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羽毛球双打发球与接发球战术意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羽毛球双打发球与接发球战术意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羽毛球双打的球速明显快过单打,因而对发球接发球质量的要求更高,水平相当的两对进行比赛,发球或接发球质量更高的一对往往会赢得更多主动,所以,对于业余选手来说,比赛的双方若水平差不多,则胜负取决于发球与接发球质量。

关键词 羽毛球 双打 发球 接发球 一、发球

由于双打的后发球线比单打短,在双打中若发高远球,接发球方可以大力扣杀,因此,发球时身体站位一般都较靠前,而且多数发网前短球,因此,发球质量、路线的配合、弧线的制造、落点的变化对整个双打比赛的胜负意义极其重大。 (一)发球站位的改变

发球的站位不同,对发球的飞行路线、弧线、落点和第三拍的击球都有关系。

1.发球者紧靠前发球线和中线,这种站位始于反手发网前内角,球过网后球托向下,不易被对方扑击。由于站位靠前,也便于第三拍封网。但站位靠前不利于发平快球,一般是发往前内角位球配合发双打后发球线的外交位平高球。

2.发球者站位离前发球线半米、靠中线,这种站位发球的选择面较广,正、反手都可发网前球、平快球、平高球,并且各种路线都可以发。缺点是球的飞行时间长,对方有较多时间判断处理,发球后如果抢网较慢也容易失去网前主动权。

3.发球者站在离中线较远处,这种站位主要用于在右场区以正手和左场区以反手发平快球攻对方双打后发球线的内角位,配合发网前外角。 (二)发球的路线变化

发球路线和落点的选择需注意如下各方面:

1.如对方队员成前、后的进攻队形,在发球给前场队员时可以后场为主结合网前,而发球给后场队员时却要以发网前为主结合后场,这样,从发球起就阻挠了对方调整站位。

2.首先要看接发球者的站位,如果他紧压网前站在网前内角位,可用发网前与后场动作的一致性发球到对方后场外角位;如对方离中线较远,则可发平快球突袭后场内角位;对接发球路线呆板、变化少的,可针对这种情况发球后抢封角度突击。

3.发球时,网前要和后场配合,网前的内角、外角,底线的内角、外交位的配合,使对方首尾难于兼顾,多点设防,疲于应付;在发球的弧线上也要有变化。这样,接球方就难以摸到发球方的规律了。 (三)发球后身体的移动

发网前短球,完成发球后,必须立刻向发球的方向移动一步至二步;发后场高球,立刻后退至自己所站位的半区一步至二步,负责中路和对角线路的防守。 (四)发球节奏的变化

接发球方在准备接发球时,思想虽然高度集中,但因受到发球方的牵制,他要等球发出后才能判断、启动、还击。所以,发球动作的快、慢也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有所变化,不要给接球方掌握规律。 (五)发球时心理的变化

在双打比赛中,有时会出现发球失常。其原因,一个是发球技术不过硬;另一个原因则是受接发球者的影响。由于接球者站位逼前,扑、杀凶狠且命中率较高,加之比分正出于关键时,心情紧张,造成手软从而影响了发球质量。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沉住气,观察接发球者的动向,心理意图,接发球的路线和规律,提高发球质量,增强还击第三板的信心。另外,发球的路线要善变且无规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样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顾虑,发球质量也会稳定下来。 二、接发球

接发球虽然受发球方的牵制,属于被动等待,但由于规则对发球作了击球点不能过腰等的一些限制,所以使发球者发出的球不能具有太大的威胁。接发球方如果能准确判断,及时移动身体,抢高点接发球,就能在对方发球质量稍差时采用推、扑或杀取得主动甚至得分;反之,也会接发球失误或还击不利使自己陷入被动。 (一)接发内角位网前球

以扑或轻压对方两边中场及发球者身体为主要攻击点,配合网前搓、勾等其他线路。 (二)接发外角位网前球

除了以上打的点外,还可以平推对方底线两角以调动对方一名队员至边角,扩大对方另一队员的防守范围。 (三)接发内角、外角位后场球

应以发球者为攻击点,力争扣杀追身球。如启动慢了,可用平高球打到对方底线两角。一般发球者在后场球发出后,后退准备接杀的情况居多,这时可用拦截吊球,落点可选择在发球者的对角。

发球一般情况都发短球,发球人在前,另一人则在后防守,也可偷发一个长球,发球后两人应平行站位;接发球一般站位在离中线和前发球线适当的距离,在右区时要注意不要把右区的后场靠中线区暴露出来,在左区时注意保护头顶区。双打抢攻站位法应站在离发球线很近,前脚紧靠在前发球线,而且身体倾斜度较大,球拍高举。

参考文献:

[1] 陈珂.关于专业羽毛球男子双打发球和接发球技战术的探讨[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2] 何年平.对羽毛球高水平女双运动员发接发球技术一般规律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