线索杂乱,导致效率低下。对此,教师要以数学本质为链接点,加强内容对接,注意内容整合。具体地,可着眼三个维度展开行动:

1.让相关知识“组团”

这里所说的“知识组团”,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同一课时中的几个知识点可以综合考虑、整体设计,力求“抱团出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如前面提到的《用小数乘法的估算解决问题》,教材中编写了很多习题,有的巩固“估大法”,有的巩固“估小法”,价值取向上比较单一。如图所示的这道题,重在训练“估小法”(即把长、宽估小成8m和5m,地砖总数36m2不够铺。估小了,不够,所以肯定不够)。有位教师在教学时,增加了一个问题:“如果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是0.8米,100块够吗?”对此,学生又得用到“估大法”来解决问题(即把长、宽估大成9m和6m,地砖总数64m2够铺了。估大了,够了,所以肯定够了)。这样一来,一道练习题将两个知识点统整在了一起,便于对比、参照,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深刻。

第二层意思,是指不同课时中的相关知识点,可以根据彼此之间的内在关联,加以梳理沟通,并在课堂现场整体呈现,以凸显其中的本质核心。例如,有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在研究“5/8+2/8”时,把“500+200”“0.5+0.2”“5a+2a”等同步呈现,突出了这些运算所蕴含的“5个单位加2个单位等于7个单位”的共性,有力拓展了认知宽度。

2.把学习材料“打包”

在倡导探究的课堂里,教师常常会设计并提供非常丰富的学习材料,来支撑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做法虽然可取,但需要把握分寸。过多、过杂、过繁的学习材料,会让课堂容量变得“臃肿”,会让学习线索变得模糊,会让思维心境变得浮躁。最理想的状态是,用一组有结构的学习材料,把课堂教学的各个层次都贯通起来。由于材料基本稳定、视线逐步深入,认知重点就会很突出,环节脉络就会很清晰,思辨氛围就会很浓郁。例如,前面提到的《认识周长》一课中,笔者就用“一组图(四幅)”(详见前文)贯穿了整节课。在周长含义基本揭示后,教学活动围绕这组图逐层推进:(1)描出图的周长,促进概念理解;(2)测量并比较周长,积累“化曲为直”的活动经验;(3)将其中一个长方形任意撕开,比较两部分的周长;(4)在这个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正方形,研究周长的变化……整节课,以一组材料贯穿,简明的图形,丰富的层次,扎实的训练,深度的掘进,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将预设生成“归一”

无论是预设性内容,还是生成性内容,都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风景”。从这个角度看,预设与生成理应携手共存、适时“合流”,归结统一为支撑学生意义建构的可靠资源。这是教学整合的重要方面。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始终纠结于预设与生成的冲突,会让课堂活动陷入“凌乱”。当然,要促成预设性内容与生成性内容的整合,教师“点睛”式的指引极其重要。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用列表解决问题》中,面对例题:“用两辆车运煤(载重量分别为2吨、3吨),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学生独立解答时,很难像教材预设的表格(如右上图)那样,有序地罗列、完整地思考、慎重地选择,而习惯于直接“搜索”符合要求的方案(如右下图)。这里面,就隐藏着预设与生成的“不合拍”。但这种“不合拍”有其合理性,三年级学生确实还缺乏“y筹思辨”的意识。对此,有位老师这样启发学生:“大家觉得,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有没有必要把其他不正确的方案也一同考虑进去?”并组织讨论。慢慢地,学生体会到“就算有些方案并不正确,但是有利于通过有序排列来突出正确方案共有几种……”由此,列表思考便有了根基,生成的方案与预设的内容实现了“归一”。

三、过程,在整合中推进

通过整合,目标精简了,内容沟通了,课堂活动具备了一定的张力。在此基础上,教学过程的展开也要把握整合原则,集“小步”成“大步”,化“细点”为“粗线”,以确保学习过程的自主空间。

1.融“铺垫”于“探究”

铺垫,旨在为认知提升夯实基础。但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的原有经验是不同的。哪怕对于同一个前位旧知,每人的理解水平与熟悉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在课始集中安排铺垫环节,意图虽是好的,但实际效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另外,铺垫如果较多,新课学习“跳一跳摘果子”的探究味会淡化,“自主发展”势必沦为空话。鉴于这样的分析,要把“铺垫”与“探究”整合起来,根据现场探究的实际需要,来决定“是否铺垫”“铺垫多少”。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计算》时,笔者不做铺垫、直奔主题,让每个学生利用各自手上的一个梯形展开自行研究。在时长5分钟的探索活动中,有的学生自发地把同桌两人的梯形拼了起来,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则将自己的梯形剪拼成三角形;当然,也有学生暂时找不到研究方向……交流时,随着不同的策略展示,教师引导学生顺势回忆“平行四边形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思路”,使铺垫成为推广探究成果的助力器。

2.变“碎问”为“完思”

教学活动之所以给人“碎”的感觉,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课堂提问太多、太密、太烦。如果将一些“小问题”合并起来,组成一个思辨空间更充足的“大问题”,显然有利于凸显教学过程的整体性。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当学生经历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很多老师的提问“如出一辙”:长方形的长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什么?长方形的宽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什么?长方形的面积跟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在这组答案明确的“小问题”的牵引下,学生只需“紧紧跟随”,既不会出错,也无法出彩,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并没有发生。笔者认为,教师不妨将这组“小问题”变成一个“大问题”:“你怎样利用拼成的长方形,来证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底高’来计算呢?”由此,学生会在“大问题”的刺激与驱动下,自发地观察现象,自觉地展开推理,自主地获取意义。

整合,是教学改进的新视点。整合的具体路径,定然比本文所述更为多元、丰富。整合的本质,是形成教学的“整体合力”,助推学生的“完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