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健全学风状况观测制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健全学风状况观测制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校学风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甚至会严重影响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抓好学风建设,不仅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任务。加强学风建设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任务,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而基础教学管理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并注重过程教学,将有益于学风建设。通过对我校两届及两个专业电工学试卷成绩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的课堂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电工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014-03

一、引言

学校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学风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风气,它是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风格学习精神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它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基本特点。目前大学生学风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及对未来的规划。故有必要抓学风建设,而课堂教学又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任课教师来讲,有效的管理课堂教学,是改善学风的重要途径。

二、目前学风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纪律松懈。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自我约束能力,对学校颁布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教育措施无动于衷,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作业等现象时有发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以往学风问题多表现在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身上,现在学习懈怠的面更宽了,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了学习纪律松懈的现象,许多学生热衷于游戏、沉溺于网吧,使学生考试不及格率有所提高。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急功近利、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潮已渗透到高校中,导致大学生出现浮躁心理,部分学生无论在课堂、课余还是考场上的表现,都不同程度地带上了强烈的功利、实用和投机取巧色彩。

3.教师工作任务较重。教师承受的科研、教学压力都比较大,对教学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课后无暇与学生多作交流指导,甚至顾不上仔细批阅学生的小论文、大作业,抄袭的作业也能蒙混过关。高水平教师难以走到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前台,学生得不到有力的学业指导和志向激励,内在学习动力得不到升华。

4.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学校各级领导对学风建设的问题不够重视,高校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很少让学生退学。据了解某一高校有近16000名学生,2013年只有165名学生留级,20名学生退学但跟班试读;2014年只有150名学生留级,19名学生退学但跟班、试读。如果为了学生个体或少数学生的利益,损害到管理部门的权威性,进而成为学风逆向转化的制度性原因,那损害的将是整个学校的质量信誉。随着人民群众教育投资意识的增强,要求高等教育有较高的回报率,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业水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使很多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危险。

三、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手段

1.课程简介。《电工技术》是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风电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路基础及电力拖动技术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路基础及电力拖动技术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安排理论教学54学时,实验教学14学时。

(1)教学环节。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

(2)作业要求。根据教材课外习题适当布置作业。

(3)实验环节。通过实验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基本测试手段,准确读取数据和测绘波形曲线,实验后能分析、归纳实验结果,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以后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学会正确使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等测量仪器。学会按照实验电路原理图,选择器件,连接电路,合理读取数据。

(4)考试环节。期末考试形式采用笔试。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期末考试70%。

2.教学改革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完成这堂课的教学任务以外,主要抓学生的考勤,虽然学生的出勤率很高,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合班课点名会占据大量的课上时间。

(2)许多学生虽然人到了课堂但心不在学习上,玩手机、睡觉或第二堂课旷课。

(3)教师布置作业,从批改结果来看,学生存在抄袭情况,也不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真实掌握情况。

(4)期末考试前虽然教师给学生进行考前辅导,但学生由于长期不好好学习,日积月累,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导致期末成绩不理想。

(5)高校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很少让学生退学,最终使许多不及格的学生都能毕业,这助长了学生学习的惰性。

该如何既能有效的管理课堂又能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搞好学风建设呢?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改抓学生考勤,规定为每堂课最后留5~8分钟的时间进行测验,测验的内容包括贴近生活的实例,对重要理论的分析理解,还有是对理论的延伸。例如:除了对基本理论知识及各种计算方法进行测验以外,还增加一些分析、思考内容,如:一台按400Hz设计的变压器能否接在50Hz的额定电源上,为什么?若转子卡住,电动机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若U1

3.教学改革后课堂教学解决的问题。通过一个学期的试点,我们认为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大学课堂中一节大课课时长为110分钟,中间仅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教授的都是同一门课程。上课时间长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在后一节课中会感到疲倦,课堂的活跃度降低,此时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穿插一些话题,活跃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课件、提问、练习、解答等途径,增加师生互动渠道,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课堂中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上课玩手机、睡觉及课后不复习的现象减少,学习主动性增强。

(2)通过课堂测验,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案,同时登记测验成绩,解决课堂考勤问题。

(3)注重过程的学习,通过课堂测验,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清楚自己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搞清楚,针对这些没搞清楚的问题,学生之间通过讨论或者由教师解答,最终把问题一一解决。虽然取消了期末辅导,但从结果上看,学生考试成绩和精神面貌都有一些的改善。

四、教学改革后的结果分析

为验证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在教改过程中项目组连续三年针对两门课程三个专业期末试卷卷面成绩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数据如下。

1.电工技术课程成绩分析。本次针对我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机制122班和机电一体化124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机制132班和机电一体化方向134班的电工技术课程期末试卷成绩进行统计并分析: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机制122班的电工技术的平均成绩是50.3,其中不及格的占78%,60~69分的占16%,70~79分的占4.1%,80~89分的占1%;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机制132班的电工技术的平均成绩是54.7,其中不及格的占68%,60~69分的占16%,70~79分的占11.4%,80~89分的占4.5%;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机电一体化124班的电工技术平均成绩是56.6,其中不及格的占59%,60~69分的占26%,70~79分的占10.9%,80~89分的占4.3%;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机电一体化134班的电工技术成绩的平均成绩是57.12,其中不及格的占55%,60~69分的占18%,70~79分的占20.5%,80~89分的占4.6%,90~100分的占2.3%。由以上统计结果可得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的成绩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电子技术课程成绩分析。本次针对我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机制122班和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机制132班的电子技术课程期末试卷成绩进行统计并分析: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机制122班的不及格占比为70.2%,60~69分的占比为23.4%,70~79分的占比为6.4%;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机制132班的不及格占比为58.1%,60~69分的占比为30.2%,70~79分的占比为7%,80~89分的占比为4.7%。可见,实施教学改革后,学生的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以上的对比说明在教学中实施注重过程教学的有效性。这一改革保证了师生双方的教学过程能够实现实时的反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探究教学,在每节课都有问题的提出,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

五、结论

通过有效方法保证学生的上课出勤率,杜绝学生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在抓好日常教学管理的基础上,严把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科理论基础及最新发展动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因材施教,使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融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思维,使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专业素质,而且人格健全、明礼诚信。为了使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上,建议高校把相关政策向教学型教师倾斜。在新形势下,高校各级领导只有高度重视学风建设,认真研究学风建设的规律,探索新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考试管理、培养学习兴趣、端正教风、严肃考纪等措施,综合治理,内外兼治,持之以恒,才能推动学风建设的根本转变和健康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德添.深化考试改革 促进学风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49-50.

[2]赵志.试论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78-180.

[3]张振平.浅论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7):77-78.

[4]马向阳.关于高校学生工作与学风建设的若干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报,2006,(05):66-68.

[5]郭俊先,夏利宁.永无止境的大学教育和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224-226.

[6]丁为民.大学课程:以自识为目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4.

[7]徐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13,(7):97,107.

[8]吴艳.大学课堂教学的生态困境及其超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22-23.

[9]赵燕,戴蓉.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测控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3,(10):32-33,35.

[10]郝士艳.对课程领导力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