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生本立意,从大数学观角度构建知识体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生本立意,从大数学观角度构建知识体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课,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让知识拥有生长的力量,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一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追求。那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就应该吃透教材,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一、 注重挖掘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之间的纵横联系十分紧密。现行的新教材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4大领域知识有层次、有坡度地分配到各学段中。当我们对各个板块的知识脉络分布及学段要求都通晓后,这时拿到一节课,才能明确这部分知识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从而确定本节课应该达到怎样的一个认知高度,把握住课时目标,知识深度和广度。下面,我们以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为例,看看备课时,应该从哪些角度出发。

1.课标引领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理解常见的量”。有关时间的知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 “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2.地位作用

在备课中,教师应通读整套教材,在头脑中建立整套教材的印象,这是前提。第一学段中 “常见的量” 关于时间的知识,学生在一年级 “认识钟表”中学会了看整时;在二年级 “认识时间”中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知道1时=60分,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在三年级 “时、分、秒”中学习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中,又会学习年月日的知识及24时计时法。“认识时间”有它独立的逻辑知识体系,但教材把这个体系分几次进行教学,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把已学过的教材与本册教材整合分析,吃透教材,同时分析学生,把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抓准教学的起点,根据学生具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内容。

3.课程特点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看到了教材中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并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力图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能够具体感知的“量”,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上午第二节课上课的时刻、午休结束时刻、放学时刻……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时刻,从它们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就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4.学情分析

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可能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认识时间”这节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认识了钟面和整时,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仍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经验基础,所以在备课中就要充分考虑到。在课的伊始,教师可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起点:钟面上有12个数,12个大格,时针、分针……有的学生还可能有新的发现,发现钟面上还有许多的小格,这些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我们的学生就自主地走入时间,很自然、主动地就融入到探究中。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从这个环节中我们不难看出,旧知识的浮现,唤醒学生对新知的初步感知,使教学的内容和进度符合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5.知识梳理

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授业和解惑,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对疑难问题的解决是否清楚适当,主要看教师对知识是否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所教学的内容一定要做一番认真深入的研究、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熟练掌握,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驾轻就熟。

有关时间的知识中,有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把它们区分开。

(1) 时间和时刻

“时刻”与“时间”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简单地说,时间是指时间段,时刻是指时间点。

时刻就是人们常说的此时此刻,是一个很短的瞬间。它没有长短,只有先后,它是一个序数。平时我们生活中的几点就是表示时刻。 “时刻”的单位一般用“时”表示。如 “8时20分”。“时刻”可以从钟面或者表面上看出来,由于它是一个很短的瞬间,所以不能计量。在火车站、汽车站中看到的,都是写着时刻表而不写时间表。我们在教学中有两种写法,如:1时也可以写成1:00。

“时间”是指两个不同时刻或两个不同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间轴上相应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长短,表示一段时间。时间具有连续性、单向性、序列性,并且总是不断向前流逝。“时间”的单位名称一般用“小时”表示。由于“时间”表示间隔,有长短,所以可以计量。

就比如我们上课,1时开始上课, 1:40下课,1时和1:40就是时刻,上了40分钟,这40分钟就是时间。

(2) 时间单位

小学阶段,我们所涉及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年、月、日。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很复杂的。从上面的举例中也已清楚地看出:表示经过的时段一般用“小时”表示,表示某一瞬间则用“时”来表示。有的老师可能会问,为什么有的教材在计算经过的时段时也用“时”来表示呢?例如,求一个商店每天营业多少时间,就是这样解答的:19-8=11(时)答:每天营业11小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根据国务院在1984年2月27日颁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所规定的。这个命令附件1的表4是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其中对时间这个量的单位名称规定为:分,[小]时,天(日)。在附件1后面的“注”中有这样两条说明:[ ]内的字,是在不被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的字;( )内的字为前者的同义语。这就是说,“小时”是计量时间长短的一个单位名称,但如果在不至于与表示时间的某一瞬间的“时”发生混淆时,这个“小”字可以省略。因为只有表示经过多少时间的量才能参加运算或换算,所以在算式中可以将“小时”省略为“时”。而在文字叙述中,这个“小”字一般不省略。

总之,时、分、秒既可以用于表示时间也可以用于时刻,而我们口头语言中的小时、分钟、秒钟主要应用于时间。

二、 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须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学生学会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后,再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找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后,还要进一步考虑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接受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足,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落脚点难以找到,这样更须要教师在教学时讲究教法、研究学法。这里有一些我们可以遵循的规律:

第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数学是一门严谨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联系密切,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深化和发展;数学又来源于生活。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落脚点,通过课前的搜集、整理,课上提问、发现,把难点化成几个小问题,顺利过渡到新知。

第二,运用直观操作,分散教学难点。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学具,使学生认识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获得较牢固知识,并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认识时间”这节课中,我们就可以设计观察和操作两个层面的活动。观察:1.观察钟面,回忆关于钟面学习了哪些知识。2.观察钟面上1个大格中有几个小格。3.观察分针走一大格经过几分。4.观察3个典型时刻。拨表:(1)从12时拨到1时,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2)教师拨。(3)学生拨表盘,玩儿认时刻的游戏。几次活动,教师充分创设时间、空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索时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直观操作、研究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第三,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须要教,学生今天的学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这就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打开思路,想问题,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主动参与的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那么,结合着有关时间的教学,我觉得,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抽象知识具象化

依据课标中的指向,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并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他们最适宜的学习方法。学生应当在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氛围中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数学课就要善于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真理的探求中,启发学生勤思多想,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得到较好发展。

时间知觉是一种发展得较迟的一种能力。这是因为时间的特点就是没有直观形象、没有专门感受器,具有相对性、具有主观性,它太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儿童掌握时间比较困难,只有借助能反映时间流程的某种媒介,比如日历、时钟、昼夜交替,四季更换等来反映。所以,对于有关时间的知识,最重要的就是“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化抽象为具象,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那这节课上,我们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多次借助实际的钟表来拨一拨,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修订版课标中明确提出“四基”,除了我们熟悉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积累起来的。这就要老师组织引导学生经历有效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也就是要求儿童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时间”一课中,在教学1小时=60分这一知识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部分学生都已经从生活中,从书本中知道了1小时有60分钟,但又有几个人去深入地思考过,为什么1小时就等于60分呢?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两个层次的教学,一是拨一拨,观察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变化。也就是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60个小格,总结出格子的联系,然后再让学生分析为什么1小时等于60分。格子的研究迁移到时间的感受,将抽象的内容明了化。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思维成果的空间,让学生在倾听和交流中,共同归纳概括出了认读时刻的方法策略。接着,利用这一方法,举一反三,再认读几个典型时刻,达到了知识的巩固和拓展,然后再回到生活中去,认读其他的时刻。巧妙的学法的指导,观察、操作、思辨、新旧知识的迁移使孩子们不但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学习方法。

(二)建立模型

由于时、分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十进制,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无疑成为了一个教学难点。因此,在教学时、分之间的关系时,应充分利用钟面对时间“局部周期性”的刻画功能,加强对钟面的观察,让学生明确: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

(三)引导发散

众所周知,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式学习,提倡策略多样化。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呢?何时应该落实策略多样化?课程标准中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和说明。这就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践层面上摸索出可行的操作性方案。探究要在合适处,策略多样要找恰当点,这是我对两个理念的基本理解。

在这节课中,要想快速认读时刻,就要熟练知道分针指向钟面上每个数,各表示几分。课堂上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请同学们同桌之间在自己的小钟面上,数一数,算一算,看看分针在钟面上从12走过钟面上的每一个数,各经过了几分钟。”引导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有1个1个数的,有5个5个数的,有用加法的,有用减法的,还有用乘法口诀的……不同的策略显示出学生不同的思维差异,在多种方法的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和提升,方法也得到了优化,重要的是这种交流本身对学生而言就是最有效的同伴学习。对分的认读逐步由“格”转换到“点”。看到某个点,就自然想到了多少分,不用再去数格了。

三、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升数学素养

(一)数学能力的培养

借用这样一句话:“激发学生去探究,引领学生去体验,引导学生去表达。”如何在轻轻松松中就学到了知识,关键是学生能力被认可,兴趣被激发,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课堂探究味十足。在“认识时间”一课中,我们也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亲自去进行验证结论。比如:每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数一数12到1这个大格中有几个小格。再让学生自由选择任意一个大格来数,从而得出“每个大格里都有5个小格”的结论。包括后面的认识时刻也让学生自己来说,自己总结,但是全课始终有一条知识线索贯穿教学:1小时等于60分,和认识几时几分。学生将经验进行数学论证,这是多么珍贵的数学思想:任何结论要问个为什么。

本节课中用操作演示、经历体验、观察发现、猜想验证等方法,比较类推、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了过程性目标的实施过程,在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落实。这些都是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二)知识的拓展

在教学有关时间的知识时,我们还可以抓住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帮助学生建立时间的相关知识。比如:日历中的数学。“超级星期五”,2014年4月4日是星期五,6月6日,8月8日,10月10日,12月12日也都是星期五; 2014年与1986年的日历日期完美重迭。再比如:钟表中的数学:各大钟表广告中,表盘上所指时刻都接近十时十分,主要原因是这个时刻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像一张笑脸、一个成功的手势,看到它,消费者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很亲切、舒服。这就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完美应用。类似这样的知识一介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定会倍增,这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终身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四、 注重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有人说“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还以“认识时间”一课为例。在试讲过程中,教学时分关系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拨小闹钟,初步发现时针和分针的变化,然后,我播放了一个模拟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课件。起初我觉得在这里使用课件是有效的,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但是,后来,在课后的交流中,我认识到,数学是源于生活的,时间概念本就抽象,学生以钟表作为学习时间的媒介,这时的课件使用,使刚刚形象化的知识又变得陌生了。学生可能会对结论产生质疑。这时,我为什么不像学生一样,利用手中的大钟表教具来进行演示呢?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拨动表针,模拟过程,这不是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吗?在之后教学中我进行了改动,果然,学生对于时间的理解就更加顺畅了。可见,反思交流的重要。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通过认真、细致的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自身业务水平,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效益的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教师就必须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反思,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群力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