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看外语学习低龄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看外语学习低龄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人们对外语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英语学习低龄化现象也愈加普遍。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刚开始学习说话时就用双语跟孩子交流,让孩子同时习得母语和外语。很多专家基于二语学习关键期假说,也主张外语学习开始越早越好。外语学习的如此低龄化是否真的会产生父母们预想的效果?低龄儿童对母语与外语习得的同步进行是否会影响孩子对母语的学习与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本文将根据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对以上问题进行粗浅的论述。

关键词:关键期假设;二语习得低龄化;母语;外语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136-02

一、关键期假说

(一)关键期假说的前身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前身为神经生物学家Penfield与Roberts于1959年提出的“最佳年龄”(The Optimum Age),他们认为,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在10岁以内,此阶段人的大脑保持可塑性,只要被适当外界条件激活,潜在的语言生理机能就可转变为实际语言能力,因而语言学习最为有效,过了这一时期,人类获得语言的能力将大大降低。

(二)关键期假说的正式提出

20世纪60年代,心理语言学家Lenneberg 继承并发扬了Penfield与Roberts的理论,于1967年正式提出关键期假说。其主要内容是:人的大脑在两岁至青春期(10-12岁左右)之间,受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的影响,可以自然的学习语言,LAD只在关键期内起作用,过了关键期的青少年和成人不再拥有自然学习语言的能力。

(三)关键期假说的生理依据

关键期假说的生理依据是大脑侧化(Brain Lateralization),人的大脑左半球主要负责语言,而右半球支配着非语言的声音感知和视觉空间技能。认知和感知功能分别位于大脑的某一半球上被称为侧化。侧化的过程是一种发育成长的过程,此过程在基因中已安排好,但需要时间逐渐实现。在青春期之前,侧化未发生,大脑的两个半球都会参与语言学习,所以理解和产生语言就比较容易;青春期之后,人脑发育成熟,侧化逐步实现,神经系统不再有弹性,学习语言就越来越困难了。

K.Stromswold在对脑损伤患者观察实验中发现:青春期前左脑受过伤或做过手术的儿童恢复很快,而且很少引起语言紊乱或失语症,而成人就不行。这表明:青春期前,大脑神经具有高度可塑性,此时适当环境刺激会出现对脑神经中枢发育和正常语言获得至关重要的“神经精细转折”(neural fine-turning)现象,这一现象只有在一定时期内并且处在语言环境中才可能发生。“狼孩”正是由于关键期内被剥夺了语言交互环境影响,青春期后,即使回到了正常语言环境,也只学会一些简单词汇,却不能最终习得该语言语法体系。关键期过后,大脑及生理上的逐渐成熟很可能关闭了语言习得的“机会窗口”(window of opportunity)。

二、对“关键期假说” 的质疑

很多专家对于关键期价说提出了各自的质疑,他们对于是否真的存在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尚未达成共识,认为Lenneberg的依据并不能证明青春期之前进行二语习得具有优势。

(一)Krashen输入理论的质疑

Krashen提出输入理论(input hypothesis)来质疑关键期假说。他认为,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习得的差异与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有关,是由语言机制的外部因素造成的。他提出,只要有大量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和合适的情感过滤程度,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习得目标语,而且在学习和使用外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成人比儿童进展更快,大龄儿童比低龄儿童效果好。

(二)来自其他方面的质疑

Rod Ellis也提出,年龄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有证据证明年长学习者的学习速度和效率更高。他指出,有些儿童开始学习外语的年龄很小但最终没取得成功,这也是关键期假说所不能解释的。

Bialystok,Hakuta, Eubank与Gregg 完全否认二语习得关键期的存在,他们认为,关键期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关键期结束后二语习得没有明显的断层,关键期内也不能排除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所以关键期假设并不成立。Bialystok提出,关键期内儿童学习外语有优势只因为他们学习外语的时间,环境好,动力强,是心理和社会因素造成的,而不能证明语言学习就存在一个敏感时期。

对于二语习得“关键期”是否真的存在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者拥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外语教学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过分迷信关键期理论潜藏着不少隐患,可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有背初衷。

三、二语习得盲目低龄化的危害

(一)英语学习过分低龄化不利于儿童母语的学习和母语文化的认同

英语与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在语法、句式上差距甚远。过分追求儿童英语学习的低龄化而忽视母语的学习,必定会影响儿童的母语基础。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在英语学习上具有优势,在孩子刚开始学习说话时就中英文一起教,甚至使用英语与孩子交流的比重大于中文。但瑞典语言学家Malmberg对于母语在儿童启蒙教育中的作用中提出,若儿童的早期教育是在非母语环境中进行的,那么孩子的母语掌握就没有坚实的基础,这对于儿童的语言能力培养和智力发展是不利的。

儿童的逻辑思维是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过分强调二语习得低龄化很有可能会造成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缺陷。很多外语专业学生的母语表达有明显的外语迁移倾向,成人都如此,儿童就更容易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上产生混乱。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对所学语言附带文化认同的过程,如果盲目强调外语学习低龄化,势必会影响儿童对于母语文化的认同。

中西方对于事物的思维角度,对于世界的看法及风俗习惯都不尽相同。例如中国人对于狗这一动物没什么好感,进而有“走狗”、“狗腿子”、“狗仗人势”等说法;而西方人则认为狗是人的朋友,因而有了“lucky dog(幸运儿)” “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说法。再如,中国重集体,认为个人主义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而在西方,个人主义则被认为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如果儿童在学习语言之始就过量的接触英语,认同西方文化,那么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就必然会打折扣。这一方面背离了我们英语教学的初衷,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儿童适应社会。

(二)非正规的学习环境不利于幼儿将来英语水平的发展

低龄儿童的英语学习一般是在家庭、幼儿园或少儿英语培训机构中进行的。有的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担任起了孩子的英语教师,而家长中只有极少数受过正规的高校英语专业学习;幼儿园的教师学历和英语水平都相对较低,其中充斥着大量不合格的老师;少儿英语培训机构更是以赚钱为目的,雇佣大量既没经验又没受过专业训练的在校学生担任辅导老师。

低龄儿童的英语学习需要优秀专业教师的指导,需要语言习得与使用的自然环境,这样才能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形成纯正的语音和扎实的基本功。而不正规的英语学习不仅不会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会对孩子将来的英语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这一点在英语语音的习得上特别明显。从理论上说,习得英语的年龄越小,将来这门语言的语音就会越纯正。但如果孩子从一开始学习的就是不正规甚至是错误的语音,会造成孩子的错误语音定型,就算上学后再接受正规的英语学习也很难改正,这样将来的英语学习就会愈加困难,反而不如那些原来没接触过英语的孩子。

四、结论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二语习得具有关键期,Lenneberg提出的也不过是个假说,不能当做定论来不加批判的执行。我国幼儿英语学习缺乏正规的环境与优秀的专业教师,非正规环境下低龄二语习得的弊大于利,如果不能在母语与外语之间找到平衡点,过分追求二语习得低龄化必然会影响儿童母语的学习和对于母语文化的认同。因此,外语学习不能一味过分追求低龄化,应视各个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家庭有条件可以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能接受最正规的英语教育,并且教师可以平衡好孩子英语和母语的学习,那让孩子早一点开始学习英语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就不要过分压低孩子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可以让孩子上学以后再开始正规成体系的学习英语,如果教法得当,同样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振前.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研究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3(2):158-172.

[2]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