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园本美术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园本美术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以人为本,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发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优势,培养幼儿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幼教工作者的愿望。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育活动被认为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最具有成效的活动之一,因为它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鲜明的直观性,生动的形象性和较强的操作性,它能满足幼儿的天性,有利于幼儿想象思维、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实践新的课程改革,改进美术教育,在美术活动中落实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尽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创新,笔者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进行了尝试。

一、引发创新的动机

科学家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创新的重要准备时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关键。以往美术教育是以向幼儿传授粗浅的美术技能为主线进行的,虽然教育内容题材广泛,贴近幼儿生活,但大都停留在平时所积累的零碎经验的层面上。拓展幼儿视野,带孩子走向大自然,让孩子在观察、体验中进行绘画,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创造动机。

案例一:小班绘画小草活动时,我虽讲解示范了小草的画法,但孩子们还是画得长的长、稀疏的稀疏。课后,我带孩子来到草地上,让孩子和小草做朋友,请他们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并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看到、摸到、闻到的小草是什么样的。“小草的叶好尖,刺痛我的手了。”“小草长得短”、“小草长得很密……”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这种多通道的感知让幼儿对小草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在区域活动时,美术区特别受欢迎,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感知到的小草画出来。画面上的小草显得密了、短了,有的指着歪着小草说,说是风把小草刮歪了,还有的画上了小花、树叶,甚至小虫子,说它们在一块做游戏……画面内容丰富多了。

反思:幼儿的创新意识还处于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要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幼儿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表现出来。而我们则要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要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创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去教,若任凭幼儿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会导致美术教育仅有过程而没有结果,不利于幼儿成功感的产生和美术表现力的发展。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才能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

二、积淀创新的沃土

创造教育要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引导幼儿自主、自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幼儿发展个性的土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意识,将活动变成师生互动的阵地,形成一种宽松自由愉快的气氛,让幼儿能够自由思索、想象、选择和做出决定,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同时,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要用心感受童心世界,解读童贞、童趣,与幼儿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让幼儿在充满生机与活动的氛围中展现自我的个性,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案例二:小班绘画活动“好吃的饼干”,我提供了圆的、方的、三角形的等各种各样的饼干,让幼儿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先说说它长什么样,然后进行品尝。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了解饼干的特征,为后面的“画饼干”活动作好铺垫。最后让幼儿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饼干,在这种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每个人都有对这块饼干的理解。幼儿绘画 饼干的兴趣和自信心也被激发出来了,在课后的作品展示中,没有出现完全一样的饼干作品。

反思:在以上师生互动的情境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培养。而且,我在教学中没有停留在示范、范例讲解上,而是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学习、领悟,并创造宽松的氛围让其大胆想象,主动选择,从而表现出其独创性、特异性。

三、激发创新的灵感

“问题”是激发思想火花的导火线,是创新的源泉与起点。在美术活动中设计开放性的提问,提出相关的疑问,能积极鼓励幼儿“标新立异”,用自己独特的见解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激活创造的源泉。

案例三:在美工“金鱼”活动中,我没有示范操作,而是给幼儿提供金鱼的各个组成部分,让幼儿对各个部分进行观察想象。之后提出用这几个部分拼金鱼,让他们进行尝试性的操作。我提出了疑问:“你觉得哪个部分是金鱼的头(身体、尾巴)?”幼儿和好朋友进行讨论,有的还不停地比划,各抒己见,讨论非常热烈。之后,把自己的想法用拼贴的形式表现出来,向大家展示了各种姿态的金鱼,有的幼儿还编出了关于这条金鱼的小故事。

反思:在以上活动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问题”这把钥匙的作用,精心设计出富于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兴趣盎然地沿着正确的路径去思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寻求所有可能的答案。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可以引起思考、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大多数幼儿有所认识而又不完善的问题,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应尽可能让幼儿投入讨论中,鼓励幼儿在争论中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问题,创造自己的结论。

四、激发创新的动力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孩子完成了一个作品时,总喜欢拿给老师看,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赏识和表扬。这实质上是幼儿的成就感的闪现,在成就感的驱使下,幼儿便会产生希望得到赏识和表扬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幼儿的情绪愉悦走进最佳的思维状态,潜能被唤起,灵感也就在这时产生了。因而利用幼儿成就感强的特点,教师通过赏识和表扬可激发幼儿创造的动机。所以,教师千万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像不像”、“干净整齐"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幼儿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的自由意识。

案例四:在一次绘画“多彩的”的活动中,我发现钱俊尧的画得最棒,色彩丰富,姿态各异,然而却在画面上部涂上了一团团的黑色。虽然看了心里不大满意,可我还是耐着性子问:“为什么要在这里涂上黑色?”他得意地告诉我,“天黑了啊!”他的回答让我出乎意料,庆幸自己没有贸然地去批评他,否则的话就伤害到他的想象力了。

反思:在幼儿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时,不妨冷静下来听听他们的意见,让幼儿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表现,让他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从而形成积极的创新热情,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但有时幼儿的想法也会超越现实,甚至很荒诞,教师也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横加指责,而应敏锐地捕捉其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并加以有效的引

导,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五、体验创新的乐趣

成果展评是幼儿提高认识的过程,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过程,当然更是他们体验创新乐趣的过程。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明确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教师应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采用幼儿自评、小组互评、全体讲评、分层主评等形式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对完成质量好的作品给予表扬,并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对有进步的幼儿作品给予肯定,对其不足用商量的口吻、建议的方式提出改进意见;尤其是对那些有新意的作品,教师更应给予大力的鼓励和表彰,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逐渐树立创新的信心,并能主动地进行创造,从而更有效的培养创新能力。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创造力……”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活动更应发挥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作为教师在美术活动内容的设计上,活动方法的实施上,活动结果的评价上,都应该围绕服务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松陵第三中心小学幼儿园)

责编 /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