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药药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药药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药对是古今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奥妙的内涵。药对,又称对药,是临床用药中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的配伍形式,在方剂配伍中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通过对药的理论研究、临床应用研究和实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方剂的配伍规律,可以减少盲目性,提高组方水平和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药对研究应用现代化

药对又称对药,是临床用药中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在方剂配伍中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基于药对这种方剂配伍的基本形式,在临床研究中,许许多多的灵验新方由此而衍生出来。由于研究单味药难以反映出其在复方中的真实作用,而复方由于药味多,作用关系复杂,对其研究也难以得出准确结论。“药对”作为药配伍中的雏形,对其研究恰好可以弥补上述研究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对药对发展的历史进程及近现代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认识,以便对其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科学地指导临床应用。

1药对发展历史进程

《神农本草经》于两药配伍效应上便记载有:药“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在运用方式及禁忌上,经文建议“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而在使用有毒药物时,经文则曰:“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1]。这一药对应用原则言简意赅,指导了千百年的中医从业者,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由《雷公药对》与后来的《桐君药录》合订而成的《药对》,其主要内容为“论其佐使相须”。虽然原版《药对》已亡佚,但是从其幸存的5首药对中可以对其内容窥见一斑。该5首药对分别从4个不同的节气(立冬、立春、夏至、立秋)出发,论述了相应节气的药物配对方式及其相应的治疗效应。这很可能为我们今后研究药对配伍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

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徐之才药对》在《雷公药对》的基础上,对药对的组成法则多增了一项“性毒相反”[2],亦可谓是完善药对理论的一种有效补充。

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垣、朱丹溪等历代医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药对经验,从而指导着临床用药向前发展。

陈雪功[3]认为近代名医张锡纯在药对应用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大气下陷以呼吸短气或努力呼吸似喘而非喘为要点,既无咳吐痰涎或寒饮停聚胸膈之象,又非脾胃气虚食少腹胀便溏之症。此时最宜温补升提与凉润之药对同用。张锡纯于单纯大气下陷证,黄芪对知母,配以桔梗、升麻、柴胡之升陷汤治之。黄芪对知母,具有阳升阴应的作用,非常适用于治疗大气下陷。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唯其性稍热,常恐其有生热之虞;知母味苦性寒,液浓而滑,有寒润滋阴之功。知母得黄芪,使药性分毫不觉凉热,黄芪得知母,使阳气上升而有阴液滋润。

张镜人(近代着名的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学专家)在药对方面也有独到认识。其学生认为张氏“继承古代医家使用‘药对’之遗风,处方习用两药配合,相得益彰,疗效更显,实为经验之结晶,弥堪珍重”[4]。

《施今墨药对》详细地介绍了近代名医施今墨临床常用对药,包括每对药的组成、单味功用、伍用功能、主治病症、常用剂量及临证经验。施氏继承和发扬并重,有其独创的药对组成法则:①相互协助以增药力;②相互制约而展其长;③两药合用另生其他作用;④有沟通作用。

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曾言“……这种药物的配伍,主要是前人经验的积累,有根据,有理论,不是随便凑合的。通过适当配伍,能加强药物的效能,扩大治疗的范围,值得我们重视。”

药对是古今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奥妙的内涵,有待深入研究与应用。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使之赋予现代科学之内涵,是一项重要而又意义深远的工作。

2药对的现代研究

近年来,对药对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从理论、临床与实验3个方面分析和归纳药对的研究进展。

2.1药对理论研究

2.1.1对经典中的药对进行归纳研究经典无疑是中医药的重要宝库,对经典药对的发掘和研究具有继承和指导创新的积极意义。鉴于此,后世不乏医家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如耿建国等[5]对《伤寒论》中药对配伍规律与特点进行了探讨,指出《伤寒论》中的药对是方剂组成的核心,是方剂组成的基础,并体现了方剂的整体疗效。马坤范等[6]根据近年诸多医家的研究成果,对仲景相反相成药对配伍的理论、分型、后世运用及发展进行了综述。曹华[7]分析了经方药对配伍规律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经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1.2研究角度的多样性除了平行式(如A药对B药,C药对D药,E药对F药)列举药对进行分析,也有研究者从单味药出发,发散式(如A药对B药,A药对C药,A药对D药)归纳出与此味药配伍的多个药对,并进行深入的阐述。如马莉等[8]对黄芪药对应用的追溯及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黄芪药对尚未见到全面系统的统计、归纳及分类,且未从七情、性味、功效及剂量比例等各个角度进行综合阐述,黄芪药对“尚未得到广泛挖掘”的结论。

2.1.3药对与方剂关系的研究药对也可谓是药方中的基因子。同一个药对可存在于诸多方剂之中,沟通了方剂间的内在联系。因此研究和归纳出药对在各方中的共性是十分必要的。如王瑞玲等[9]通过对8组药对(麻黄对桂枝,柴胡对黄芩等)各自在不同药方中的功用的分析,归纳出各药对的效用共性及药方的配伍特色。

药对的理论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方剂的配伍规律,对于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2药对临床应用研究

2.2.1通过经验总结出实用药对如陆晓东[10]在《经验药对选介》中提到“地骨皮配川桂枝善除寒热”,“牛蒡子配炙甘草能愈虚咳”等。罗文群等[11]总结了伍炳彩教授运用药对的经验,提出“杜仲配桑寄生”可“共奏祛风湿、补肝肾之功”,“姜黄配海桐皮”则“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止痛作用倍增”等。杨君等[12]介绍了吕仁和教授临床治疗肾脏疾病和糖尿病常用有效药对泽泻和泽兰,狗脊和川断,芡实和金樱子,石苇和金钱草,青葙子和木贼草,蜈蚣、全蝎和土鳖虫等。

2.2.2对治疗同种病证之不同药对的临床研究治疗同一种病症,不同的药对,其侧重点与治疗效用不同。如朱萍等[13]研究并列举了韩树勤老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药对,指出“防风与防己”,“桑枝与桑寄生”和“羌活与独活”等药对对风湿性关节炎有独到的疗效。

2.2.3对单味药之不同配对的临床研究同一种药物的不同配对有着不同的临床疗效,有医家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单味药之不同药对进行了归纳研究。如熊水明等[14]研究并列举了附子药对的临床新用,指出“医风疹,附子配当归”,“疗不寐,附子配黄连”和“治疝气,附子配大黄”。

通过药对的临床应用研究可以提高我们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减少盲目性,提高组方水平,使配伍更精当,更宜于临床活用药物,增加临床的适应性。目前,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于药对临床应用的研究就更有实际意义。

2.3药对实验研究

药对的实验研究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各方面(主要包括药理、化学、炮制等)对药对有效成分、配伍、剂量关系等进行研究。

目前实验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对传统的药对进行科学佐证或验证,使其具备科学依据;通过药对的实验研究来开发新药。如徐艳春等[15]通过对黄连配伍吴茱萸前后其化学成分的变化验证了该药对的配伍意义及其剂量关系。柳润辉等[16]对丹参和黄芪药对进行实验研究,以确定其有效成分丹参总酚酸和黄芪总皂苷的最佳组方配比,从而为药对”丹参—黄芪”有效成分组合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药对的实验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明确中药的药效成分和药理作用,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有效途径。

3结语

目前,药对研究在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有了较为丰富的内容。但是,药对往往只是某个复方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复方的关系非常密切,而目前的各种研究都较少涉及药对与复方的关系,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上,都是比较孤立地研究药对,而没有把它放到复方中来研究。因此,要积极开展药对在复方中发挥作用的理论机制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药对,并更好地发挥药对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万芳芹.“药对”浅识[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6):550.

[2]李维贤.关于药对学的探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9):9-12.

[3]陈雪功.张锡纯药对举隅[J].山西中医,1990,6(4):31-32.

[4]张存钧.张镜人药对口诀[J].浙江中医杂志,1993(1):13.

[5]耿建国,王代娣.《伤寒论》药对配伍规律与特点[J].江苏中医,2000,21(9):6-7.

[6]马坤范,何姗.仲景相反相成药对配伍研究近况[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9):42-44.

[7]曹华.经方“药对”配伍规律研究的现状及分析[J].国医论坛,2003,18(4):1.

[8]马莉,陈松育.黄芪药对理论初探[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2):64.

[9]王瑞玲,李忠信,张同领.浅谈药对在方剂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00,20(1):57-58.

[10]陆晓东.经验药对选介[J].浙江中医杂志,1992(7):307.

[11]罗文群,郭建生.伍炳彩用药对经验[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3(3):110.

[12]杨君,秦英,杨莉.吕仁和教授常用药对简介[J].光明中医,2001(1):5.

[13]朱萍,程燕,王峰.韩树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药对运用举隅[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3):218.

[14]熊水明,钟水清.附子药对的临床新用举隅[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3):209.

[15]徐艳春,聂桂红,汪文莱.黄连配伍吴茱萸前后氨基酸的成分分析与含量测定[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6):530.

[16]柳润辉,苏娟,徐希科,等.药对“丹参—黄芪”有效组分的最佳配伍配比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