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博物馆教育如何让未成年人实现社会认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对个体而言,塑造其终身能力与品格的教育学习分为三个组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博物馆在未成年人启智阶段协助家长实现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的内容过渡,在青少年进入成年前后缩小学校教育和社会约定行为间的差距,并于成年后在社会教育学习阶段起到类似学校教育的角色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博物馆教育和未成年人在步入社会之前主动认知社会角色二者的关联,从而探索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的规划思路。
【关键词】角色认知 青少年教育 博物馆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86-03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对个体而言可以塑造其终身能力与品格的教育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伴随终身的家庭教育;二是所在群体强制或共同约定的学校教育;三是个体在可独立支配社会行为后自行选择的社会教育,此三块组成衔接拼成一个社会成员所需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完成一个人作为自然人所必需的基本言行举止陈述表达训练,做了一份规划;学校教育负责传递群体前辈在知识技能传承中所获得的经验与方法,把规划所需材料和组建方式预备起来;社会教育以一个“试错”模式把家庭教育的规划、学校教育的准备直接实践、印证、修正,甚至纠错。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此三大组成实现有机拼接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博物馆可以在未成年人启智阶段协助家长实现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的内容过渡,在青少年进入成年前后缩小学校教育和社会约定行为间的差距,并于成年后在社会教育学习阶段起到类似学校教育的角色作用,这些衔接填补中蕴含了修正的可能。本文主要分析了博物馆教育和未成年人在步入社会之前主动认知社会角色二者的关联,从而探索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的规划思路。
一 博物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在传统博物馆学里,博物馆人着眼于物,强调要确保物的信息实现原真传递。为了降低信息传递中的错失率,通常会缩短简化传递通道。在博物馆看到的信息是物本身传递的原始要素信息,如年代、材质、器形、出土等;人作用于物的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同样以最为严谨的表述予以传递。这导致了不同信息背景的观众在面对博物馆展示时产生认知差距,而两者之间的空白成为观众再度使用博物馆的障碍。博物馆一度门可罗雀的群体现象,其背后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等交互的落差所形成的。
基于传统博物馆学基础,从19世纪中叶开始,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不断得到强化,到了从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博协修改了博物馆的定义,越来越强调对人的关怀,把教育放在突出的地位;随之发展出的新博物馆学,把博物馆的重心转向了基于藏品多维度研究后的使用,尤其是用于关怀社群和社区的需求。简而言之就是转为以人为博物馆行为的核心对象。
此时,博物馆教育的核心意义也随之由“绝对忠实的传递原真信息”演变为“有针对性的缩短和填补观众与藏品间的信息落差”。各个物馆教育行为由神圣不可撼动的专业表述转型成各种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和创意策划。这中间也离析出一些只能传递相对浅显易懂的信息碎片的教育活动,成为博物馆教育一个直落千丈的低谷。博物馆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将藏品(经过专业研究剖析后得出的)信息以观众更易于理解接受的立场方式予以传达。这个核心的本质仍是传统博物馆学所坚决强调的信息原真,所不同的是在藏品信息真实正确的基础之上,新博物馆学对博物馆教育提出了更复杂苛刻的执行要求:以观众的信息背景为基础作呈现和传递。藏品信息的专业性、正确性仍是得到首肯保留的。而与之相关的教育行为所要改变的是其自身在此前方式思路上的简单粗放,要求博物馆教育执行者从教育对象的信息背景和认知需求等角度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有鲜明主题和目的性的教育活动。
这样的转变,事实上也是博物馆教育一次重要的改革。博物馆人必须要意识到这样一个迫切性:如果博物馆所传递的信息是鼠标动动,甚至拇指动动,一个APP都能搞定的信息,那么人们又何必非来博物馆不可呢?
所以,博物馆教育除了要用更巧妙科学的方式传递藏品真实信息,更要懂得突出自身在教育体验上的特性:物性和参与性。前者给感官带来的真实性是目前任何信息技术都无法取代的,而后者的互动性远胜于单纯地听、看体验所能达到的效果,二者如能有机结合必然可以确保博物馆教育在受众中的强竞争力。
二 未成年人教育的特性在博物馆环境中的彰显
人都是基于已有信息或经验做下一步选择和决定的。基于博物馆丰富藏品的体验式教育,在经验学习时可以比书本教学模式更易获得理想效果。著名的“卡斯顿教学模式”提出了博物馆学习的三个要素,分别是博物馆要素、教育要素、学科要素,通过活动目标预设-博物馆教育预期评估-确认实施-结束后量化质化评估等通用模式来完成博物馆教育行为的具体落实。
在教育心理研究中发现,学龄前儿童和儿童中期,以及青春期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有明显差异和侧重。学龄前儿童(3~5周岁)看重长辈告知的经验和规则,认知发展以语言习得为主,反馈到行为上就是把父母、老师(幼儿园)告知的描述用行为“复印”出来。如妈妈说吃饭前要洗手,幼儿通常会在完成洗手后希望得到父母语言上的认可:“宝宝真棒,洗手了(理解为:你做对了)”。
到了小学后(尤其是进入中高年级),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的是通过记忆和元认知技能,因为有了个人生理因素的参与(记性和阅读都是有天然的个体差异的),社会情绪发展出了自我概念,被认同需求不再是向父母师长寻求,而是同伴。这个过程是自尊心的形成期,儿童在此期间的体验经历直接影响其在同伴中的“认知形象”,所以学生带着羡慕的一句反话可能会比父母给予的充沛精神物质双重奖励更容易给儿童带来心理满足感。
进入青春期,随着脑部组织发育和训练累积,未成年人在这个阶段已经具有了“预设分析”的演绎推理等逻辑运用能力了。出于技能善长和喜好的不同,未成年人在这个阶段的社会情绪发展进入同一性形成,在互相认同的群体里表现出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和亲密感。此时他们的关注度已由父母印证、同伴印证转为寻求社会印证。虽然身体发育、心智追求到了后期已和成年人相差无几,但由于没有社会行为实践,在现实中出现眼高手低或犹豫不决的认知表现,比如对某类兴趣表现出极度忠诚和热爱,或坚持某种特殊的行为来彰显立场等。
博物馆作为一类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教育对象的社会单元,基于自身特有且善长的真实体验之特点,应该充分考虑教育要素在博物馆教育实施中的影响和作用,对教育对象做有针对性的方案,并对活动执行做科学评估,以完成教育目的。
另外,博物馆教育除了要考虑心理等普遍规律外,要充分兼顾实际地理成长环境所导致的差异规律。城市教育水平相对好的博物馆设计教育活动时要把内容的认知水准相应提升,而面对基础教育欠完善地区的未成年人,设计教育活动时务必要考虑其可理解的信息背景,增加循序渐进的信息铺垫环节。
博物馆教育并不是学校教育的实践表达方式之一。学校教育对学习连贯性和宏观性要求不是博物馆必须遵守的。但博物馆教育要主动关注学校教育的知识脉络和学科设计,而这也是基于对客观教学规律的尊重。书本教学以抽象和逻辑性见长,其提纲挈领的授渔模式是重要的学习技能训练,遵从这个模式的纲要脉络,博物馆把自身的藏品信息纲举目张的填充进去,可以极大地帮助未成年人获得自主学习的,进而和学校教育形成相得益彰的正反馈。
当博物馆教育行为结合参考了学校教育要素后,在具体策划实施时,具体内容和博物馆展陈主体息息相关。如策划一个面对初中生的教育活动,人文历史类学科的博物馆和自然科学类的博物馆大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主体,如出土器物,同样面对中学生,同样是一次双休日的体验活动,历史类博物馆从器件入题做祭祀仪典、文化传统的介绍;而考古学博物馆可能会从土方层位标记拼图来讲解如何做田野考古;到了工艺美术类博物馆,从工艺传承和朝代更别标志去做专题呈现。所以,在卡斯顿模式里“博物馆要素、教育要素、学科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结合当代技术水平发展的日新月异,教育活动策划的技术手段选择需要纳入策划设计要素。配合相应教学主题做的短期活动要充分考虑加深印象的要求,在方式方法上尽量使用实物,减少用图文板之类的墙上书形式;还有一类近些年得到博物馆大力推崇的一种“走出去”模式――“大篷车”。博物馆大篷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博物馆的移动橱窗、大体量的格子铺、有逻辑关系的博物馆试看品。从内容上讲,适应流动性,强调故事主题性,以“打包――移动――展示”来实现博物馆主旨的馆外推广。推广中宣传固然是很重要的目的,还有一部分教育功能被带出来,大篷车一来是要告诉不能常去博物馆的人,博物馆在讲什么(这个是常规意义上的科普);二来要告诉人们走进博物馆对自己的意义;三是把博物馆的文创在大篷车最显眼的位置摆放出来,以精巧的心思和可以带走的文创产品体现博物馆的一种友善姿态。但这些教育意图的实现是不能依靠易拉宝+图版就能实现的。因为博物馆大篷车移动性很强,在展示内容构思上要强调不讲知识碎片,把学习的框架给孩子们带去,因为孩子可以自己填充框架,碎片有可能随着科研发展而有局限性。此类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科学、简要。重点是:耐用、经济、好玩。
事实上,可考虑的技术手段种类在时下不是太少,而是反客为主用得太多了。通过充分认识未成年人的教育特点后,就会明白多媒体技术对未成年人的信息学习并不是绝对有利的。如果技术本身的新奇度会分散孩子对其承载信息的注意力,那么就要慎用多媒体。当然这种情况还是要看具体某次活动策划的教育预期及教育对象而定的。
三 社会行为规则和职业风貌在博物馆的体现方式
哪些博物馆行为可以让未成年人在博物馆体验活动中学习到社会行为规则乃至各行业职业风貌呢?
首先,博物馆引导观众如何恰当参观博物馆时,便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行为规则的约束教育。博物馆是社会公共构件,是一个社会群体共用的“公器”,个人参观博物馆时的行为恰当可以更有效确保这个公共资源的延续使用。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落实推进,更多人进入到了博物馆这个相对陌生的空间里。这里不同于图书馆和学校,不需要绝对的安静;但不同于游乐场和商场,不能随心所欲而妨碍他人。当博物馆向观众传达藏品信息时,也要充分传递博物馆自身的信息。现在的博物馆越来越多,博物馆的服务也越做越细,但观众们对博物馆仍有不少“微辞”,同时,博物馆从业者觉得有不少来博物馆的人都“不爱惜博物馆”,“没有文明参观”。对于成年观众,如何文明参观博物馆可能只能以介绍建议为主,但对于未成年人,完全可以通过博物馆教育行为实现对博物馆未来主体受众的引导培养。在追求师长认同印证时告知参观博物馆的行为规则,在看重同伴印证时通过对团队的行为认同而培养其良好的文化习惯和赏析能力;进而在寻求独立于家庭学校之外的社会认同时,由博物馆提供一个第三方平台,以供其接触不同年龄层和工作领域的社会成员。总之,作为博物馆,对未成年人的参观行为做一个常规引导和培养是未成年人学习适应社会行为规则的一个机会。
另一个角度,就整个社会而言,不同专题博物馆呈现出不同行业的风貌较少。目前中国专门的儿童博物馆不多,但各个博物馆作为教育基地,都非常重视儿童体验环节。通过扮演类或兴趣班形式,让未成年人体验不同领域的工作技能和操作流程,起到社会职业介绍作用。一些外聘专家的主题讲座间接呈现其学术研究的风貌。但在博物馆里最为重要的职业展现和体验应该是为中学生提供教育活动。这类教育活动的形式更为复杂和持久,同时,认知对象和儿童的互动需要实时推进,出于博物馆教育效果的理想化考虑,这个阶段的儿童如果能参与到博物馆志愿者的事务性工作中是非常合适的(出于学业缘故,现实中要做到家长认同此点还有很大难度)。因为知识的消化反刍能力还不足的时候,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博物馆一些集中活动的协助配合需求,是对青春期儿童步入大学独立生活最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出于这样的需要,博物馆可以设计一些教育活动,让青春期儿童模拟完成一次博物馆教育活动。而作为一个社会的统筹者,政府的教育部门不能只着眼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技能培训教育这一类微观教育行为,更需要在宏观角度充分认识到博物馆教育在人生教育学习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重要性,把博物馆教育作为社会新成员礼仪规范和行为认知学习的重要途径,以儿童家庭行为为出发点,城市大小为半径,整合现有博物馆主题教育资源,向家长提出教育参考方案,跟学校强调博物馆教育比重,敦促其接受博物馆教育的主动示好,并进而逐步发展为主动考虑使用博物馆教育资源。
事实上,博物馆教育的意义远不止直接作用于未成年人,还有对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作用。由于教学管理模式的圈定,学校教育的教师更着眼于对已有知识的有效传递,学科相关信息研究成果的更迭并不完全是自发主动的教学考虑。而博物馆是一类独立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之外的重视应用和科普化的研究机构,其对相应学科的研究前沿一直保持着必须的敏感性和关注度。通过定期周期性的组织教师到相应学科主体的博物馆进行学术再更新,是博物馆教育对学校教育力量的一种源生力支持。
四 博物馆教育如何让未成年人实现社会认知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角色认知是伴随其整个教育过程的目标,无论是幼儿期的语言习得,还是进入学龄期后的纯学习过程,儿童对社会的认知学习一直伴随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化,家庭的过度关爱导致未成年人在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个“师长、同龄人、陌生人”的人际环境里,当中学学业完成,仅仅一个暑假之后就进入社会工作或进入大学学习,这样一个适应过程对青少年而言过于仓促,在一些文化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只要就学机制允许,中学毕业生就可以在家长监护下尝试参与一些比较简单的社会实习,有些甚至是计酬的。通过一定时间的社会体验后,再重新审视自己的求学专业和将来可能的职业方向。虽然因为目前的教育体制可能国内实施会很困难,但在中学长达6年的学年里,鼓励青少年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局部体验和尝试。一方面家长要有这种教育衔接的意识,另一方面学校要对有此类实践行为的学生予以积极认可。更为重要的是博物馆教育活动策划者要有多维度的框架规划意识,不能把博物馆教育只是理解和表现为基础信息的简单重复传播。
五 结束语
让未成年人通过博物馆教育获得对社会的预先认知对青少年步入成年后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他们会获得更为主动的自觉意识和思考能力,对社会现象的认知理解更中立客观,对自己的人生教育规划表现得更主动积极。此外,由于在其儿童期有博物馆体验的记忆,这个群体的青少年成长后往往会成为博物馆的优质观众:他们将懂得如何更好地获得藏品信息,愿意引导新观众对博物馆产生兴趣,为博物馆良性发展提供旁观建议,甚至有些青少年在完成学业后会直接选择就职于博物馆相关行业,进而实现文化习惯培养后的反哺。
从整个博物馆统筹考虑看,博物馆教育只是博物馆一个功能要求,表现为展示、讲解、宣传、讲座、活动等各种形式的描述。但出于常规工作管理便利性考虑,教育职能工作通常是由专职团队统一规划设计以及执行落实的。在博物馆里,这个团队既要懂得博物馆哲学和博物馆职业逻辑,也要有扎实的教育功力和实践经验,同时要能得到研究部门和技术部门的信赖和支持,以确保活动展现的内容及技术,此后还得有条不紊、坚持不懈地把每个教育策划案推进落实,并将每一次教育反馈整理成博物馆档案用于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
[1]格拉汉姆・布莱克.如何管理一家博物馆:博物馆吸引人的秘密(徐光、谢卉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姚梅林等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甄朔南.甄朔南博物馆学文集(续)[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