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甲强龙组(治疗组)和普通组(对照组),各20例。甲强龙组采用静脉给药,逐步减量;普通组给予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强龙组患者头痛、抽搐、呕吐症状恢复较快,尤其精神障碍症状恢复明显,与普通组相比差异明显(P

【关键词】 甲泼尼龙;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或留后遗症。我院在抗病毒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治疗病毒性脑炎患者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8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40例,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甲强龙组(治疗组)和普通组(对照组)。甲强龙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1±3)岁。普通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61.5±3)岁。临床表现:头痛、颈强31例,呕吐20例,轻微意识障碍和行为人格改变32例,共济失调、多动10例,癫痫发作13例,脑膜刺激征27例,病理征阳性20例。脑脊液检查异常34例,细胞数增高20例,蛋白增高11例。脑电图检查40例,表现为弥漫性高波幅慢波18例;尖波和棘波3例,广泛持续性1~3 Hz中或高波幅多形性δ波活动。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病毒,降颅压,止惊,退热,应用转移因子,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甲强龙组(治疗组)应用生理盐水10ml加甲强龙80mg静脉注射,每12h1次,连用3d。3d后甲强龙减量为80mg,静脉注射,每天1次,逐步减量至停药。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积极预防并发症。

2 结 果

甲强龙组在精神行为障碍、抽搐、发热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疗效比较(x±s)

3 讨 论

病毒性脑炎是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危害,早期及时控制疾病的进展是预防和治疗严重后遗症发生的关键[2]。通常是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由外界侵入或体内原潜伏病毒被激活所致。常见的致病病毒为单疱疱疹病毒、肠病毒等。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电图主要表现为α波减少,频率减慢,有时可出现阵发性或连续性发作波,散在θ波,最后成4~7Hzθ波的基本节率。病情发作较重时表现为弥漫性或广泛高波幅θ波和δ波,部分患者可出现阵发性δ高波幅节率,也可在脑部病变最严重的部位出现间歇性平坦波或暴发性抑制电活动。脑电图异常改变越明显,临床表现越重。且脑电图表现随着病情缓解而逐渐恢复正常,脑电图改善明显迟于临床表现改善进程[3]。急性期表现为脑水肿,神经元坏死,脑组织坏死,胶质细胞增生,神经节细胞变性,甚至细胞核破坏及溶解。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发热、嗜睡、抽搐、昏迷症状,严重损害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常遗留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退热、止惊、降颅压、抗病毒治疗。而甲强龙组对于患者临床表现改善较明显,缩短了病程。甲强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强烈的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通过免疫介导机制改变免疫功能,阻碍免疫活性细胞和血清有害因子对神经的损害。应用甲强龙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机制可能为:①甲强龙能清除损伤的脑细胞的氧自由基,减轻过氧化物对大脑的损害,并可减轻脑细胞脱髓鞘程度,改善神经传导功能;②可减轻脑细胞的炎症反应,缓解脑水肿,改善脑循环,增加局部血流。

精神障碍是病毒性脑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国内报道出现率为81%[4],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精神症状多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出现幻听、幻视、幻嗅,夸大幻想、被害妄想,有部分患者出现计算力、理解力和记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甲强龙组患者症状在次日减轻,有部分患者次日症状消失,与对照组比较症状改善明显。

甲强龙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仅有2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给予降压治疗后正常。应用前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做好医患沟通,签订协议书。在治疗中应用类固醇激素可能出现很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肺部感染、血压升高、电解质紊乱、股骨头坏死,严重时出现心律失常及猝死。应用前做好风险评估,必要时应用相应的拮抗药物对症治疗,治疗要及时,确诊后及时应用,应用过程中严密观察,防止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罗强,田培超,岳珍珍,等.更昔洛韦钠与普通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31-32.

[3] 陈杰.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46-47.

[4] 沈渔.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