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形势下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新举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新常态后,商业银行收入增长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重点分析新形势下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如何采取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的新举措,降低信贷经营风险,向风险管理要效益,确保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价值创造。
关键词:新形势;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信贷风险主要指借贷人无力清偿债务而出现的风险,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是否损失以及损失金额大小的不确定性。它是商业银行经营上的风险,也是金融市场上相关因素波动所产生的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跟踪、检验和报告,由此完成对信贷风险有效缓释和控制的目标,最终保全信贷资产及获得贷款盈利的一种科学方法。
一、新形式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
金融危机对于世界金融所造成的伤害正在逐渐愈合,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总书记也提出了我们要认识新常态,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在基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凸显了出来:
(一)基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不力
一方面是银行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上的问题,内部风险管理制度不系统,没有一套有效的、自发的机制来分辨出信贷风险继而评价其风险大小;管理人员分工和责任划分不够明确,缺少全流程问责考核机制;在风险放款操作流程上,先进高效的风控方法和工具的匮乏,将会导致全面风险管理缺位。
另一方面是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信贷人员主要依赖于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与时俱进基于新常态风险特点研究分析得出的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缺乏科学的信贷风险管理的意识。
(二)迫于经营压力存在“重贷轻管”现象
某些基层商业银行合规信贷风险经营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存在迫于经营压力出现“重经营、轻风控,重投放、轻管理”的经营思想,在信贷经营中只注重贷款的申报和发放,忽视在贷款发放后的管理,放松管理要求,不能将“三分贷七分管”的基本要求落实到位,从而导致贷款风险防控不到位,甚至形成损失。
(三)产能过剩等外在因素引发信贷风险
产能过剩问题是近年来中国产业发展的瓶颈,如我国的钢铁、煤炭、造船、多晶硅、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的企业通过贷款将风险传递到银行,致使银行业不良资产整体增加。不仅如此,由于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很多都是国有大型企业、上市公司等,盈利多的时候,商业银行竞相将信贷资金投向这些企业,导致贷款集中度风险较高。
(四)信贷违约风险出现的概率缺乏准确估计
商业银行目前评级信贷客户的方法较为不精细,这是由于商业银行在对信贷客户的信息获取方式、等级划分、评级流程、信息收集方法及整体架构设计上,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标准。这一评级信贷客户的方法的不精细导致难以精确估量客户的违约概率及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小。从而当宏观经济环境趋向恶劣化时,平日里积累的风险危害就将凸显出来。致使金融环境动荡对银行信贷资产的损害程度的数学期望加重。
二、信贷风险管理的新举措
针对以上问题,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快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控制的制度建设,强化风险意识传导,持续优化信贷客户结构,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一)加强内部信贷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
在上级银行制度规定指导下,根据基层情况,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一方面应由银行的高层决策管理人员进行直接控制,越是位于银行架构金字塔顶部内部信贷风险管理控制体系的管理人员,将会加快风险管理运作速度并改善实效。同时,高层管理人员有助于平滑这一流程的阻力、自上而下地带动全体员工参与与支持,进而创造良好的执行氛围。
另一方面明确内部各部门在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中的职责。强化银行信贷业务部门在内部信贷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中发挥贷前第一道防线的真实性管理和授信方案设计等职责和作用;发挥授信审批相关机构贷中实质风险判断、实质风险管控的第二道防线的职责和作用;重视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监管检查对整个内部信贷风险管理控制系统的运行和效果的监督检查作用,通过内外部审计监督检查部门的审查、监督、评价和反馈,向授信流程前端传导风控偏好,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二)加强信贷人员风险防范的认识
通过晨会、夕会、例会等方式,系统化开展风控文化培训、学习,及时传导风控新迹象、总结新特点、防范新措施,把风控合规工作触角延伸到一线,既要贯彻落实好“三分贷七分管”的基本要求,又要针对新常态风险特点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督促本单位相关经办人员,落实分行相关内控合规及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及时向本单位汇报所发现的风险;结合“一个加强 两个遏制”以及各类内外部审计检查发现的问题,带领员工关注授信业务领域的尚未有效控制区域及存在隐患的部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解决问题。
(三)开展专项治理
开展贷后管理专项检查活动,对已展期客户、近三个月有逾期纪录客户及近两年新增授信户,进行全面检查,逐一核查以上客户是否落实审批条件和贷后条件,并提供相应证据,如相关的抵押物证明、回款和收入等对账单明细、存贷比、贷后走访纪录等。对信贷业务出现的最新预警信号,逐一跟进、排查、诊断、反馈,制定有效化解措施。做好对客户信用评级和押品的督导工作,落实支行押品管理系统提示信息核实和处理,及时完成押品价值重估,提示并指导经办机构加强对信用评级时效性等贷后规定动作的管理。对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进行持续地风险排查,一方面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放贷从量到审严格控制,对存量贷款一户一策,逐步落实授信退出;另一方面密切关注符合国家战略导向,有重整并购、过剩产能输出的企业,在落实授信闭环管理的前提下合理授信支持,借国家战略平台实现授信资源的整合,提高风控能力,提升授信安全。
(四)健全信贷违约风险数据库,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强化风险防控能力
根据历史数据和调研数据,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数据库,完善客户信贷等级分级和调整制度,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建立企业关联关系全景图,防范隐性关联风险结算调整授信客户结构;建立资金流向监测图表,及时发现企业风险点,及时调整授信策略,优化授信结构;同时重点跟踪,及时有效处置不良资产,对于提升信贷资产质量、优化信贷客户结构,促进信贷客户综合联动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结束语
新常态经济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的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就对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也相应地提出了解决措施。从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健全出发,加强人员风险防范意识,重点跟踪行业评级较低的客户,降低客户信贷违约风险,确保基层商业银行信贷资本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约翰 C.赫尔.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原书第三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郭丹,董影.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3(5):115-116.
[3]陈国勇.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初探[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7):6-8.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