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大学文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大学文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时代的改革与进步,高校教学也在经历着一系列改革,教师通过一定的规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促进学生,培养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网络资源优势,使信息平台技术得到有效发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体角色得到体现,在师生互动中,使大学文学课程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文学课程;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师积极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到主动去学,教师通过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方便理解、易于接受的基础上知道如何去学、怎样去掌握,领会到何种程度,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的独白方式,学生在被动中缺乏积极性,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及能为自己带来的荣誉和光环,因而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文学产生的历史久远,不能迅速融入现代文化市场,在实际教学中文学的教学有效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所以,培养新―代的大学生,必须对文学的教学引起高度重视。

一、培养学生主动性

在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课堂上讲述的内容是有限的,对知识的需求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人文学这座宝库,适当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变被动为主动,在实现教学效果的前提下,使学生的学习成长目标最终得以实现。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生活特点,不同的角度又蕴涵着不同的文化,文字的背后能挖掘出很多值得思考的元素,这些都能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得到活跃,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生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植入自己的感受、理解。比如,教师在讲授《诗经》中的《蒹葭》时,可以将讲述的内容做成课件PPT,配上悠扬舒缓的音乐和唯美的画面,让学生体验文字带来的美感,在赏析结束后,叫学生抒发一下自己对文章的感受或者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的要领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互联网络下形成师生互动

现代网络信息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给现代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从教材课本中学习到有限的知识,现在的网络平台中,信息量巨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搜素引擎搜索查询到很多信息,以前,只有文人或名人才能发表自己的文字作品,而网络的便利,人们可以通过微薄、微信、论坛、腾讯等媒介,通过文字方式来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某一事件的见解或心理感受,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建一个师生共享的信息平台,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形成良好互动,在教师积极健康的引导下,每个人都得到尊重,学生在平台上有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教师或能给与解答的同学要积极给与回复,教师也可以利用此平台提前给学生抛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将要讲述的内容,课堂结束后也可以布置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或心得,或是在某一时段留个课题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

文学的教学在网络信息平台的支持下,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传播途径,师生间的互动及学生间的互动,使彼此间的感情拉近,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获得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积极愉快的融入课堂,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积极性思维得到活跃,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掌握了知识,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三、延伸教学

文学课堂的教学除了在广度上要延伸外,还要在深度上有所侧重,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广度延伸是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是文学课的讲述不拘泥于课堂上,课外也可以适当的进行拓展训练,使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在允许的条件下带领学生走入敬老院、青少年自闭症学校、慈善机构针对不同的人群,实地接触作次演讲,或回来后写写自己的感受,这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所得。另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不同内容和学习方法中进行交叉、渗透学习。以获得最高学习效率。

文学课堂的深度延伸教学,是教师在讲述了文字表面的涵义后,还要从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做一比较研究,分析相同时代背景下不同文章所要表达或揭示的不同内容,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人的观念,从现在的角度分析或结合自己的经历,甚至可以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质疑,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横向对比,对不同文章、不同时代创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结束语

在大学课堂的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激发学生思维和灵感的同时,有效拓展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主动快乐接受知识的同时实现、课堂、教材之外的超越,从而实现自己质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实现质的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