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与奥运一起飞翔――2008奥运海报撷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与奥运一起飞翔――2008奥运海报撷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起海报,大多数人脑海中涌现的多是影视剧或者明星的大幅宣传照,这种在街头巷尾极度吸引眼球的招贴图画或文字,在媒体尚未昌盛的时代,可是效果极佳的传播手段,如二战期间的玛丽莲・梦露的海报在美国大兵中广泛流传,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而海报与奥运会的火热联姻则是在印刷技术飞速发展、设计思路日新月异的基础上,是艺术与体育的一种完美结合。

了解奥运 从海报开始

如果说体育比赛的过程是动感的艺术,那么,海报无疑是凝固的艺术。运动员的动作、表情、支持者的情绪、城市的风格,等等,都成为创意的灵感来源,或真实、或抽象、或逼真、或幽默,表现手法不一而足,形式超越主题,引来更多欣赏者的关注。

首先,人们被形式所吸引,被创意所打动;然后,人们记住了情节,还有饱蘸了城市情感的风格;最后,人们于无意间记住时间,记住这个时代。回头再看,可以发现印刷术、艺术潮流、运动方式乃至运动时尚变迁的轨迹。奥运海报,无意间成了如此多领域的历史记载者。无疑,这不仅仅是不同年代体育艺术创意的结晶,更是奥运精神最艺术化的载体。想了解奥运吗?可以从这里开始:

“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

“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奥林匹克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

――摘自《奥林匹克》

从一幅幅奥运海报里,你是否看到了这些呢?

从街头巷尾走向主流展台

海报作为设计艺术的一种,曾几何时被视为下里巴人,登不上大雅之堂。然而为了配合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在北京奥委会文化活动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美术馆举办的“2008北京奥运”海报展览得到了国内外著名设计师的重视和响应,共有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法国、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25位设计师的125件作品参展,这些作品以不同的形式语言表现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反映了当代艺术设计的潮流,也体现了国际设计界对北京奥运的热切向往和倾心支持。

“设计艺术是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科学技术像每天的朝阳一样日新月异,不仅体现出人类探寻未知世界的智慧,而且带给我们生活上的新的享受。同样,与科学技术并驾齐驱的设计也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上起着重要作用,在穿越空间阻隔的交流中,使不同文化的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和直接,使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们都有可能同时享有因设计而带来的新的生活。世界如此,中国也一样。”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如是说。

设计有着浓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因为始终贯穿着不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设计艺术往往与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密切相关。范迪安指出:“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设计总是在第一时间接受着各种最新的艺术思潮的洗礼。因此,一个成功的设计,在于它能够与时代合拍,能够担当时代新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代言人,映照出时代嬗变的轨迹。设计作为一种生产力,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越来越显现出智慧和审美的力量,这种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也标志着创意产业的一个新的时代特征。方兴未艾的设计就深深影响着中国当代经济的发展,并在经济建设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

多元化文化格局下的海报设计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格局发展的态势下,中西文化的互动和双赢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而海报设计既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深入领悟传统中的“中国特性”,又要汲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如何在海报设计中将民族性与时代性创造性相结合,是体现其本土文化设计的关键之一。我们欣喜地看到,2008北京奥运海报,将中国文化传统中视觉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保持文化的认同,抓住了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所蕴含的精神方式与审美内涵,并自然地将其转化到海报设计之中,亦即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视觉语言。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海报作为信息与观念交流的载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成功的海报设计应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共通性意念,通过图形文化方式表现出来,以求人们免去因文化、地域、语言、种族等,使人类交流产生阻碍的因素,通过视觉图形而达到心灵之间的直接沟通。

真正理想的“现代海报设计”,应该更多是一种融古通今,关怀人性的思考方式,是多种文化并存,是人与自然协调的“现代化”的体现,是庄子所畅想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境界。当然,对传统的珍视,并不是一味的沉溺于审美的情感体验,中国海报设计是在理性秩序下借西学之风,熔铸古代传统,培育拥护中国的文化生命的强大力量,而不是盲目裁切我们古代图形中的优秀片段,凭空移植外来文化。“民族的才是国际的”,把海报设计穿上民族的盛装,让它在世界各种文化的击撞中接受挑战,汲取营养。2008北京奥运海报即是奥运会以文化的形式逐渐渗透并转换的一种表现形式。

寻找中国元素与体育精神

德国设计大师皮尔・门德尔认为:“海报不仅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理解,而且更是一种美的语言,它映射出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与社会文化。”奥运海报,则更应体现每一届主办国的传统与文化,2008奥运会在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奥运海报的设计应借此契机向全世界呈现中国最具代表性、最独特、最灿烂的文化内容,进而充分利用国际化的视觉语言与全世界沟通,让世界了解中国。

在设计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的失语现象非常突出。而北京奥运会作为在中国举办的体育盛事,其海报设计必须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此次展览的海报作品中,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国际化”风格非常明朗。如在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先生的作品中,每个元素融合起来组成一个圆,同时圆里面的每个元素又可以分割开来,自成一体,极具特色;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设计的碑拓海报则堪称为奥运海报设计史上的分水岭,不同于一直以来以直线为主曲线为辅的的海报设计,王敏设计的奥运海报独辟蹊径,以曲线为主,碑拓中一个个由曲线构成的小人代表每个运动项目,生动形象。

据了解,所有参展作品都已成为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第一批设计作品,因为能够体现一个设计师能力的作品有两类:一是“标志”的设计,能反映设计师的整体把握能力;另一个就是“海报”的设计,可体现设计师的艺术水平。此次展览的作品无疑反映了当代国际设计艺术的潮流和方向,曾几何时,由于电脑的普及和便利,设计师们开始大量使用电脑技术,设计作品中电脑技术的痕迹越来越明显,而在艺术设计开始返璞归真的今天,设计师开始重新审视过去,重视手工,对于机械工具、电脑技术带来的表现手法单调划一的理性倾向,设计师们开始向传统靠拢,用传统民族艺术手法对现代手段进行协调补充。此次参展作品,在海报制作上结合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如使用中国传统的红色、”五子夺魁“等极具中国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把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到现代海报设计中,无疑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国际设计艺术的潮流和方向

(责编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