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生合唱兴趣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小学音乐活动中合唱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从小学生兴趣培养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践探索,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总结提炼小学生合唱兴趣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合唱兴趣;想象欣赏;兴趣培养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是一种通过淹没个体而突出集体,发挥声音共性作用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群体艺术的结晶,是有机组合的和谐整体。合唱教学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较为普遍,在小学也不例外,合唱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合唱艺术魅力的领悟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下面将从小学生合唱的角度出发,通过选曲、设景、指导、辅助、欣赏几个环节来实施小学生音乐合唱兴趣的培养。
一、选择曲目,恰当处理
音乐合唱,选择曲目至关重要,一首恰当的曲目,可以在第一时间引起学生的共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演唱作品。
首先,合唱歌曲的选材应以思想好、感情深、精神健康为主要考量标准。其次,歌曲的难易程度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保证作品演唱的难度在小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尽量选择容易掌握、难度较小、适合小学生演唱的作品。再次,歌曲应风格鲜明、易于理解。选择曲调优美、动听,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情感易于学生理解的作品。学生只有感受到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达到合唱表演的预期效果。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演唱曲目。教师可以选出几个相对合适的曲目,然后让学生对各曲目进行比较,最后由学生确定演唱曲目。
总之,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相符的、适宜的合唱歌曲可以提高小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表现,进而保证合唱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使小学生处在形象生动的音乐氛围中并受情境的感染,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多种手段创设音乐情境,有利于小学生参与到合唱教学中来,并能够引导学生表达歌曲的情绪,做到“以情带声,以声抒情,声情并茂”。
比如,歌曲《游子吟》一课中,歌词清晰易懂,朗朗上口,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投入地体会慈母对孩子深深的情感,可加入与妈妈的爱相关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结合相应的画面效果作为烘托,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游子吟》的学习和排练做好情感铺垫。这就避免了只是枯燥的演唱而导致平淡无味的效果。
三、充分想象,加强指导
在合唱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形象生动,富于幽默的语言描述。教师要能够将正确的方法、感觉、要求……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比如需要学生发挥“想象”能力体现声音的独特效果。在引导学生找到口腔内打开、胸腔共鸣的感觉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动画片中寻找教育的元素,将口腔内打开、胸腔共鸣的感觉形容为“功夫熊猫登场,嘿哈嘿哈打拳”。在训练学生演唱找到声音提起来到头顶的感觉时,可以这样对学生说:“感觉你们是哈利波特,走到教堂倾听教徒诵经,那种悠扬的声音像是从心里发出慢慢上升,直到穿过头顶喷涌而出,送到上帝那里。”此外,不仅在歌曲演唱时需要学生“想象”,在学生平时的气息、发声等训练中“想象”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唱的同时根据歌词和音乐的意境在眼前“自主勾勒与歌词相符的意境”并进行交流,学生对同一句歌词的想象都是不同的,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尊重想象的多样性。
四、利用器乐,辅助教学
器乐可以很好地表现出不同声部之间的音准、音高,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器乐对音准、音高予以感性表达,从而使学生首先从宏观上对音准、音高加以掌握,然后通过细心的揣摩体会,达到对音准、音高的准确把握。
如在对《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教学时,分析歌曲为二声部,且主歌部分旋律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学会,而副歌部分的旋律为二声部合唱,学生在演唱时比较困难,这时,运用乐器来辅助教学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可以先让学生分声部进行旋律的演唱,熟悉旋律后,再让学生演唱一声部,教师用口琴、竖笛等幼儿熟悉的乐器演奏二声部。待学生熟悉一声部后,与乐器演奏的二声部进行互换,即学生演唱二声部,乐器演奏一声部,在合唱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聆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二声部之间演奏和齐唱的不同效果,进而达到合唱的效果。此外,由于学校“器乐进课堂”活动,学生对口琴、竖笛等普通乐器有一定的感知,教师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请学生用器乐为歌曲伴奏来辅助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较快地掌握了二声部的演唱,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实现了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相契合的发展目标。
五、重视欣赏,激发向往
学生认识合唱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来完成。合唱欣赏教学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懂得欣赏、学会欣赏才能深入体会歌曲本身的内涵,激发学生对歌曲中美好事物、情感的向往之情。因此,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合唱听觉能力、鉴赏能力,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把生动、精彩、形象、逼真的高清晰图像资料和高保真的音响引入教学,使学生一进入课室就有一种亲临音乐厅现场欣赏的感受。这种音乐的享受,正是促使学生产生合唱表演兴趣的内在动力。
总之,在基础教育中,在音乐艺术领域内,合唱是一种集体参与的歌唱形式。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仅可以引导其感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还可以发展良好的艺术情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理解。而所有的感知与体验都以浓厚的兴趣为前提,因此只有重视学生合唱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有效地完成合唱教学的基本任务,才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达到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大维.合唱训练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2]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崔莉.唱出心中最美的歌:浅谈小学生合唱兴趣的培养[J].文化艺术,2011(06).
[4]郑顺女.浅谈合唱指挥如何发挥主导作用[J].音乐生活,2008(01).
[5]周雪玉.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7).
[6]谢婷.天籁之音润童心: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