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改革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改革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把问题与对话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倡导问题的设计在于激发对话,对话的开展在于解决问题。本文从“灌输”、“独白”式教学过渡到“对话式教学”,找出“对话式教学”实施的根本条件,真正解决目前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和失效问题。

【关键词】教学改革;问题;对话

一、问题的对话式教学特点

(一)以“情境”为基础,促进学员与教员的互动

对话式教学注重问题情境的设计,这种情境需顺应院校学员的特点,与其认知水平和部队经验相联系,坚持以学员为中心,增强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热情。通过“有意义”的情境创设,保证学员在民主、平等、融洽的环境中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教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能够彼此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员在与学习环境互动中进行理解、探究和建构。

(二)以“问题”为方式,促进学员经验的凝练

通过问题引导的对话式教学,目的是使学员始终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避免盲目的被动式听课。在对话教员提出问题的同时,还会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开展新的对话。这样,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可以促使学员不断更新、改组和改造经验,潜移默化中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开启新的思维[4]。

(三)以“对话”为手段,促进学员相互间的协作

在分组讨论中,每位学员都积极参与到对问题的探讨中来,可以积极的调动学员思索和探究问题的内驱力,内化和迁移多方的观点及经验,在与集体的相互交流中,彼此学习,取长补短,互补优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无形中自然提高学员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二、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案例分析

从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的理论上看,其在任职教育中开展确有很大的优越性,与此同时,教员应如何优化其教学设计来体现这种教学理念呢,下面就以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中“技术革新”为例展开设计与分析。

(一)定准靶心,确定教学目标

新“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技术革新提出了改进维修机工具、维修工艺的目标。本节课设计意在让学员探索、操作、感知、理解技术革新的用途和意义,并尝试运用已有经验讨论对维修机工具的改造升级,激发创新思维,达到对学员进行自主创新意识培养的宗旨。所以,教员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具体描述如下:(1)知识与技能:让学员在真实的探索操作中感知、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了解技术革新在日常工作中的用途;(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研讨,鼓励学员用简单的改造来提升机工具的基本功能,清晰记录讨论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员对创新的探索兴趣,培养学员的发散思维和合作意识。

(二)激趣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在对“技术革新”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情景,注重学员学习的“探索兴趣”和“探究空间”,保证学习环境中蕴含宝贵学习资源与机遇。在对话场景的设计上,主要采用视频、谈话、观察和提问等方式。在教学引入时,采用贴日工作的视频和三维动画来展现技术革新的好处,激起学员探索技术革新的兴趣。

(三)把握焦点,设计对话问题

(1)看:通过观看视频你发现什么?(2)说:各自单位中有哪些技术革新;你是怎样理解技术革新的?(3)想:技术革新在日常工作中有哪些应用?(4)想:怎样设计一种技术革新?这些问题贯穿于本节课的始终,它不是机械式的提问,而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适时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员思考、讨论。事实上,以上四个问题是教员预设的,但是这种预设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根据再生成性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控制流程,基于问题开展对话

通过观看视频的引入环节,学员已对技术革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员的组织下,通过小组的互动和交流,围绕前面提出的问题展开探讨。同时,他们开始主动探索技术革新的应用并尝试将讨论的成果和新发现归类整理。在学员对话的过程中,头脑风暴式的思维碰撞自然发生,从而激发学员潜在的创造和发明意识。在对技术革新的探索中,问题与对话调动了学员主动参与其中的内驱力,促进教学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同时每个学员在集体的相互交流中,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

(五)回到问题,进行评价总结

为了确保学员的学习热情,对于对话过程的监控和评价均显得尤为重要。学员以分组的形式展开对有关技术革新的探讨,教员以观察、对话方式加强对课堂的管理,鼓励成员间进行相互回应。同时,仔细记录学员发表的观点,而后,就存在的疑难点,先由各组进行协作交流及反馈,而后由教员评论总结。综上,学员在教学过程中无形中加强了对技术革新的感知和多元理解。最后,通过对话的次数、观点的鲜明程度、创新思维的合理程度及小组协作的配合程度等方面展开总结,归纳相关问题。

三、问题的对话式教学现实意义

(一)学员层面

学员是否愿意参与对话取决于对话交流是否能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灌输得到的直观的知识充斥了以往的学习生活,而“对话式教学”追求的不是对话的形式,不是执意探寻新奇、趣味的问题,而是通过更有效的途径,探寻更真实可靠的知识,使学员更多地从知识创造的本身获得喜悦,从积极发问、探索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收获一种满足。同时,在与教员的对话中,双方开放的精神境界接纳彼此,用双方理性作为判断疑问的标准,而不是被动的填充记忆。

(二)教员层面

在“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员授课需求的满足不是满足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顺从、盲目、毫无创新精神和自我意识的学员,而是培养出一批渴望交流、充满活力、具有批判意识、能给自身带来碰撞和智慧启发的学员。双方在知情意行各方面都会得到整体的发展,对话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气息,在发现问题中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在对话式教学中,知识,情感和实践,不再是相互隔离的内容,通过主动的探究和循环深入的对话,使“教”与“学”的整体都得到了发展。

参考文献:

[1]费莱雷著,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全,王梅.对话教学的模式与策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2):82-86.

[3]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版),2004(5):77-80.

[4]谢幼如.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课程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7(7):58-62.

[5]庄莉莉.对话式教学―实现教学改革的曙光[J].当代教育论坛,2007(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