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乳腺癌肉瘤1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乳腺癌肉瘤1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介绍并讨论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结合免疫组化分析1例乳腺癌肉瘤。结果 肿瘤组织中浸润性导管癌和梭形细胞区域并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CerbB-2均为阴性, Ki-67阳性约70%;癌巢区:广谱CK、CK7、CK8/18均为阳性, Vimentin、S-100均为阴性。肉瘤区:Vimentin、S-100均为阳性, 广谱CK、CK7、CK8/18均为阴性。结论 乳腺癌肉瘤较罕见, 癌和肉瘤混合并存, 需与乳腺原发性癌肉瘤、恶性分叶状肿瘤、血管肉瘤、多形性腺瘤及促纤维增生性癌鉴别。

【关键词】 乳腺癌肉瘤;鉴别诊断

乳腺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由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组成的乳腺恶性肿瘤, 在WHO乳腺肿瘤分类中归类于上皮/间叶混合性化生性癌, 本文通过1例乳腺癌肉瘤分析其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 57岁, 因无诱因乳腺包块入院。查体:右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直径约3 cm肿物, 活动度差。超声提示:右乳腺实性包块, 考虑乳腺癌。

1. 2 方法 标本经4%甲醛液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法, 单克隆抗体及试剂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 结果

2. 1 病理检查

2. 1. 1 大体检查 带梭形皮肤及的乳腺切除标本约22 cm×19 cm×3.5 cm, 外上方见2.5 cm×2 cm×2 cm肿物, 灰白色, 质脆, 腋窝处见0.2~1.0 cm淋巴结15个。

2. 1. 2 镜下所见 肿瘤由浸润性导管癌和梭形细胞区域两种成分组成, 上皮成分癌细胞团片状排列, 部分癌细胞鳞状化生, 核分裂像易见。间叶成分梭形细胞弥漫分布, 可见瘤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 核分裂像易见, 局灶有软骨化生。

2. 2 免疫组化 ER、PR、CerbB-2均为阴性, Ki-67阳性约70%, 导管癌巢:广谱CK、CK7、CK8/18均为阳性, Vimentin、S-100均为阴性。肉瘤区:Vimentin、S-100均为阳性, 广谱CK、CK7、CK8/18均为阴性。

病理诊断:上皮/间叶混合性化生性癌(癌肉瘤), 腋窝淋巴结未见癌组织转移。

3 讨论

乳腺癌肉瘤是同一种肿瘤内既有癌细胞又有肉瘤细胞的恶性混合性肿瘤, 易通过淋巴道和血道转移,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其中的癌成分和肉瘤成分来源于多能干细胞, 癌的发生诱导并驱动肉瘤的发生[1]。本例乳腺癌肉瘤上皮成分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部分癌细胞鳞状化生, 间叶成分中肿瘤细胞呈梭形, 弥漫分布, 大小不等, 部分肿瘤组织有软骨化生, 肉瘤成分>50%。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上皮及间叶成分ER、PR、CerbB-2均为阴性, 为三阴癌, 提示此患者对临床广泛采用的内分泌治疗和抗CerbB-2基因靶向治疗抵抗性强。

由于此病罕见, 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表现, 且镜下可见多种恶性肿瘤的表现, 容易误诊, 广泛取材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本例乳腺癌肉瘤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乳腺原发性癌肉瘤:免疫组化上皮标记物阴性, 排除化生性癌的基础上才可诊断。②恶性分叶状肿瘤:有叶状结构, 上皮成分为良性, P63间叶细胞阴性。③血管肉瘤:CD31、 CD34和Ⅷ因子阳性, 血管内皮细胞形成不规则的互相吻合的血管腔, 内皮细胞呈梭形或立方形, 形态差异很大。④多形性腺瘤:本例癌肉瘤有软骨化生, 还需与具有软骨成分的多形性腺瘤鉴别, 多形性腺瘤上皮成分为良性, 围绕上皮的肌上皮完整。⑤促纤维增生性癌:癌组织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甚至有异型性, 但是间质增生局限, 无病理性核分裂像和肿瘤性坏死。

乳腺癌肉瘤的预后文献报道不一致, 有报道其预后与一般乳腺癌无差别, 也有研究认为预后较一般乳腺癌差, 可能与其肿瘤成分多样有关。乳腺癌肉瘤5年生存率为45%~68%, 目前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 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Gogas J, Kouskos E, Markopoulos C, et al. Carcinosarcoma of the breast: report of two cases. Eur J Gynaecol Oncol, 2003, 24(1):93-95.

[收稿日期: 201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