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强脉冲光联合咪唑斯汀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强脉冲光联合咪唑斯汀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强脉冲联合咪唑斯汀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应用强脉冲光照射,每3周1次,3次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咪唑斯汀片10mg,1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咪唑斯汀片10mg,1次/d。两组均于治疗9周后观察主、客观症状变化,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2%、43.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9.63,P

[关键词]强脉冲光;咪唑斯汀;激素依赖性皮炎

[中图分类号]R75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5)17-003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fety of intense pulsed light and mizolastine in treatment of facial corticosteroid dependent dermatitis.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IPL was applied on face with an interval of 3 weeks,3 sessions of treatment served as a course,while mizolastine taken orally 10mg,1 time daily.In the control group mizolastine taken orally 10mg only.Therapeutic response were evaluated by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ymptoms after nine weeks.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io of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were 85.2%and 43.5%respectively, treatment group has significant effect compare with control group(χ2=9.63,P

Key words:intense pulsed light;mizolastine;corticosteroid dependent dermatitis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一种因为长期不当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制剂导致皮损部位对激素制剂产生依赖而引发的继发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反复发作的灼热、瘙痒、紧绷、皮肤潮红、毳毛增多等特征。由于病情的反复发作及迁延不愈,往往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皮损发生于面部,除患者的主观不适外,皮肤潮红、毳毛增多等客观体征又会影响患者的外观。2012年7月-2014年11月,笔者科室采用强脉冲光(IPL)联合咪唑斯汀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2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共有50例笔者科室门诊就诊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其中男9例,女41例,年龄17~55岁,平均为(28.2±8.6)岁,病程3~72个月,平均为(7.1±6.5)个月。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面部瘙痒、红斑、丘疹、脓疱、紧绷感等不适,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干燥脱屑、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客观体征。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症状评定

参照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专业组制定的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中的标准选择[1]。排除标准:①已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剂者;②光敏性皮肤者;③患有脂溢性皮炎、痤疮等影响疗效观察者;④近期接受阳光暴晒或即将接受阳光暴晒者;⑤存在有不切现实期望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强脉冲光(美国科医人公司 LumenisTM)治疗仪治疗,波长560nm,治疗模式为两脉冲,脉宽1为3.6ms,脉宽2为5.8ms,脉冲延迟时间为20ms。治疗参数一般从20J/cm2左右的低能量开始,治疗中患者一般有轻微刺痛感,以治疗区域有轻微发红为宜。治疗间隔时间为3周,3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患者每天口服咪唑斯汀片10mg,1次/d;对照组:单纯予口服咪唑斯汀片10mg,1次/d。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结合负离子喷雾器冷喷,1次/d,每次20~30min。治疗后,治疗组指导患者选用不含酒精成分的保湿润肤护肤品来缓解皮肤的干燥,并注意防晒。两组均于第9周评定疗效,6个月后随访。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以下标准进行症状评分[2],主观症状、客观体征分别按无、轻、中、重计为0~3分,其中主观症状分为灼热、瘙痒、疼痛、干燥感、紧绷感等五项;客观体征分为毛细血管扩张、痤疮样皮炎、色素沉着、皮肤老化、毳毛等五项。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60%~89%;进步:疗效指数20%~59%;无效:疗效指数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9周统计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5.2%,对照组为43.5%。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χ2=9.63,P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3例患者在初次IPL治疗后,面部出现明显红肿,予口服强的松、抗组胺药物等相关对症处理后3~4d红肿消退。该3例患者在再次治疗中能量参数减少了2~3J/cm2,未再发生严重不适反应。

2.3 随访

半年后随访,治疗组21例,2例出现症状反复;对照组20例,1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反复。

3 讨论

由于各种中、强效激素的外用制剂及复合制剂的不断增多,一些非皮肤科医师处方的不规范,以及患者自身的不当使用等各种因素,导致近年来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其临床治疗方法众多,但主要以改善患者的主观不适感为主,在如何进一步降低皮炎反跳和彻底治愈面部潮红、皮肤老化、毳毛增粗变长等客观体征方面有待寻找更好的治疗手段。

IPL自运用于临床以来在改善皮肤质地,促进皮肤年轻化,消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等方面均获得良好的疗效[3-4]。它主要是利用“选择性光热解作用”选择性作用于血红蛋白、黑色素、胶原蛋白等靶细胞,从而达到清除扩张的毛细血管,降低色素沉着,刺激Ⅰ、Ⅲ型胶原蛋白增生, 胶原层增厚等疗效。

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临床已应用十余年的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其起效快且持续作用时间长。咪唑斯汀缓释片不仅有强效的抗组胺活性,而且有抗其它炎性介质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咪唑斯汀可以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减少白三烯的合成及前炎症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并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移行等起到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5-7]。所以,咪唑斯汀的这种抗过敏、抗炎双重特性对于慢性过敏的活化和活化后炎症均具有治疗效果。笔者既往在临床单应用咪唑斯汀和冷喷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现患者的主观症状可以短期内明显缓解,但存在造成患者皮肤客观体征不易消退,而且患者复发的频率较高等不足。

由于IPL的治疗适应证高度符合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客观体征,笔者在本研究中选用IPL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结果显示以适当参数的IPL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后,不仅能明显缓解灼热、瘙痒、疼痛、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促进皮肤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生理状态;而且较单纯应用咪唑斯汀口服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外观,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治疗,毛细血管扩张、毳毛增多等客观体征明显消退,面部皮肤质地与色泽得到增强。同时,笔者还发现IPL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还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率。由于治疗组在应用IPL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时所选择的能量低于治疗单纯的毛细血管扩张,所以笔者考虑其治疗机理不是通常的“选择性光热解作用”,而主要是源于“光调作用”来调控细胞的活性,从而降低原来患部皮肤的敏感性,并进而恢复皮肤的正常生理状态。

综上,本研究表明应用IPL联合咪唑斯汀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较单纯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可同时对外用激素所导致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这为临床更加有效、全面地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和选择,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专业组.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38(8):549-550.

[2]董达科,王国江,胡阳,等.蓝科肤宁联合氯雷他定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9,25(1):568-570.

[3]Bahmer F,Drosner M,Hohenleutner U,et al. Recommendation for laser and intense pulsed light(IPL)therapy in dermatology.J Dtsch Dermatol Ges,2007,5(11):1036-1042.

[4]Schoenewolf NL,Barysch MJ,Dummer R.Intense pulsed light[J].Curr Probl Dermatol,2011,42:166-172.

[5]Scadding GK,Tasman AJ,Murrieta-Aguttes M,et al.Mizolastine is effective and well tolerated in long-term treatment of perennial allergic rhinoconjunctivitis.Riperex Study Group[J].J Int Med Res,1999,27(3):273-285.

[6]顾有守.第二代抗组胺药及其新成员咪唑斯汀[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6):408-409.

[7]王国江,顾军.咪唑斯汀治疗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三烯B4的影响[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4):201-202.

[收稿日期]2015-07-20 [修回日期]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