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中实施阅读教学法的尝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实施阅读教学法的尝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阅读教学法”的尝试,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述:一、创设形式多样阅读情境,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二、组织开展读书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三、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阅读;激情;习惯;能力

人们常说,决定一个人品位和境界的,是他的胸怀和内涵,而影响一个人胸怀和内涵的,则是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只有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汲取最宝贵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最高境界。”因此,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阅读教学法”的尝试,让阅读真正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让阅读为学生点亮一盏温暖的心灯,更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应该成为学校的追求。

一、创设形式多样阅读情境,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激情”。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点燃学生向善、向美的阅读激情,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听读、问读、品读、背读、延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以读为主快乐课堂”,点燃阅读的激情,感受浓浓的书香,分享阅读的快乐。

1、听读,即教师的示范诵读。动情的诵读能感染课堂上的每一个人,能带给学生愉悦和享受。教师采取学生不带问题地听老师诵读,听读后谈自己感受的方法,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往往会产生一种震撼学生心灵的力量,往往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对课文的思索和感悟反思之中。

2、问读,即在读中质疑。教材是一座宝藏,就看你怎么挖掘,课堂上,教师将着重点放在调动学生把教材读精,把薄文读厚,把死教材教活,激活学生的思维。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通过问读达到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学生在解问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不仅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而且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形成对文章的把握能力,并潜移默化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3、品读,即以师生互动为主的品析讨论,揣摩妙点。字、词、句、段、选材、结构、写法等都可作为品味、研读的重点。品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文章内容深层内化,整体品味涵泳文章情味。

4、背读,即积累背诵。教师常常与学生一起寻找背诵方法,采取激励措施,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美文美段,以增加文学积淀。如中学生背读的首选篇目当属的《沁园春・雪》这首词主要描写了北国雪景,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可以强烈激发中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其次是《诗经・关睢》对于中学生特别是九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心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憧憬,那种朦胧的感觉时时萦绕在心头,此时这篇诗歌正好符合他们,这首诗篇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让中学生不会羞涩的逃避,而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中学生背读这首诗可以使他们明白如何让男女之爱符合社会的美德,而不是懵懂的躲避或者盲目的希冀。最后,背诵《木兰诗》这首诗对中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大,一是故事美,二是诗歌美,三是节奏美,四是人物美,所以充满了魅力,背读这篇文章可以让中学生体会男儿当自强,而巾帼亦不让须眉。作为中学生应该学会有担当,《木兰诗》因此也成为鼓励中学生成为自强自立的人的典故。

5、延读,即对文章内容的延伸、提升。如教学鲁迅的《雪》后的赏析,《中国“雪”民族魂》任何一个民族在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都需要巨人来参与和鼎助自己的转折,也需要巨人来思考记录自己的转折。作为中国新文学开拓者和奠基人的鲁迅,就是这样一位巨人,他用文字记录时代的步音,时代在他的作品上刻下深深的印痕,他的作品也反过来在时代上刻下深深的印痕。

1925年初的中国,南方各省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而北方,则被封建军阀盘踞,此时居住在北京的鲁迅在黑暗的现实和冷酷的季节中,用他犀利的文字顽强地斗争着。《雪》就是这样一篇表面是自然景观的描述,实际是他内心世界斗争的力作。

《雪》的构思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前文描绘了江南雪地的美景。“滋润美艳之至”“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还有各色不畏严寒的花,虽然是萧条冷落的冬季,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明朗和艳丽的。

《雪》的后文,展现在人们向前的却是朔方的飞雪,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一扫南方雪的柔情和冷美。而这“雪的精魂”虽处在荒凉环境里,却“蓬勃地奋飞”,虽是“孤独”的,仍“旋转而且升腾”这种奋斗不息的精神,不正是先生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不正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奋斗和抗击的革命精神?而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的“精魂”啊!

二、组织开展读书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习惯陶养性格,性格改变命运”,学生发展的差异其实是习惯的差异。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培养,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课后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辅导,如学校规定晚饭后30分钟是学校统一规定的“黄金阅读”时间。这是学生一天中“与大师”心灵对话的宝贵时光,他们在读书中主动寻求成长的支撑,倾听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

学校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读书展示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喜欢读,自觉读,坚持读”。如“读书汇报会”,让学生展现读书成果;“手抄展览”,在图文并茂的形式中表达自我,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展示收获;“名著故事会”,生动感人的故事,绘声绘色的讲述,在你讲我听中成长;“诵读大比拼”,加深了同学们对作品意蕴的领会,提高了朗读水平……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敲开语言的外壳,循文悟道,汲取有价值的养料。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同学们提供着精神发育所需要的丰富营养,有了这份滋养,同学们如同一个个含包的花蕾沐浴着优秀文化的阳光雨露,诗意地栖息在成长的枝头。

三、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读和写,应是一对亲密的伙伴,以读带写,下笔如有神;以写促读,阅读更添味道。如学校、班级经常开展读书方法讲座,指导学生学会摘记精彩语段、批注、积累、仿写、运用等。为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细心批阅,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读书情况写心语。老师诚恳的评价,热情的鼓励,实现了心与心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

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实施丰富有效的阅读教学法:有助于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感悟语文的真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促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