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传统文化现状与中医发展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统文化现状与中医发展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中国传统文化现状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爆发,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也被动地遭受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渐渐丧失其主导地位。20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及“”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场严重的劫难,造成了传统文化的严重断裂。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受到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处于弱势,呈现出边缘化的尴尬现状,但在文化冲撞过程中,其正价值逐渐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和重视。

1.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与挑战

1.1西方文化入侵,传统文化边缘化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以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竭力传播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断加重我国传统文化边缘化的趋势。西方文化冲击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西方节日及节日文化盛行,如感恩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传入我国并逐渐流行,使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统节日面临着挑战。一项针对大学生及小学生所作的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观念淡薄,小学生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不到二成的小学生吃大餐会选择中餐,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现代西方文化的过度膨胀冲击民众原有思想观念,造成信仰缺失。陈慧敏通过对432名本、专科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信仰缺失,传统文化的没落是其重要的形成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英语作为国际常用交际语言,其影响范围日益扩大,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大家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而忽略了对汉语的读写要求。在城市建设中,现代城市建设追求“千城一面”,中国传统建筑不断被破坏,使我国的城市建设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我们很难从城市的外观来辨别它的历史和文化。总之,西方文化的渗透及在我国的盛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加剧了中国传统文化危机,导致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边缘化。

1.2传统道德观在当今社会显得薄弱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仁礼道义”“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以修齐治平为人生导向,把道德的自我完善作为人生价值的第一取向。在当前传统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诚信已经形成了危机,孝道已经需要社会呼吁。目前社会上存在空巢老人无人赡养、留守儿童无人照顾等问题。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竞争性必然决定了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底线相悖,传统“义利合一”的价值取向被颠覆,“正其义以谋其利”被畸形发挥到“谋其利无所谓义”。一些人丧失了正义、善良、诚信,一味追求“经济为上”“利益第一”,自我享受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味道和气息。甚至一些人利欲熏心,为了一己之利,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底线,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困扰和损失。

2.中国传统文化面临机遇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出现了一股强劲的传统文化复兴的潮流,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当代价值的探寻也开始在各阶层、各地域活跃开来。同时,在与世界上其他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也越来越被广泛认知和传播,受欢迎程度也有了显著提高。

2.1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得到弘扬“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也不断深入,我国文化软实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走向世界有重大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对建设国际化市场经济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文化中“讲仁爱、讲信用、讲礼让”等伦理观念有助于信誉市场的建立。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勤”“俭”“廉”“勇”“恭”等,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走向了一条互相抵牾的道路,环境破坏、资源短缺,生态问题更是作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受到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关注。人们从儒家的“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中寻求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紧张关系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而《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主张的“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则给我们研究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

2.2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得到推广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借助于全球化的平台,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世界范围内开始形成了“中国热”和“中国文化热”,首先是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兴起。孔子学院作为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把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介绍到国外,将中国哲学、教育学、伦理学传输到世界各地,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其次是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经典的肯定,为中国人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们从《易经》中读出了当代计算机二进制的原理,一部《孙子兵法》更是成为世界军事院校的经典教材。源于中国传统的针灸学,在自发状态下,在海外热播,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也表明“东学西渐”作为一种趋势,产生了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逆流。

二、中医发展策略

中医学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几千年来,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人类的医疗、保健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之所以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然保持极大的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是“源”和“流”、“干”和“枝”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保持生命力的根源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盛衰决定着中医学发展的盛衰,近年来,在文化全球化、西方科学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中医的发展出现了严重危机,但从根本上来说,中医的危机是文化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谈中医的发展,首先是复兴中医文化,优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中医药学术创新。

1.复兴中医文化

复兴中医文化,要认识到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医文化是融合了多元素知识而形成的综合知识体,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以道家及道教理论为基础的养生学、以易学为旗帜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以儒学思想为指导的医学伦理学,以及各种传统学术相互融会而构成的其他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文化的母体,中医文化则是组成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医学特色的重要成分。复兴中医文化,首先要确立中医主体地位,注重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在尊重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自身价值的前提下谈发展。在西方科学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准则,采用近代西方医学的技术与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医学,是行不通的,只会造成传统中医及其文化的进一步丧失。第二,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基础知识。由于中医理论和中医药文献语言是以文言文为主,晦涩难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中医古代文化知识修养,尽可能多地掌握传统思维方式,使知识结构传统化,做到原汁原味地学习、理解、消化中医理论。第三,要注重中医文化的传播,传播是文化得以保存与发展的首要条件,同时传播的过程中也必有文化要素的交流。在中医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医文化自身作为传播者必须树立一种文化主体的意识,高瞻远瞩,搭建平台,拓宽传播渠道,优化传播手段,营造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氛围。让中国及世界人民熟识中医文化背景、底蕴和作用,使赖以生存的中医文化土壤逐渐肥沃。

2.优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人才的培养是中医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一要坚持院校教育,优化课程结构。目前,中医院校在中医西医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中西医课程开设比例普遍达到了6∶4,有的甚至达到了5∶5。这种教学模式,将两种不同的概念术语、思维方式同时交替向学生灌输,导致学生对两套医学概念和术语相互混淆,容易降低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要增加中医课程的设置,特别是加强中医经典课程的设置。同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教育,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程培养学生深邃敏锐的哲学思辩和触类旁通的医学灵感。另外,改革中医院校录取模式,不拘一格,中医院校的招生也可以从非中医院校的哲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中录取热爱中医的本科生。二要努力推广师承教学模式,师承教育是院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通过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不断提高中医药人才的中医功底和临床服务能力,提高中医理论、中医思维方法和临床应用能力。通过师承教育模式,让具有真才实学、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中医或中年中医带徒。让师父传其真,让徒弟得其真,这样保证了学习上有个性、有深度、有细节、有诀窍,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独到的实践性。

3.注重中医药学术创新

中医药学术创新是中医药继承发展的方向。中医药学术创新,一要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平乐正骨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学术流派,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并随着时代进步和科学发展而不断丰富。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平乐正骨提炼出“平衡思想”并作为其指导思想,平乐正骨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平衡的有机体。机体内在的阴阳、脏腑、气血及气机升降出入的协调平衡构成了人体的内平衡;人与自然、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和谐统一构成人体的外平衡。平衡是人体生命健康的标志,恢复平衡是伤科治疗的目标,健康之法本于平衡而守于平衡,治伤之要着眼于平衡而求于平衡。平乐正骨将平衡思想运用到伤科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探求出其哲学基础,进一步阐释了平衡思想的实质,发展了平乐正骨理论。

三、结语

中医药学术创新,二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现代的信息技术融合一起,数字中医药为中医药学术创新指明了方向。数字中医药,即利用统一性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对所发现的人体现象、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物质的完整重现和认识,是一个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中医药数据、信息及知识的获取、存储、处理的综合系统,也是集中医药研究、临床实践、反应开发及服务于一体的复杂开放巨系统。数字中医药的关键在于它实现了中医理论的量化、数字化及其标准化,既保持了中医理论自身的特色体系,又促进了中医药的继续发展。

作者:李峰郭艳幸何清湖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