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太胖太瘦 要看标准别“觉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太胖太瘦 要看标准别“觉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专家简介

盛晓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卫生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致力于儿童营养和儿童保健的研究,擅长儿童营养不良、生长不良、微量营养素缺乏等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三、周四上午(特需)

生活实例

小樱和小丽是同事也是好闺蜜,差不多时间结婚、怀孕生子,两家人常常带着孩子一起玩。小樱的儿子生下来就是个胖小子,出生体重足足有4千克,而且越长越胖;小丽的儿子出生时才2.5千克,出生后也长得慢悠悠的。眼瞅着两个孩子的体重相差越来越大,小丽很着急:儿子太瘦了!整个一根“小豆芽”;而小樱看着自家儿子肥嘟嘟的,也有些说不出的担忧。现在两个孩子要进幼儿园了,小樱、小丽相约带着宝贝一起到医院体检。给两个孩子测完身高、体重后,医生指出:小樱家的“小胖墩”真的是太胖了,需要控制体重,而小丽家的“小豆芽”却是正常的,只是体重稍偏轻而已。

孩子胖瘦,家长认知易偏差

孩子太胖还是太瘦?其实家长的判断往往会出错。套用网络语言,“有一种胖叫你妈觉得太胖,有一种瘦叫你妈觉得太瘦”。对妈妈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妈妈眼里胖瘦正好的孩子大多属于微胖型,而按儿童生长标准评估处于中位水平的孩子,在妈妈看来大多属于偏瘦型。目前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小胖墩”的比例已远远高于“小豆芽”。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很难找到真正能被评判为消瘦的孩子,与此同时,可被评判为超重的孩子高达30%以上。因此,现在对孩子的生长监测更偏重于早期发现超重,当然确实也有少数宝宝存在消瘦。

引起孩子太胖、太瘦的原因很复杂。早产、低出生体重宝宝一般都比较瘦,而出生巨大儿常会比较胖;母乳喂养的宝宝偏瘦,而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容易发胖。当然,现实中的情况会更复杂。此外,疾病、遗传对孩子生长的影响也很明显。以前人们总是在发现孩子生长有异常后才想办法作进行各种干预,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从妈妈怀孕到孩子出生后前2年是一个关键期,也称为关键1000天(怀孕9个月加出生后2年)。这一时期的胎儿和婴幼儿的营养对近期和远期的生长和健康影响巨大,因此,让孩子健康成长,需要从妈妈孕期开始。

纠正“小胖墩”,多动重于少吃

对于“小胖墩”来说,预防比纠正更重要,也更容易。然而,正如前面所说,由于家长对孩子胖瘦的认知有一定的偏差,孩子早期体重增长过快,不见得会引起妈妈的重视,而且有不少家庭会为生了个“大胖小子”感觉欣喜。预防“小胖墩”应该从胎儿期开始,妈妈在孕期就要注意控制体重,生个胖小子很可能让孩子胖一辈子。

孩子出生后应定期体检,当发现孩子体重增长过快时应引起重视。当然,由于婴幼儿正处于快速生长期,即使体重增长快也不能盲目限制饮食,但家长稍注意让宝宝多趴、多爬,不强迫喂养,减少高糖摄入以及合理添加辅食等,就能帮助宝宝减慢体重增长。随着孩子成长,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这可以让孩子受用终身。

对于小樱儿子这样的“小胖墩”,需要通过合理的运动和饮食调整,在维持正常身高增长的前提下,减慢体重增长。正常情况下,孩子在2~3岁之间,身高大约增长8~10厘米,体重增长2~3千克,而3岁以后,孩子每年身高增长约6厘米,体重增长约2千克。家长应定期观测孩子的身高和体重,一般半年一次。当发现孩子体重增长较快时,需增加体重测量的次数。

控制“小胖墩”体重的原则和成人减肥一样,就是“少吃多动”。但是,由于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控制体重更侧重于多动,而不是少吃。敦促“小胖墩”增加运动量是最有效、最安全的控制体重的方法,跑步、打球、游泳等任何形式的活动都有利于控制孩子体重。不过,大多数“小胖墩”都不太爱动,因此一定要创造良好的运动氛围,爸爸妈妈应陪同孩子或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运动。“小胖墩”每天的运动时间应该达到2小时以上,其中1小时左右应该是剧烈运动。

在“小胖墩”有足够运动量的前提下,饮食应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肉、蛋、奶,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要尽量避免让孩子饮用含糖饮料,包括100%鲜榨果汁。含糖饮料及果汁中的蔗糖、果糖等简单糖类很容易引起超重和肥胖。

纠正“小豆芽”,应先请医生评估

与让“小胖墩”减肥相比,家长让“小豆芽”增肥的热情可就大多了。千方百计让孩子多吃一口,不分青红皂白让孩子补这补那,都是这些家长的通病。然而,经过家长的努力折腾,孩子的体重往往向两极分化,要么岿然不动、甚至更瘦,要么突飞猛进、从“小豆芽”行列迅速进入“小胖墩”朋友圈。

对于“小豆芽”,首先必须提醒家长,如果您担心孩子太瘦,请先由医生评估和判断,孩子是否真的太瘦。一般地说,当孩子身高在正常范围内,体重和身高的增长速度也正常时,孩子的瘦大多并非异常,也无需纠正。由于生长及人体脂肪重新分布的影响,从6个月起,孩子的皮下脂肪逐渐减少,并在3岁时降到最低点,妈妈会眼瞅着胖宝宝变成了小瘦孩。同时,由于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在2~6岁的孩子中,挑食、偏食甚至拒食等相当常见,这些情况都会引起家长担忧。然而,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些情况,一味强迫孩子多吃,往往适得其反。

对于真正“消瘦”的孩子,也需要分析原因。不少孩子消瘦是由于患病、手术等引起,体重在短时间内不增长甚至下降。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高能量、高蛋白的营养补充剂,帮助和促进孩子体重增长。而长期体重增长缓慢的孩子,则需要定期随访,由医生综合孩子的体重、身高增长及饮食行为等,判断孩子体重增长缓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