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护理管理干预在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护理管理干预在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对老年静脉输液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干预,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及安全性。方法:抽样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0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方法,试验组采取PDCA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干预,从心理护理、护士技能、风险培训、输液流程、融入优质护理服务、改进输液材料等方面干预管理,并在医院内组织专门护士对这300例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跟踪管理,观察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前后的状况,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管理,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03,P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老年静脉输液: 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5-0076-02

doi:10.14033/ki.cfmr.2016.25.039

笔者所在科室是中医科,中医科收治的患者基本以老年为主,六十岁以上的患者占绝大多数,老年患者由于多层次、心理多样化及老年人自身条件的特殊性等,出现患者对静脉输液不满意的情况,有部分人指定要求老护士或护士长亲自输液,有些人不配合输液造成护士工作量增加,而且静脉炎的发生也较多,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有增加趋势,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所在科从2014年进行了护理管理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样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0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男女不限,年龄60~95岁,对照组平均71.6岁,观察组平均75.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方法进行,试验组进行护理管理干预。每人静脉输液均有1瓶或1瓶以上,输液天数均在5 d以上,护理管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制定流畅输液流程 制定流程后,进行全员培训并严格落实,包括静脉输液车固定使用、车内物品配置定量及每天有效补充,方便护士取用及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1.2.2 建立输液安全体制 每个患者均使用手腕带作为身份识别重要标志,手腕带统一佩带在患者左手腕上,手腕带上注有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方便护士落实查对。操作中严格落实“三查七对”制度,静脉给药时必须执行两种以上身份识别查对方式,其中反问式查对必须落实,有效保障用药安全,保证治疗效果[1]。

1.2.3 加强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技能培训 科内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和两名年资较高的护师组成,主要负责培训。在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中,工作3年以内护士占63.16%,所以N0、N1级护士为主要加强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主要有技能培训、药理知识、护士心理素质培训等。日常进行静脉输液标准操作培训,组织学习老年人血管解剖特点,培训静脉穿刺技巧,每个月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操作熟练程度。实施护士在岗新老搭配,在技术指导上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要求护理人员平时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心理素质,心理素质高的护士其操作稳定性亦较高,同时鼓励低年资护士要勇于挑战穿刺难度大的患者,对有进步的护士及时给予表扬,提高护士的自信心[2]。

1.2.4 心理护理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子女们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老父母,护士要及时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用温和的语言和患者进行沟通,从各方面多关心老人,多和老人进行聊天,工作间隙多和老人聊一些老人感兴趣的话题,拉近护患距离。从临床观察有些比较爱找茬的老人主要是内心太孤单,有时想找护士发泄一下,所以首先要尊重、理解老人,争取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了解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可以提高老年输液患者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1.2.5 加大优质护理服务力度 根据临床需要适当增加护理人员,非危重患者不留陪护或家属只陪不护,让子女可以安心上班,解除部分老人的思想顾虑,护理人员从生活饮食起居进行关心,尽量在生活上进行协助。输液期间加强巡视,对有需要的老年患者及时提供帮助。输液期间及时更换液体,基本消除了护士原来等红灯召唤的习惯,使患者在输液治疗时有安全感。在上午输液高峰及中午输液结束高峰期增加在岗护理人员数量,治疗以患者为中心,输液期间有专人负责巡视。患者住院期间全程由责任护士负责各种治疗,有利于护士掌握患者的血管特点,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有效提高工作质量。

1.2.6 留置针管理 对留置针操作进行全员规范培训,落实“三严管理”,严格把握静脉留置针使用适应证,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按照留置针说明进行有效留置,一般是3~4 d[3]。把留置针护理列入交接班内容,每班进行查看,班班交接。

1.2.7 输液材料改进 传统的输液方法使用的头皮针是7号,留置针用18G或20G。试验组根据老年人的血管特点结合笔者所在科用药特点,选择对血管损害最小的小针头,针头细、斜面小,对血管的损伤面小,有利于保护血管。留置针选择24G,一次性输液患者选择5.5号静脉输液针。

1.3 观察指标

在医院内组织专门的护士对这300例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跟踪管理,观察两组在接受不同护理前后的状况,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护理后的满意程度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其中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意外伤害等。对出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请患者对住院期间护士静脉输液操作评价,包括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标准,满意度=(很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NOSA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03,P

2.2 两组输液相关不良事件率比较

观察组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操作满意度比较

以出院患者为准,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4,P

3 讨论

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制定流畅的输液流程及加大护理人员培训,提高穿刺一针见血率,大大缩短了静脉输液时间,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反复穿刺无形中增加了护士工作的效率,护士可以用省下的时间进行宣教及巡视输液,同时大大减少了患者穿刺的痛苦,获得患者的好评。经过培训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患者也乐于找年轻护士扎针,改变了原来科内静脉输液局促的局面,护士长也可以从中得到解放,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管理上,护理人员从工作中体会到了成就感。

由表2可以看出输液相关不良事件较对照组有了明显下降,提高了患者静脉给药安全性。建立安全输液体制并严格执行,接错液体的发生率为0,有效保障了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这是进行护理管理干预以后取得的最有意义成果。经过临床观察,对留置针使用执行三严管理及输液材料的改进,静脉炎的发生率也有明显下降,笔者一般是采用5.5号静脉输液针,除了输液量在1500 ml以上液体或病情危重患者才使用浅表静脉留置针,用5.5号静脉输液针进行穿刺对血管损伤小,血管疼痛轻微,静脉炎发生率低,对老年人来说可以达到安全输液(最大滴速只能达到40~60滴/min),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由表3可以看出通过护理管理干预,患者总体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大大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对护理、治疗效果的提高非常有利[4]。笔者在这方面的改进主要是加强心理护理及优质护理服务力度,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使老人缓解疾病造成的心理压力,护士在为患者输液时进行良好沟通,可以使患者更好配合输液,而且主动遵守输液时的护患盟约。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主动服务意识,主动巡视患者,患者的输液安全感有了明显提高,患者不再担心输液完了护士不在身边未能及时拔针或更换液体,输液肿胀未及时发现的现象也大大下降,输液相关不良事件有所下降,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家属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5-6]。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病理的原因及来自家庭的因素,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静脉输液中存在着较其他人群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和更多的问题,而静脉输液是老年患者治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是临床护理的主要工作,如何提高老年静脉输液患者的质量及安全性是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重要管理环节,通过制定输液流程、制定输液安全体制、选用适宜的输液材料、实施有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等,可以明显提高老年患者输液质量及安全,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白桂春,罗珊.舒适护理与心理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9):87-88.

[2]许春梅,陈雄,陈长城.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3):256-258.

[3]高翔,陈玲,邓蓉蓉,等.过度静脉输液的现状、危害及管控措施[J].药学进展,2016,58(2):141-144.

[4],石婧,张玲.护士静脉输液风险意识现状及相关因素[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2):129-131.

[5]李桂宝,文勇,许素M,等.患者参与身份识别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4,22(2):181-182.

[6]王婷婷,陶开丽,张海英.静脉输液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J].科技信息,2014,31(12):278.

(收稿日期:2016-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