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苏北欠发达群众文化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提要]我省北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致使农村群众文化发展也相对滞后,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进一步强化苏北欠发达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笔者提出了一些肤浅的认识: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摆正文化建设的关系,强力推进文化理念的创新;二是在以国家为主体兴办文化龙头的同时,积极鼓励集体个人齐上阵,强措调动社会力量兴办群众文化事业;三是立足本地实际,精心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为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四是改革农村文化管理体制,相对集中人、财、物力,不断增强群众文化发展活力。
[关键词]苏北欠发达地区群众文化发展对策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已由单纯的兴趣爱好逐渐转变为广泛的“求知、求乐、求富、求新”,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就我省来说,在苏北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群众文化事业在相当程度上还没有适应农村文化发展的新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基层党政领导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认识片面化、简单化,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显性政绩、轻隐形积累,重短期效果、轻长远发展的倾向;二是乡村经济总体上讲发展缓慢、财力不足,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许多乡镇文化站靠“化缘”来支撑面上布置的活动,甚至现有的一些文化基础设施被无端挤占挪用;三是工作布局上存在“短腿”现象,不少乡镇的文化工作被边缘化、门面化,只满足于验收拿牌子,应付检查过关子,基层文化阵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摆设;四是群众文化活动缺乏有效组织手段,农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五是人才队伍缺少,一些高素质文艺人才招不进、留不住,特别是在农村,文艺骨干人才普遍存在“老少文化”现象,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文化素质低下,老龄化等问题已成目前阻碍苏北欠发达地区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的主要瓶颈。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强化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笔者想谈谈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摆正文化建设的关系,强力推进文化理念的创新。
只有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才能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形成思路,开辟新途径,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首先是要强化“文化软实力”的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化发展对区域竞争力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因而,作为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应把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部署,摆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二是强化“以改革求发展、促繁荣”的理念。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质量和效率,拓展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空间,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三是强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的理念。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既是体现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体现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征,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四是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以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根本职责,以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质量、水平和实效为紧要任务,以最广泛吸引人民群众参与为基本途经,努力为全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功能。
二、在以国家为主体兴办文化为龙头的同时,积极鼓励集体、个人齐上阵,强措调动社会力量兴办群众文化事业。
基层群众文化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理所当然应提倡社会文化社会办、群众文化群众兴。就目前状况看,国家对基层文化建设事业投入虽然逐年在增加和扩大,但对苏北欠发达地区来说还很不足。因此,必须采取国家为主,集体、个人为辅,三者一起上,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如果只依靠国家的财政办文化,不但难以发展,就连文化机构的维持稳定也是困难的。因此,作为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不能消极等待国家富裕了才动手,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同其它事业一样,只能靠改革旧的传统思想、改革传统体制、改革观念和模式,积极鼓励和支持群众对文化事业兴办的投资和参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文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基层各文化单位也要紧紧抓住机遇,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大力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等活动,以此来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三、立足本地实际,精心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为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品牌就是旗帜,品牌就是生命。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文化竞争实际上是一种“品牌”竞争。因此,作为苏北欠发达地区,必须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努力挖掘自身文化潜力,精心培育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充分展示改革开放的时代形象的区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区域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方面,我们连云港市就做出了开创性的尝试。
针对本市实际情况,市有关部门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坚持按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工作思路,尝试和实施城乡共建,发挥城市在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动员各级文明行业、文明单位与农村中基础较好的行政村结对共建,培育和扶持一批文化先进村。目标是通过以点带片,不断扩大覆盖面,逐步建成一批文化设施完备、活动丰富多彩、乡风文明和谐、村容整洁卫生的文化先进村。在实践过程中,从基础抓起,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从难点入手,建立城乡共建机制;从重点突破,巩固村级文化阵地;从方法导入,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着力把“城乡共建文化先进村”打造成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品牌。近年来,连云港市还积极推进与国际性海滨城市相适应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设以山海文化为特色的文化连云港,在拓展文化工作的内涵上,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以文化惠民工程为主体,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提高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全面塑造城市文化形象作为文化工作的基础来做。使一个充满了历史人文气息与现代蓬勃朝气相融合的文化连云港日益显现。近几年中,连云港市的灌云县也在努力实施省文化厅部署的“四特”建设中(即: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特色文化标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通过努力,目前该县已形成了以下车乡的唢呐、东王集乡的少儿二胡、穆圩乡的剪纸、同兴镇的儿童画、板浦镇的民乐、民舞、英姿少儿舞蹈、朱祥余的根雕等一大批特色文化项目。特别是近几年该县首创的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建设,也已逐步形成具有灌云特色、群众欢迎、机制灵活又便于操作的基层文化工作模式。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品牌,已成为连云港市农村文化乐园中一朵奇葩。
四、改革农村文化管理体制,相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增强群众文化发展的活力。
作为苏北地区在原本经济就不太发达、文化建设也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要想使群众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用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亲举措打开新局面,用新体制不断提升区域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一是要合理配置资源,不断建立完善农村文化阵地。北部地区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和文化素质上的制约,致使农村文化娱乐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本地群众的正常需要。因此,北部地区必须坚持乡镇和村级文化软硬件设施建设并重的原则,合理制定规划,在逐步消除乡镇无站房和站房不达标的基础上,建设和完善村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户的设施和功能。同时,建议各级财政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加大对村级文化建设的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加强整合,精简撤并有关文化部门,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设农村集镇文化中心。一个乡镇一般都有文化、广播、电视、科普、成人教育、党员电化教育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小则一二人,多则十几人。仅以我们这一地区看,平时他们大多各自为政,重迭建设,工作上扯皮、推诿、人浮于事,甚至出现互相“拆墙”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因此,以后随着乡镇机构改革,建议可将业务相近的上述部门精简合并为一个文化机构,人、财、物统一调配,设备设施统一使用,统一组织领导,以便集中有限资金投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发展多功能的综合性文化中心。三是解放思想,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关键是必须坚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本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因地制宜,发展带有本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走出一条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又能不断增强自身活力的产业化之路。
总之,要加强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所有关的因素是很多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起兴办农村文化的新体制,笔者深信,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事业呈现可喜局面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