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人和谐寓生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南阳曾出土过为数不少的天文题材画像石刻,它们穿越千年的风雨把汉代人们对自然天象的理解呈现在我们面前。南阳汉画像石中的自然之神被拟人化,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民间信仰有关,主要功用是协助完成祭礼,向自然神灵传达亲善美意,同时意在借助其神威来辟邪。南阳汉画像石稚拙的刻画方式显示出汉代天人关系之间亲和愉悦的境界。
【关键词】汉画像石 天象 天人合一 和谐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89-01
南阳汉画像石是汉代先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它反映的内容非常丰富,天文星象是其中重要的一类,记录风、雨、雷、日、月、星等自然天体及由它们的运行所产生的自然天象。透过对天文画像石刻的深入解读,可以推知汉代先民们的深层心理,这里留存下来的是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始记忆。
一 祭祀与辟邪
风、雨、雷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并且与人们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南阳市王庄曾出土过《风雨图》,考古报告显示“画上部刻三神人合力牵引一辆‘五星车’,乘车的尊者即天帝;画下部又有四神人,皆抱罐向下倒水,即雨师正泼水行雨;画右一巨人,赤身跪地、张口吹气,此神人就是能嘘气成风的风伯”。南阳市英庄汉墓出土有《雷公车》:“三只翼虎牵引着一辆‘云气车’飞驰而来,车上树一建鼓,鼓上端饰有华盖和飘带,车乘二人,前为驭者,后为‘雷公’。”这些就是画像石刻对自然天象的生动表达。
中国是个农耕历史较为悠久的国度,南阳地处中原腹地,农耕文明更是源远流长,又因其与光武帝的特殊关系在东汉被誉为“南都”,农业生产始终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南阳画像石刻的表达颇能代表当时人们的普遍心理。在农耕条件下,人们非常重视自然本身,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导致的灾难频频发生,出于生存的考虑,当然也启发、影响了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在他们心中,觉得天地间存在另一个负责天象的独立系统,所以风雨雷就被神化、被人格化,创造出了天帝、雨神、雷神等来掌管自然界的变化,它们是有性格的、有意志的独立实体。这样,人类一方面极其依赖自然,另一方面又因无法科学地解释自然而感受到巨大的压抑和莫名的恐惧。自然之神被人格化后,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调整与自然的关系。在实际的生产与生活中,为了避免各种灾难的产生,让自然顺遂人们的心意,做到风调雨顺,汉代先民们就对自己头脑中臆造出的掌管自然的诸神顶礼膜拜、祭祀祈祷,希望通过诚意的供奉让诸神欢欣。人们就通过献祭礼使具有人格化的神愉悦,从而实现正常的阴阳更替、五谷丰登。
汉画像石是作墓室装饰之用的,它最重要的功用还在于借助其神秘、威严的力量来达到辟邪的目的。西汉流行厚葬习俗,东汉初光武帝又下诏曰:“世以厚葬为德,义薄终为鄙,至于富者奢僭,贫者单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止。”于是汉代人竭力把墓穴模仿布置成生前居室的样子,希望给墓主带来安宁、富足、稳定的生活,给亡灵以充分的护佑。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人们既仰仗自然诸神的恩赐,又充分体验过它们制造的灾难,所以,对自然天象本身奇谲怪异、巨大莫测的力量,汉代人佩服至极,于是在墓穴中饱含虔诚的心态绘制风雨雷等天象画像石,渴望依赖它们确保墓主人千秋万代平安如意。
二 感应与和谐
“南阳天文画像石呈现出显著的人文特征。它的以天文象征世俗的内涵,反映了古代天象观测为人事服务的特色。”汉代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科技发展,文化统一。虽然对那时的人们来说,自然灾害仍然是不可预测和无力抗拒的。但人的自信越来越强,人的主体性也越来越显示出来,人们一改往日对自然的绝对臣服,而是把人自身摆在主体的位置上来看待自然。汉画像石的刻画方式充分显示出了天人关系的变化,人用心感应神(自然的人格化)的心思,人与神和谐共处。
董仲舒曾有言:“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那时人们以己度人,把神人格化了,认为神在接受祭祀之后心情愉悦,理所当然能保佑农业生产与生活风调雨顺;在墓室内刻自然之神的画像就能保佑墓主人平安顺意。这体现着人站在自身生存的立场上对自然的合理想象与世俗化处理,也反映出人类对自身主体性的充分肯定,是人类对自身和客观世界关系认识的一个飞跃――人与自然间的亲密和谐。这是在对自身和自然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呈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既不以自然为中心而忽略人,也不强调以人为中心而漠视自然。“天人合一”观念不仅在思维方式上影响了汉画像石的内容设计,也在实际刻画时影响了汉画像石的艺术构成。南阳汉画像石对事物的表现只是简笔勾勒,不做复杂的修饰,线条简洁朴拙,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一种整体性的审美观照,用最直观的形式描摹事物之间的关联,从而透露出汉代人的深层心理。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25
[2]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