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学生主体地位突显策略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创设各种机会,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积极有效地参与,达到各得其所的目的,令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突显
语文课堂的教学行为是由学生、教师、文本三方组成的。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灌输对象,而是主动自觉的语文实践活动主体。语文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职责是组织、示范、点拨、答疑、激励……一句话,是因势利导,而不是越俎代庖。教师绝不能以繁琐分析和机械练习去干扰和压抑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一、关注主体,创造环境和条件
学生学习语文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这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要素。教学的艺术,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唤醒。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师生情感沟通的教学情境。
要与学生沟通情感,让学生在宽松融洽的环境下积极参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要求。如教学《嫦娥奔月》,揭示课题后,学生们提出: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她是如何奔月的?她奔月后又怎样呢?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讨论,在必要时教师适当加以点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再如,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学生在阅读到凡卡做学徒时,老板一家对他都非常不好,就会提出疑问:“既然他们对凡卡那样不好,为什么凡卡不趁他们出去时,跑回乡下爷爷那里呢?”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老师的心目中十分简单,但是,从学生问的问题中,却可以看出,学生是读了书的,并且是认真读过的,学生在阅读中发挥想象,产生质疑,这是一个好现象。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就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而要表扬学生认真学习的精神,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当成一回事来解决,这样,学生就觉得自己所学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就会继续保持认真阅读,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能也是大多数学生想提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能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各抒己见,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这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在学习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能“自读自悟”的最佳境界。
二、关注主体,引领质疑和探究
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增长,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经历质疑和探究的过程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质疑和探究就是让学生获得语文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体验。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教师就不能照本宣科,按图索骥,而是要认真分析课文内容,精心设计能够帮助理解课文,情趣十足的学习内容,设计一系列吸引学生的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自行质疑,学生合作探究解疑,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并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能力。所以,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应简单地追求问题的结论,采用“标准答案”,或是让学生中的“明星闪亮登场”,以此代替探究的过程,而应当进一步启发、引导,这也是在为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三、关注主体,发展整体和个体
素质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关注每个个体的发展,以个体的发展来促进整体的发展,再通过整体的提高来优化个体。因此,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实践活动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大多数学生成为陪客。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和能力层次,有效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选择合适、有效地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研讨,在课堂中形成学习的共同体。
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创设各种机会,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积极有效地参与,达到各得其所的目的。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多层次地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技能技巧。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有差异,教也要有层次性,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要考虑每个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层次性。个体的发展就是要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展示个性特长。如复述课文,我们就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按课文内容复述;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就得要求他们在复述时不但要结合课文内容,还要适当的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或补充一些故事的情节。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自主确定复述要求,完成复述的练习。在完成之后,教师要鼓励他们想一想:我还能不能说的更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各展所长,使每一个个性的发展能够发挥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互补作用,以个性知识改变整体的知识结构,促进整体的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思辩、讨论、交流等张扬学生的个性,并通过个体智慧来点燃整体的智慧;通过个体学习方式来丰富整体的学习方式;通过个体学习经验来丰富整体的学习经验;通过个体的语文素养来提高整体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家欢.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