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内容和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自从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异化理论一时成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异化理论作为马克思青年时期与成熟时期理论的过度环节,对我们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最基本内容出发,对这个哲学难题发表一些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理论;过度;重要意义
自从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被披露以来,异化理论一时成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大概是由于在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定位问题上,研究者们存在很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大致表现为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以朗兹胡特、迈尔和亨・德曼为代表,提出了“顶峰论”,认为马克思以“异化劳动”批判为线索而提出的“人道主义”是他的成就的最高峰。[1]二是以阿尔都塞为代表提出的“最远论”,认为《手稿》及其观点是“离马克思最远的马克思”。[2]这种观点否认了异化劳动理论对唯物史观确立的作用。这种认识上的巨大裂痕表明了马克思哲学本身建构的复杂性,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研究者对马克思哲学理解的更一步深入,完全打破了过去对马克思哲学教条化、简单化的处理方法。下面我们就从《手稿》中异化理论的最基本内容出发,一窥这个哲学难题的奥妙所在。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般认为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第一个把异化概念引入理论研究,他在《利维坦》中以权利转化意义上使用异化概念。这一概念正式进入哲学领域是在德国古典哲学实现的。费希特在自己的“自我哲学”中提出了:自我是非我的异化。黑格尔继承并改造了费希特的异化理论,他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异化概念,他把异化看做是绝对精神自我实现的一种手段,因此在他那里异化具有合理性,是世界发展的一个环节。费尔巴哈运用异化概念来考查人的本质,他是第一个在批判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的,异化概念主要服务于他的人道唯物主义。费尔巴哈肯定对象化而反对异化,这种逻辑在总体上影响了马克思的异化观。
马克思沿着费尔巴哈的思路,在批判的意义上创立他的“异化劳动”理论,这里批判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方式。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3]可见他把“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看作是人的类本质,也就是说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但是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劳动异化了。这种异化具体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产品是劳动着创造出来的,本应属于劳动者,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产品不仅不属于工人却成了与工人相对立的东西,工人生产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越受他的产品的统治。第二,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本应该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应该在劳动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异化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否定自己,不是自愿的活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第三,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异化劳动使人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这样一来,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第四,人与人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必然会导致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与他人的关系,才能成为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因为他已经同自身相对立,所以必然要同他人相对立,所以工人与资本家相对立。
二、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价值
从马克思前期著作和后期著作的联系性来看,异化理论应该属于理论上的过渡,其与唯物史观必然有着深刻联系的,并且异化理论对唯物史观的确立有着重大的作用。这种作用要从近代哲学主题与范式的变革上来理解,表现为真理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哲学建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马克思关于社会规律的学说是以“人的解放”为主题的,而“人的解放”蕴含了马克思寄予人类社会的价值信念。毋庸置疑,马克思对社会事实的认定和阐述是以价值事实为前期的,而价值事实是蕴含于社会规律之中并作为社会现实认知的理论前提来揭示的。“人的解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宗旨,其科学性在于以实践论为基石的唯物史观,是一种从物质生产的合理化和繁荣化来寻找人类解放的道路的。而更重要的是其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价值性(目的性)的把握,是综合了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价值性于一体的社会理论。
因此,对马克思社会规律理论的理解上,不能撇开价值性而大谈客观性(比如苏联教科书里对马克思理论的僵化阐述),当然也不能无视其客观性而仅仅推崇其价值性(比如某些割裂马克思前后期思想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因为社会终究是人的活动的创造物,离开人的能动性,离开人的价值选择和创造,一切社会理论都是不可理解的,这正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所在。所以社会生活过程的规律必然地是“价值规律”的,即社会规律是以价值为内在规定的客观规律。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实践是蕴含着价值导向的客观历史过程。以“生产”来作为人的本质的这个历史起点,必然包含着对社会“价值性”范畴的确认。不言而喻,“实践在本质上是生产的,而且是一种不断扩大的再生产,它不仅表现为对客体的加工,即对环境的改造,而且,也是更为重要的,体现为通过消费、享用实践的成果,从而再生产出具有新的素质、需要与能力的主体,即人对自身的改造。”[4]
因此异化理论对唯物史观的确立有重要的先导作用,正确把握其内涵能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实践辩证法是一个包含了“价值”向度的社会范畴,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理解不能忽视这个重要维度。
参考文献: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285,374.
[2](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马克思.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
[4]刘奔.当代思潮反思录[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185.
作者简介:
李力,1981年生,男,助教,陕西临潼人,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