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电影大盘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电影大盘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电影经历了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首个百亿之年的华丽进军,2011年呈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态势。总体来讲,大导演大制作的垄断之势日趋减弱,与此同时中小制作的电影则在这一年显示出非同凡响的新意义,对本土电影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新贡献。中国电影期待新生,以下我们从七个方面对2011年中国大陆电影做出了整理和思考。

一个空白:名大导演新作遇空白 中小制作混战有微兴

中国电影喜欢“请大厨师做大餐”的特点培养出了我们对大导演大作品的特殊情愫。尤其是在经历了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首个百亿之年的华丽进军,经历了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和姜文的《让子弹飞》6.73亿和7.3亿的票房成绩之后,这种特殊的期待就更加强烈。但是2011年的中国电影好像故意要和观众开一个玩笑。今年冯小刚没作品、姜文没作品、陈凯歌没作品。虽然我们知道艺术创作需要契机,不是以年份来决定是否有作品的。但这样突兀的转折,还是让人不禁觉得去年的似锦繁花都成了一地碎梦。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还是希望看到电影市场的风起云涌风云突变。大导演热度激退是中国电影发展中的留白。格局的重新调整给了中小成本电影发光发亮的机会。这种革命不论带来的是不合口味、不够水准,还是推陈出新、惊喜不断,都会赐予在“求平求稳”中发展的中国电影久违的新鲜凛冽之感。

没有大导演大片的强烈进攻,各种电影路数开始抢占市场,尽显神通。混战之中粉身碎骨,化为炮灰的也屡见不鲜。中国电影在年初的时候被业内人士预测为电影的“升级”年。但是纵观这一年,国产片还是普遍被认为不给力:银幕数多,上座率低,票房缩水,有些票房成绩稍好的也被报出亏损严重。《神奇侠侣》《我知女人心》《新倩女幽魂》《不再让你孤单》和《肩上蝶》均有亏损。2011年初的前两个月有五部国产片跨过亿元线,《新少林寺》眼看着逐步翻越2亿大关,但是高开低走,最终以2.01亿元告终。《倩女幽魂》首周票房7300万元,最终只收1.4亿元。《关云长》有了甄子丹和姜文两大主演,再加上孙俪,票房看似是有了保证,于是宣传方高调喊出“五亿票房”的目标。结果《关云长》首周票房1.02亿,只惊喜了一星期,最后收获1.59亿的票房,让人默默地心酸了一把,禁不住替宣传方擦了把泪。更心酸的是《战国》,对外宣称一亿五千万的投资,首周票房虚报为6000万,实际仅有4810万。后来因为口碑实在太差,票房跌幅惨重,最后以不足8000万告终。《大武生》在上映当天虽创造了神话,但10天后收获4200万的票房,被认为差强人意。《李献计历险记》碍于投资有限,主创在影片改造时的偷工减料,将原本吸引眼球的枪战戏,追车戏全部以原来的动漫方式呈现,取得660万票房也不是没有理由的。虽有国际大牌加盟,却仍被冠以“拖沓”“胡闹”之名的《雪花秘扇》和《刀见笑》,票房仅有3220万元和2320万元。

这一年有些电影依旧没有逃脱叫好不叫座的命运,有些赢了票房,输了口碑。叫好不叫座的代表有《钢的琴》和《魁拔》。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中捧得四个奖项的《钢的琴》投资500万元而票房仅600万元,而耗资4000万元的《魁拔》,305万元的票房更是惨不忍睹。但这两部电影分别是国产喜剧和国产动画类型的里程碑,对于中国电影类型风格多样化具有开拓意义。《画壁》则由于其实在“非常”的观影感受成为迎来了1.7亿票房的同时也迎来了砖头的“典范”。当然在一片厮杀中也不乏“躲在丛中笑”的电影,比如《武林外传》《将爱・睛进行到底》《观音山》《单身男女》《最强质隆贰断惭蜓蛴牖姨狼之兔年顶呱呱》《最爱》等影片。

两匹黑马:范苇“文艺电影”有佳绩文童“以小搏大”票房红

由李玉导演,张艾嘉、范冰冰、陈柏霖主演的电影《观音山》在三月份电影淡季上映之前就荣获第23届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和最佳女主角奖。3月3日,《观音山》比原计划提前一天上映,实现了票房420万:3月6日,影片上映首周4天票房突破2600万。3月13日,影片上映第二周逆幅实现票房3000万。3月20日,上映三周整体票房突破7000万。以制作成本1200万、宣发600万计算,实际收益超过1000万。2010年,国产电影单片最好票房7亿,制片成本约为1.2亿。《观音山》制片成本约为1800万,票房则在7000万上下。加之网络版权120万出售,《观音山》的投资回报与国产大片不相上下。仅拍过4部电影、年龄不足40岁的女导演李玉开创了文艺片的收益神话。

打着“失恋治愈系”的国产小成本浪漫喜剧《失恋33天》上映四天票房破亿,七天突破两亿,单日最高票房超4500万,在11月8日公映以来创下的一系列看似难以置信的神奇表现,在一向被大片霸占的内地电影市场中,要面对《猩球崛起》《铁甲钢拳》《惊天战神》《丁丁历险记》四部好莱坞大片的前后夹击,还能取得如此的票房佳绩,《失恋33天》成为一匹上演“以小搏大”好戏的超级黑马。

这两部片子在往常电影市场呼风唤雨的华语大片集体疲软的时候给观众视线里加入了一抹惊喜的亮色。中小成本和巨大的吸金力将不菲投资、名导影响、大厂牌运作、明星炒作的商业陈规轻易打破。究其原因,档期选择,精准定位,新渠道宣传,观众共鸣都是取得战略胜利的原因。事实证明《观音山》选择在三月淡季上映,《失恋33天》选在“光棍节”之前上映都抓住了一个很好的时机。在定位上,《观音山》选择演绎残酷青春题材,《失恋33天》打着“失恋治愈系”的旗号,这给看惯了大制作的观众一个细腻的心理转折,引发了观众强烈的・睛感共鸣。

三股虚火:题栅,特效,演技气焰虚盛革命。经典,大牌集傩遇难

一句话形容2011大陆电影:国产片还是一如既往地完全不能看第二遍。《战国》《辛亥革命》《关云长》《白蛇》全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还能拍得这么空虚,特效实则极其坑爹。说其有创新,还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两女争男,两男争女。说其老套,她们又胡编乱造,天马行空,超出正常人思维范围,出卖色相,利润是唯一目的,丝毫不是认真做电影的姿态。不仅完全没有创新的剧本,还毁遍了经典老故事。

《战国》《白蛇传说》《关云长》《辛亥革命》,题材本身就够波澜壮阔,高潮迭起,估计是觉得观众对此太过耳熟能详,就打着创新的旗号痛下杀手,呈现出了不仅平淡无奇同时还逻辑混乱的奇妙景观。

话说国产大片们宣传的时候吹嘘多少亿斥巨资投入呈现无与伦比的特技效果启用国外超一流团队bla bla bla的时候我们都当他们在信口开河。打着视觉武侠的旗号,那些巨资估计全用来请大腕了。想想《战国》对外宣称 的一亿五千万的投资,想想《画壁》,想想《倩女幽魂》,再想想《白蛇传说》。在十月黄金档无外国大片的当口上映,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引观众入了影院。但就那个特技,那些个令人风中凌乱的妖魔鬼怪,一个赛一个萌啊,无比卡通啊,不如回家直接看蓝猫淘气三千问啊!国产片还是休谈特技了吧,讲一个好的故事比什么都重要,就那两下子特技,糊弄得观众都笑了。这两部电影折腾的国庆档再无2010年同档期的《画皮》《风声》或是《狄仁杰》的辉煌。没有了大片作掩护,国产片质量下降导致的票房和口碑问题一目了然。

四个拐点:流行元素扎堆呈坝 电影飞几日常生活

拐点1:2011,中国电影也在赶时髦。电影类型化探索不断深入,贴近观众多元需求和娱乐期待,观众走进电影院也不由自主地进行了一次潮流文化的消费。其一,网络语言充斥在电影中,伪娘和雷人造型,当红的电视节目等也成了电影题材的新宠。《最强质隆分械墓盘炖郑《我知女人心》中的刘德华,还有《失恋33天》中的文章,无一不是以伪娘造型示人。这是对演员的一种挑战,也成为了电影的一个噱头。明星要“二”,不是明星自己的错,都是时代惹的祸。为了票房抢到钱,二与不二都是浮云而已。《画壁》从整体上来看,主创们想放入其中的东西依然过多过杂,观众只能赶紧架避雷针。其二,在相亲节目风起云涌彻底霸占中国中小屏幕的今天,出现了一大批满足剩男剩女需要,经久不衰的电视综艺相亲栏目。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和芒果台的《我们约会吧》是相亲节目的排头兵。以此为契机,出现了《我们约会吧》这部电影。电影是由舞台为背景,以《我要拍电影》《我们约会吧》《快乐男声》栏目为班底,清一色的80、90后阵容,全力迎合“潮人心理”,为低幼观众群奉献情感大餐。其三,各种新节洋节的把握也成了电影宣传的新武器。二月院线主打的自然是情人节,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新片总数的六成左右,比去年同期更为生猛。但情人节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新鲜感,商家会不停开发新的电影上映时机。于是“光棍节”档的电影应运而生。相信《失恋33天》不只是在“光棍节”成功宣传的个例。开发“新节日宣传”仅仅是个开始。所以说,流行文化介入电影中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流行文化是把双刃剑,能不能起到好的效果还要看导演们对于“度”的把握。

拐点2:由名著或畅销小说改编成电影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失恋33天》这部电影由其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虽票房甚佳,但不得不说由电视剧导演拍出的电影还是淡化了电影语言的运用,少了电影的标志。导演着重强调的是小说情节发展和人物对话在电影中的分量。大量独白使得观众仿佛看了一本微缩版小说,电影的创作者成了当初写书的人而非导演。这在电影中是十分可悲的。若是想要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浪潮翻新篇,还需要创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拐点3:粉丝电影,电影界对于一种新类型片的称呼。简言之,即迎合某偶像粉丝而拍的电影,只对特定人群有着非看不可的意义。其关键在于消费“粉丝”,意在通过口碑,达到病毒营销的效果。杨幂主演的电影《孤岛惊魂》400万投资收获5000万票房,成为“粉丝电影”的经典案例。《大武生》在上映当天虽创造了神话,但10天后收获4200万的票房,被认为差强人意。

拐点4:电影已经步入大众的生活,电影与普通民众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在微博横行的年代,中国电影中又诞生了新生力量一一微电影。2011各大网站纷纷举办微电影比赛,将微电影推到新势力的风口浪尖。网易的微电影节,新浪的微视频大赛,2011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大学生电影大赛。也出现了《该死的胖子》《余震》《小夫妻》《北京梦太奇》等一系列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只要你有勇气,拿起身边的手机,DV机,照相机,截取生活某一个片段,发挥无限创意将它们转化成影像,就可以创作出微电影。简单,时尚,易入手,有平台。这种大众的电影平台支持给了中国电影发展新的可能,让电影生活介入普通人的生活,让电影拍摄飞入寻常百姓家。

五大碰撞:导演引导观众,大众审美趋向多元商业拥抱艺术,分化激荡定义觚生

中国电影在2011年平淡却又不平静地发展着。这一年的电影发展有些枯燥,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激荡和碰撞在其中。商业和艺术发生碰撞,寻求商业和艺术的完美契合点算是电影发展中的老生常谈了。2011年中国电影人摸索出“有商业考虑的文艺片”和“在文艺感召下的商业运作”两条路。这是碰撞中的新突破,不论结果如何都应被肯定并加以应用和完善。2011年,观众和导演之间也出现了多次的权利转换。导演不再盲目迎合观众,开始试图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引导观众接受新的审美取向。而观众也日趋理性,不再被导演和商家牵着鼻子走。在人物塑造上,主旋律的时代风云人物和今年电影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小人物”群像显现出电影的人文关怀。在题材上,古装大制作和投机取巧的惊悚悬疑系列在制作水准和票房上也擦出了“奇异”的火花。打着经典延续的“记忆牌”和开拓创新的“探索牌”的出现也给观众带来了新的热情和观影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钢的琴》。影片没有大明星、没有3D特效、没有八卦可供炒作,经过艰难的融资最终登陆国内院线。影片陆续获得了第二十三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最佳男演员奖”,第三届悉尼中国电影节“评委会特别推荐奖”,第二十八届迈阿密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电影奖”和第二十八届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香港亚洲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特别提名等多个奖项。可是,观众的好口碑与专业人士的高评价,并未换来《钢的琴》在票房上的成功。据统计,《钢的琴》首周末票房只有300万元,在很多影院仅放映几天就早早下线。

通过《钢的琴》可以看出,艺术和商业之间亟待一种有效力量来制衡,在市场创作和艺术追求中提高理论建设,中国电影的投资环境还应该更加宽容一些,给中小成本电影创作一个新的创作的平台。中小成本电影也应摆正心态,在寻求艺术创作的同时,通过网络等渠道多方位的宣传自己,以达到票房之外的新盈利。不要被院线一棵树吊死。

除了资本的特性在电影艺术创作和生存需要中是一对不好化解的矛盾。导演与观众的碰撞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碰撞可能带来的是火花,也可能是火药。导演本身与以往的不同是不再一味地从商业角度考虑迎合观众,而是自觉的与更多观众进行对话。引导观众接受导演自己的审美取向。

本土电影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高大全的风云人物形象出现,也有一些主流电影也开始尝试突破模式化和概念化的限制,用平民视角拉近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岁岁清明》是发生在青水秀间的主旋律:《乌鲁木齐的天空》是拥有人文情怀的建党90周年献礼片:《西柏坡》是建党90周年唯一一部动画电影献礼片:《湘江北去》是周冬雨出演的主旋律影片:《建党伟业》是重磅主旋律献礼片,《建国大业》的兄弟片:《飞天》讲述了第一代航天员艰苦训练的故事:《郭明义》一生一死一明一暗,这部献礼片情节跌宕起伏,甚为好看:《传奇将军赵尚志》是传记型献礼片,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真实。

还有一些反应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形象的作品。2011尤为突出的是这种形象不再是单独对某一人物的塑造,而是通过人物群体式出现,用群像的方式反应时代风貌。《像小强一样活着》讲小骗子与小警察斗智斗勇到联手合作突破要案的故事;《隐婚男女》反应隐婚时代男女的情感历程:《钢的琴》展现了一批东北老工业时代的下岗工人群像;《房不胜防》表现出了住在筒子楼里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居民的生活百态;《最爱》,顾长卫的电影向来细腻动人,讲述的是艾滋村的民众染病后对生存与生活的追求,是对人性和边缘人群的探讨。

六大票房

《密室之不可靠岸》从《猿族崛起》嘴里抢到了首周末一千万的票房。

《失恋33天》则在上映当日的排片量就勇超《铁甲钢拳》。

《观音山》,3月份是电影市场的低迷期,但选择在这个档期上映的低成本文艺片,却收获了7000万元的票房。

《最爱》,同样是小成本,5月份上映的最后收获了近6000万元的票房。

《孤岛惊魂》500万投资博9000万票房。

《画壁》雷得观众外焦里嫩的也能拿到累计票房1亿2149万,不得不算是一个惊雷了。

七待惊喜

电影不能只作为产业化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追求其纯粹的经济目标,也应该关注电影发展的艺术姿态。虽然2011年少有力作,但也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人在寻求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平衡上做出的努力,虽是荧荧之光,却也给中国电影整体艺术水平的提升带来无限希望。2012的中国电影,我们期待新的惊喜。

【责编/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