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品管圈模式对降低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率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品管圈模式对降低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率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对品管圈模式降低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计划拔针率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精神病患者,以品管圈模式实施时间2014年7月为界限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率。结果:对照组非计划拔针率为48%,观察组非计划拔针率为13%,观察组非计划拔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品管圈模式; 精神病患者; 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针率; 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3-0098-03

现阶段,医患关系较为紧张,静疗观念的要求呈多样化发展,静脉留置针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够降低血管损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与舒适度[1]。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特别是在精神病患者的应用中,普遍存在挣脱约束、洗手泡湿或者是自己拔掉的现象,导致非计划拔针的出现。品管圈(QCC)指的是同一工作单位中或者是工作性质类似的人员科学、合理的通过有效方法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医院质量,减少资金成本的投入[2-3]。笔者以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治疗的2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7月实施品管圈为标准进行分组,对品管圈模式降低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率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精神病患者,均满足精神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014年7月为界限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品管圈实施后)与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前)。对照组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16~82岁,平均(48.4±4.6)岁,病程6个月~36年,平均(9.3±1.7)年;观察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8~85岁,平均(49.5±3.5)岁,病程7个月~38年,平均(9.7±2.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00例患者的知情同意书均通过医院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由于精神病患者的躁动、兴奋及拒食、拒药等因素,导致住院过程中,精神病患者存在多种不适,亟需营养物质、药物及水分的补充,治疗所需时间较长,因此使用静脉留置针,以降低患者的痛苦,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非计划性拔针率较高,因而实施品管圈。笔者所在医院品管圈成立于2013年12月12日,由1名辅导员与6名成员组成,均为药物依赖科成员,会议地点为护士站,活动时间是2013年

12月-2014年7月,每2周开1次会议,会议时间为1 h,总结上2周的工作经验并汇总,找出不足,再次应用品管圈知识,改进护理工作,以规范笔者所在医院的护理行为,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圈员出席率达到100%,品管圈主体选定为“降低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率”,选题理由为:降低患者痛苦、保护血管、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选题目的是:改进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改变临床护理理念,树立良好的医院品牌,同时改善圈能力设定是90%,改善重点在80%左右。圈成员通过现状把握寻找特性,将可能原因一一列出,并依据头脑风暴查找原因,制作鱼骨图,共4大方面,51个小原因,通过5W1H与5WHY自问自答,层层筛选原因,最后确定12个原因,并以医生、护士与患者3个重要方面为基础,确定5大真因。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针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拔针原因如下:回血堵塞不畅、患者自行拔脱、静脉炎、留置局部肿胀、局部红肿疼痛及其他。观察组非计划拔针率为13%(13/100),低于对照组的48%(4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品管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不仅需要圈内成员的相互帮助,而且需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明确工作目标,并对实施结果进行检验[4]。在品管圈开展过程中,需通过有效措施的实施,持续改善护理质量[5]。

由于精神病患者疾病的特殊性,患者无法自理或者是遵医嘱用药,需要长时间输液,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使用静脉留置针,但是非计划性拔针率居高不下[6]。因此笔者所在医院实施品管圈,以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针率。同时实施以下措施:(1)重视护理人员的培训,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留置针护理,并制作PPT课件,制定合理科学的留置针护理流程,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反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形成系统、规范的全员培训机制,定期进行考核[7];(2)健康宣教,在使用留置针前,需详细向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留置目的、优点及意义,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证患者在最佳状态接受治疗。若是精神病患者较为躁乱,需与患者家属进行详细地沟通,并在获取患者家属的同意后,开展保护性约束[8]。保持患者穿刺部位的干燥性与清洁性,避免脱出现象的发生,以降低液体渗漏、堵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嘱咐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需注意防止静脉留置针肢体活动过度、下垂等情况的出现,以避免堵塞留置导管,严禁淋浴,首先护理人员遵照医嘱对患者的输液量与输液时间进行评估,一般情况下,患者的输液量超过1500 ml,输液天数超过3 d,最好使用静脉留置针,其次对患者的意识状况、精神状况及治疗配合度进行评估,并做好约束带、绷带固定等,对患者的血管状况、皮肤状况及肢体活动度进行评估,最后详细向患者家属解释,以获取患者家属的同意后进行保护性约束;(3)提高临床护理监管力度,由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留置针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统计留置针穿刺次数,纳入科室绩效考核的范畴中[8]。针对科室新进护理人员需安排带教老师进行专业培训与考核,在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培训计划如下:讲授留置针相关专业知识,并进行标准化评估,随后进行1 d的健康教育培训,并进行现场示范操作,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最后由科室总带教老师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不合格人员重新参与培训。

静脉留置针属于我国临床输液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在护理人员工作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需重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9-10]。尤其是精神病患者,由于其精神不正常,留置针日常护理难度较高,更需要护理人员费心。留置针操作环节如下:血管选择消毒穿刺送管固定封管。

品管圈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精神病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保证精神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提高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同时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技术操作熟练度,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树立良好的医院品牌。

笔者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非计划拔针率(48%)明显高于观察组(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吴晓霞,董敏,吴玲燕,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鼻饲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49-1651.

[2]李月美,张玉清,罗明琴,等.品管圈活动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J].护理学杂志,2014,29(16):61-64.

[3]梅伟乐,郑丽亚.品管圈在ICU降低机械通气意外拔管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5):4372-4373.

[4]梁青,杨柠.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意外拔管中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3):95-97.

[5]李小玲,陈贤,张美蓉,等.品管圈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5,23(3):257-258.

[6]李里英.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5):141.

[7]刘欢,刘娜,刘燕,等.“A-C-L”导管维护程序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110-111.

[8]魏艳君,李锡霞.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3):353.

[9]赵雪颜,夏伟冰,陈洁桃,等.不同静脉穿刺方法对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4):468-469.

[10]赵中安,顾伟刚,俞秋芳.六灶社区精神病患者康复模式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1):142-143.

(收稿日期:201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