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论英语教学呼唤人文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人文素养的核心是重视、尊重人的权利、思想自由和自我选择。教育改革思潮的回落以及对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发展的极度重视,迫切要求英语教育也应着手于人文精神的教育。
【关键词】人文 素养 教学
人文素养的核心是重视、尊重人的权利、思想自由和自我选择。它着眼于学生人性、人格的发展,基本素养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与当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的教育理念是不想违背的。但当前人义的培养任务总是狭隘地落在语文这门学科身上。作为语言文化学习科目的英语,历来游离在人文主文素养培养的目标之外。而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思潮的回落以及对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发展的极度重视,迫切要求英语教育也应着手于人文精神的教育。
一、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弊病
当前的英语教学大多是以老师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其次就是搞听说读写这些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课后大量的习题巩固。其中人文性在教学中体现的比较少。但反思一下,这能全怪英语老师吗?期末考、中考、甚至高考如同无形的指挥棒在背后遥控着老师,大大小小的考试所考的无非就是听力、单项填空(也就是语法)、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写作这几大类型。几十年如一日的考核方法使得老师和学生都误认为英语教学的内容就是由词汇,语法,技能。会做题,会写点简单的应用文,会说几句英语就是把英语学好了。
二、新教材闪现的人文之光
随着新课程如火如荼地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教材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如英语人教版实验教材必修1 unit 5 nelson-mandela——a modem hero里面warming up和pre-reading部分的几个问题我就觉得设计得很好:
what are the qualities you should find in a great person?who do you think is a great person?
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可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些正是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因为批判性思维也是人文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z--。
再看看必修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这里关注的是情感问题,学会幽默,懂得幽默是教会学生乐观心态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以往教材所缺乏的。更难得的是这个单元还涉及了英语的文字游戏:如:
1 c:what's that ny doing in nay soup?
w:swimming.i think!
2 c:what's that?
w:it's bean soup
c:i don't want to knowwhatit's been.i want toknowwhatitis now.
学生在反复读后也不由的会心一笑,恍然大悟,从而爱上英语。教材中闪现人文之光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不再一一列举。
三、困惑和反思
人文教材的出现为英语教育的人文培育打开了一条希望之路。但笔者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惑。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羁绊,学生们几乎从踏入高中大门的第一天起,精力都瞄准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机制使学生很难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享受更无暇去了解那些优美的、陶冶性情的文章。
那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归根到底就是考核标准的问题。虽然《高中课标》提出的“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高度褒扬了人本主义,也体现出高中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但从检验学习的考试形式来看,笔试仍是唯一的考核办法,而考试的题型也没有变化。学生依旧需要沉浸在背语言点、记单词、做考题的苦差事中。为什么现在还存在为语言而语言忽视人文精神的英语教育?答案就在于高中英语新课标理念和评价脱离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从最根本的高考开始对现有的英语考试题型来一次变革:
(1)增试口语,内容以必修模块各个单元的主题为基础,设置情景英语的考核;
(2)阅读题应该出能考出学生真正阅读技能的题目,形式应该有问答题、归纳演绎或其他形式而不只是多项选择。
教育的本质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这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推脱的任务。如果新课标所提出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三个方面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真正地体现在评价体系中,那它就永远只是一纸空文。怎么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把人文素养的培养贯彻到新课程中去,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