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新就是使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新就是使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与于志学的近期创作《中国人的脊梁》不期而遇,我的震撼刹那间难以尽述。多少人物远远近近的徘徊又急促的离去,一幕幕中华民族苦难奋斗史在我眼前晃动……我真真正正的感到我们这个民族,我们中国人的伟大。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坚强不屈,泰山压顶不弯腰的伟大精神,中华民族刚强的脊骨是压不垮的。

《中国人的脊梁》是著名画家于志学为迎接第12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写意中国・中国国家画院2010年大写意国画邀请展而创作的一幅气势宏伟的群体人物水墨画卷,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令人震撼,整个画面以中国人铮铮铁骨,脊梁的人体形象反映了中国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伟大品格与独立精神。画面中营救人员的形象,肢体变形,肌肉放大,力量凝聚在整个画面上方的欲塌欲陷桥梁上,透过桥梁下方,又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一群中华儿女正在浴血奋战,与天灾作不屈的斗争,“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只要有一点可能,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我们都要竭尽全力,抢救到底。”顶天立地的构图,在人与自然力量的较量中产生了平衡,由于画家的努力构思,自然变成了一幅宏大壮美的画卷。

这幅画之所以让我震撼,不仅仅是画家所描绘的场景是反映的中国人铮铮铁骨的民族精神的这种现实意义。更让我震撼的是画家本人不竭的创造力,对大多数人而言,于志学是以画冰雪山水和人物画而名世的,其人物画总有一股浓浓的来自于天缘栖息的气息,总有一股对自然的一往情深的感染和打动的情感色彩,他所描绘的更多的是一种具有优美审美范畴意义上的艺术画卷。而这幅《中国人的脊梁》,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于志学人物画的看法。于志学的审美范畴正在悄然的扩展。他已不满足优美范畴的艺术描画,而向壮美的审美意境进军。

壮美又称为崇高,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它使主体受到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无论从对象特征还是从审美经验的内容看,崇高都不同于优美。同其它审美范畴相比较,崇高与悲剧性相近,都伴有巨大的情感跌宕。于志学的这幅《中国人的脊梁》通过巧妙的构思,以中国人脊梁的人体形象,证实人类实践具有能够超越它们的威力,从而使人认识到自己的崇高使命。他以人格心灵的崇高为内容,以物体景象的崇高为形式,使震撼人心的威力更为凝炼集中。可以说,这幅画是于志学人物画的转折点,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画壮美的审美内涵。

于志学这幅《中国人的脊梁》关于壮美的实践证明,创新是一个负责任的画家应有的使命,创造就有新作品。没有创新的画家,灵感很快枯竭。而创新的源泉在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这些心理感受其实就来自于艺术家的一种对生命存在状态的思考,凝聚着画家情感的主体特征。换句话说,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要想创作出优秀的能打动人的作品,就必须善于感受生活的种种氛围,特别是具有深刻意义的社会氛围,因为这些氛围能集中表现社会潮流、时代气息、生活的本质。它和人的命运、需要、期待交织在一起,其中包含有炽热的情感、冷静的思考,从而也便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的存在状态下的内在人生意味。而绘画所激起的是非常特殊的感情,是任何其它艺术所不能激起的,它能够触动着人们心灵中最隐秘的弦,在看似直观表达的背后却能够把我们带到真挚的感情世界中去,好象法力无边的魔法师,把我们的视线引向人类心灵的深处,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升华。

由此来解读于志学的写意人物《中国人的脊梁》。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而且更具有扩展审美范畴方面的意义。相信于志学在壮美意义层面上的创作道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