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积淀的力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积淀的力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时读到《蒹葭》,都有清风拂面之感。每一次和学生一起读这首诗,都更加深对《诗经》的了解,尽管胡适说过《诗经》里有一半的诗歌是不可以懂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这是《诗经》里较为众人所知的一首。教学中师生共同吟诵,其美感当不止于节奏之美、形象之美、画面之美,了解相关的学术探究,更能在简洁的文字背后读出厚重之美。

我认为,在教学中至少提醒学生从几个方面对《诗经》及《蒹葭》的基本问题进行探究,才能让学生获得较为开阔的视野。

一、“求实”而不“坐实”

古诗文在时空上与我们今人保持了遥远的距离,如此虽然在审美上获得了独特的可能性,但是在具体问题的实证上自然又困难重重。因此,探究求证成为一项必须的工作。本诗的教学,在求证上可涉及的点有很多,找到必要的几个探究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有一定的帮助。比如,《蒹葭》出自《国风》,而《国风》本叫《邦风》,汉代时因避刘邦名字之讳而改为国;“风”之被释为“民歌”,是朱熹的具有影响力的论断:“凡言风者,皆民间歌谣,采诗者得之而圣人因以为乐,以见风华流行。”说到此处,下一个比如必然是:在另一篇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点的话中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句,句中的“舞雩”是祭祀祈雨的仪式,按王充《论衡》的说法,“风乎舞雩”并不是登上舞雩台让风吹干身体,而是――在舞雩台上唱歌。于是不仅理解了孔子为什么非常赞同曾点,同时还明白了“风乎舞雩”中的“风”与《诗经》风、雅、颂中的“风”有关联。因此,《蒹葭》虽然来自秦地,但“风”所特有的歌咏的意味自然是深长的了。我们说“求实”,以上提到的或许最终未必是真正的“实”,但“求实精神”是有所体现的。

说到不要“坐实”,是从审美的角度而言。《蒹葭》一诗,自古就有许多人给予考证,纷纷证明诗歌所言为何。《毛诗序》认为这诗是讥刺秦襄公“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也”;《诗本义》则言:“所谓伊人者,斥襄公也,谓彼襄公如水旁之人不知所适,欲逆流而上则道远而不能达;欲顺流而下则不免困于水中,以兴襄公虽得进列诸侯而不知所为,欲慕中国之礼义,既邈不能及;退循其归,则不免为夷狄也。”清末才子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这是一首“招隐”诗:“盖秦处周地,不能同周礼,周之贤臣遗老,隐处水滨,不肯出仕。诗人惜之,托为招隐,作此见志。一为贤惜,一为世望。”不能不说其无考证,也不能说其无道理,然而诗歌的意思一旦坐实,趣味全无。朱熹说:“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这个说法才符合审美的原则。

二、“赋、比、兴”不是简单的“赋、比、兴”

说到《诗》,在《论语・阳货》中记载孔夫子最完整的表达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说的“兴”有“起情”之意,也有“托物”之意,它是一个完整的审美感受的过程,是审美情感与审美形象的结合,其主要作用在引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兴趣。

《诗经》普遍运用比兴的手法,比的作用是让事物的面貌得以显露,兴则让事物的意义隐藏,这就构成了诗歌特有的魅力。《蒹葭》开头就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呈现在眼前苍苍的蒹葭、凝霜的白露,不仅是一幅图画,更是一种心境。追溯到《礼记・乐记》,其中也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被称为外物的“物”,可从两方面看:一为大自然的物象,一为人间事物。《蒹葭》从大自然外物开始,引发了对伊人的向往追寻,这个“伊人”可以理解为美人、可以理解为理想、可以理解为生命中的种种,追寻是一个过程,追寻产生距离,追寻遭遇艰难……审美的感受渐渐浓厚。这一切都是从自然之“物”开始。而我们读距离《诗经》时空已经遥远的李煜的小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仍然读出《诗经》身影。词中分明传递出生命的摧伤,李后主说的是生命的苦难、生命的无常。“外物”就是这样与每一个独特的精神与(下转第98页)(上接第97页)心灵沟通的这种。这种感动的力量能穿透时空,使千百年后的人接收并震撼。

三、因为品质,所以流传

林庚先生在《唐诗综论》中谈到了《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说,荆轲所以得名,是永垂千古的短短两句诗的功劳。诗歌要表现雄壮的情绪,其难度在于让人心悦诚服,而不是嚣张跋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表现出那暂时感情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的普遍的情操,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因为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林庚先生由“萧萧”二字的高秋之意,带出“明月照积雪”的寒冷,进而带出“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悲哀。“一去”之刚劲与“不复还”的悲哀,呈现出艺术的普遍性。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知相得,欲说还休。这两句诗最终说的就是每个人自己了。

再说到《诗经》。“诗言志”似乎给了诗歌沉重的负担,在古人的眼里,《诗经》的一切问题都被泛政治化了,这本诗集形式上是诗歌,实质上是讲政治。等到词的出现,诗歌领域里纯文学的比例空前增大,再回望第一本诗集,词人们当时想必是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可不论如何,《诗经》终究经得起审美眼光的审视,更经得起时间对其品质的考验。比如,《诗经》开篇的《关雎》,许多人曾考证雎鸠是什么鸟,现代学者吴秋辉的断定是:“鸠”是一个普通名词,“雎”是一个形容词,且只是“雎”字的左旁,是形容词,是“祖”的古字,是“大”的意思;而“雎”字的右旁“隹”字是摆设。“雎鸠”是形态上的复词,“雎鸠”就是大鸠,是鸠类中最大的鸟即鸿雁。而这个说法最重要处在于:雁的特性是雌雄不肯乱配,爱情非常真挚,以此鸟比“君子”“淑女”,恰如其分。更早的另一说法从《毛诗》来,认为雎鸠具有“挚而有别”的品德,即雌雄虽情深意切,却能保持一定距离。而这“别”又正是儒家礼制思想的精髓,正合人伦关系中对距离的规定。如此,当我们读《蒹葭》,除了古人对“伊人”的解释外,我们还能读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种生命状态,《蒹葭》最终说的也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了。

闻一多说过:“《诗经》是中国有文化以来的第一本教科书,而且最初是唯一的教科书。”这“第一”与“唯一”,揭示了《诗经》对于后来两千多年中国文化的发展、社会伦理的构建所起到的奠基性作用。他首先提出对《诗经》有三种旧的读法,即经学的、历史的、文学的;他把《诗经》的国风部分重新编次,分三大类目,即婚姻、家庭、社会,国风可当社会史料、文化史料读,同时对于文学的欣赏只有帮助无损害。

开阔文化的视野,学生的眼界放宽,看到的就不止是一首《蒹葭》;看到的《蒹葭》当然也就不是字面的《蒹葭》。

参考文献:

[1]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二十一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2]叶嘉莹.风景旧曾谙:叶嘉莹谈诗论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苏缨.诗经讲评之风人深致.哈尔滨出版社,2010.

[4]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 华东师大二附中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