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0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52例单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6%(P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扶正祛邪;针刺

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0-0056-0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缠绵难愈,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秉承“扶正祛邪”理念,运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104例患者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患者,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为(3215±676)岁;病程1~5 a,平均病程为(213±104)a。所有患者均有白带增多、腰腹胀痛等临床表现,劳累或后加剧。部分患者伴有月经紊乱,腹部可触及肿块。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2组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年龄及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中药联合针灸治疗。①中药基本方:党参30 g,黄芪30 g,白术15 g,茯苓15 g,薏仁30 g,续断15 g,杜仲15 g,巴戟天15 g,败酱草30 g,草红藤30 g,当归12 g,川芎10 g,乌药15 g,炙甘草5 g。根据舌脉,兼症适当加减,每日1剂,分3次口服。②针刺。取穴:关元、中极、气海、归来(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针具:选用华佗牌2寸一次性针灸针。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穴位处常规消毒,取穴后使用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法,以出现酸胀感为宜,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月经期停针刺。对照组 单纯予中药治疗,药物组成及用法同治疗组。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疗效情况。

13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子宫附件均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盆腔炎症状减轻,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B超均无明显变化。并在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回访调查,了解患者的复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χ2检验,P

3讨论

慢性盆腔炎多为经期、产后胞宫空虚,外邪乘虚而入,邪气结聚胞宫,日久而成。湿邪蕴结盆腔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湿浊、瘀血俱为阴邪,停留体内易损伤阳气,迁延日久,必累及于肾。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湿邪常易困脾。脾肾两虚,又导致湿邪缠绵难愈,所以本病发生与脾肾密切相关。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一系列脾肾两虚症状,如腰骶部酸痛,劳累后症状加重,带下清稀、神疲乏力、体弱多病等。故本病以湿、瘀为标,脾肾两虚为本。现代医学也认为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的减弱是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故治疗上扶正与祛邪并举[2]。中药基本方中巴戟天、杜仲、续断补肾温阳,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薏仁健脾益气,淡渗除湿,败酱草、草红藤解毒除湿,当归、川芎、乌药行气活血,全方共奏补肾益气,化瘀除湿之功。同时辅以针灸,调理患者气血,达到扶正祛邪目的。取穴以阴经任脉、带脉为主,配合脾经、奇经等穴。关元为任脉的要穴,气海为任脉补气的要穴,针刺关元、气海可实现调补元气的效果,针刺三阴交与足三里则可以调理脾胃,使气血生化功能增强,助运化湿,针刺中极、归来可疏肝理气行血散瘀。针刺对患者IL-2、CRP、TNF-α具有的调节作用,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3]。

临床观察表明,中药联合针灸扶正祛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单用中药,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9

[2]李军,闫颖益气银红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39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4):9-10

[3]侯雪民,周花玲,肖勇针刺调节慢性盆腔炎患者I L-2、CRP、TNF-α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6):1278-1279

(收稿日期:201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