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新方式要创新

当代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呼唤创新,可是我们是否认识到,我们实现创新的方法需要创新呢?只有在方法上进行突破,创新的世界才会更加繁荣。

创新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特别是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需要在各个方面s航进行创新,技术创新、人事创新、体制创新,还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等等。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创新需要勇气,创新需要打破原有的禁锢,需要冒风险。更重要的是,创新需要讲求方法,有时候,我们甚至需要对创新的方法进行创新。

比如在软件领域,创新无疑是软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软件公司的各种创新活动中,技术创新又是最主要的任务。那么,它们是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的呢?通常的情形是,一家软件公司组织一批人成立一个研发部门,研发部门的任务就是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问题是,大型软件公司往往拥有雄厚的资金,可以招募大量优秀的研发人员,并给他们高质量的培训,如此以来它们创新的速度和能力就比规模小的企业超出很多。创新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导致小企业在竞争中的巨大劣势。而中国的软件业大部分是中小型的,有些甚至近于作坊式,这种创新的局限性进一步影响了中国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如何突破这种局限呢?alpha Works或许可以成为一种借鉴。alphaWorks是IBM的一个官方网站,是IBM新兴技术的在线出口,是其研发社区的扩展和延伸。它主要通过提供可免费下载的新兴技术来与开发人员、企业和用户协同工作,以促进IBM的创新。

与IBM的developerworks上成熟的、已经通过验证测试的、已经有自己品牌的技术不同,alphaWorks上面的技术是那些刚刚从研发实验室中出来的非常新鲜的,类似样机式的原型技术。在目标用户上,alphaWorks瞄准的是20~35岁的开发人员和商用的终端用户中那些具有前瞻性的新兴技术采用者。

alphaWorks上的新兴技术在开发的早期阶段可以免费下载,支持早期采用者对IBM的新一代创新技术和应用的开发进行评估并施加影响。在alphaWorks上,新兴技术是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的,尤其强调协同,使用者可以在下载后自己创造一些应用,并把它返回到alphaWorks上,而其他的人也会对它进行改进。

比如一种可视化的服务叫做Manyeyes,如果网站的某个访问者上传数据,并选择了一种他认为比较合适的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这些数据,而当这些数据被其他人共享的时候,其他人也可以选用他们认为更好的可视化方式来去呈现它。正是通过这种服务,可以把众多的使用者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高度互动性的社区,成为一种无形的创新团队,与IBM内部的创新团队构成一种互动和促进的关系,从而加速了创新的步伐。

据IBM alphaWorks业务发展负责人PK Sridhar透露介绍,alphaWorks在11年的历史中介绍了800多种新兴技术,其中的40%已经被IBM成功商用。IBM商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该技术自己本身被转换成了一种IBM的产品;第二是被转换成了IBM现有产品中某一个软件的功能,第三是IBM把它贡献给了开源社区。

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时代,软件企业的技术创新已经到了急需提速的关口,但是创新提速是需要方法的。alphaWorks正代表了创新提速的一种实践,而且它还可以检测一种新技术是否能够被市场所接受,从而避免风险。另外,如果单纯从开发方法上来看,alphaWorks是我们常说的封闭开发与社区开发两种方式的一种结合,取双方所长,又能避双方所短,这值得软件企业学习。

认证:开源推手

陈 杰

随着开源运动不断深入发展,开源人才瓶颈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各大开源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认证培训体系,一方面加大了自身推广的力度,同时也为开源领域不断的输送着新鲜血液。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随着开放源代码运动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才制约的瓶颈日益显露出来,怎样合理解决这一开源生态链的短板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在目前供给过剩的人才市场,Linux人才却频闪紧缺的红灯,面对攒动的求职人群,不少Linux企业却在为找不到合适人选而发愁。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副理事长王凯煌就曾表示,从事Linux开发的公司和人才太少,已经成为制约国内Linux发展的瓶颈。

Linux人才缺乏并非偶然现象,而是Linux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据赛迪顾问预测,2005~2009年五年内,中国Linux软件市场将以43.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预计到2009年,中国Linux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5.78亿元。

国内人才来源的途径,一是靠中国的教育体系,二是靠社会培养,三就是靠企业自己培养。我国Linux人才目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学成才的爱好者,或是海归人员,除此之外,高校几乎没有开设相关课程。

社会培养和企业培养在开源教育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各种各样的开源培训认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大开源企业也都衍生出自己的认证体系,如红帽的Java认证、Novell的SUSE认证和第三方的LPI认证等。

任何一种IT认证都有其现实的意义,它或者是技术工作者自我证明的标签,或者是人们借以进入某一热门领域的入场券。开源认证与开源的发展互相促进,一方面,开源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开源人才,这一需求促进了开源认证的崛起;另一方面,开源认证培养的大量人才又对开源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认证肩负的使命 开源伊始,从未有人敢想象,某天开源认证比起其它传统认证,受欢迎程度来得毫不逊色。 随着开源社区的壮大和开源自由精神的迅速传播,开源逐步成熟,但具备坚实专业知识的人才对推动开源的作用和最初一样从来不曾改变。

不同的是,今天的开源越来越需要庞大队伍的支撑。开源技能的认证培训于是顺势而生,并逐渐成为完善开源生态链各环节无缝连接的粘合剂,开源产品因为认证培训的存在而使其自身价值有机会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认证需遵从实践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国内就有若干家知名开源培训机构开始了开源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并取得不少成绩,为开源走进大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开源认证一直没能形成质的突破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实践在开源培训中的作用。作为一个技术型的工作,技术水平才是衡量一个专业人员的标准。但是通过近年来IT企业选择人才的现象看,实践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挑选人才的首要标准。

清华一蓝点世纪Web技术联合实验室副主任、蓝点世纪副总经理尹德树向记者介绍到:“在进行Java培训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发现实践已经成为衡量认证是否成功的一种标准。以前有很多学员顺利通过培训但却在需求旺盛的市场上找不到工作。这其实是实际操作能力低下所致。现在我们从认证本身就开始强调实践,让学员从一开始就接触实际项目,参与项目实施各个过程。这样,学员无论是经验上还是技能上,都得到迅速提升,就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由此看出,实践将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的确,企业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而当今众多培训机构队伍中,通过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而获取一张没有任何实践能力的证书,这是开源培训认证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这些培训机构需要深思的问题:究竟是为了培训而培训,还是传授真正实用的知识与技术才是培训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