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应重视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应重视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非智力因素是和智力因素相对而言的概念,一般来说,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属于智力因素的范畴,而理想、动机、兴趣、责任感、荣誉感、自信心、独立性、协作精神等个性心理因素就被称为非智力因素。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说工具性偏重于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那么人文性就是在强调非智力因素的提升。教学目标三个维度设计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明确提出了应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

一、重视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习动机的培养在非智力因素培养中居核心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虚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爱因斯坦说:“如果所有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做一件件礼物来接受。”

实践证明: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环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课堂导入可以有多种方法,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就在这不一而同的导入过程中生成了。

第一种:开门见山,明示教学目标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法直奔主题,展示目标是为了明确传递给学生一个信号:围绕目标学习,必能学有所得。

第二种:亲力亲为,亲身体验导入法。这种导入法是把学生调动起来,让他通过自己动手,发现问题,获得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第三种:诗词名句,历史典故导入法。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诗词典故欣赏能为课堂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厚重,激发其热爱祖国语文的热情。大多数的古文课教学都可以采用这种导入法。

第四种:播放音乐或视频,创设情境导入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听觉或视觉的冲击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学生更易于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二、坚持课前小活动环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和责任意识

每天抽出课前约三分钟的时间来,开展一项学生活动,目的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既能让学生得到锻炼,变得更自信,坚持下去还能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积累大有益处,能培养其学习毅力,加深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意识。

这项活动的设计不能随心所欲,要考虑到学生成长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认知水平,解决其不同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

七年级的学生,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对生活前景有美好的展望,行为心理仍不脱稚气,好说好动,但随着课程的增加,作业量变大,会有一部分同学出现手忙脚乱的烦躁感,陌生环境中重新开始的人际交往有可能出现障碍,自信心因此会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这一学年的课前小活动分三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主题设计为“真我的风采”,以向同学自我介绍为主,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展示出来,增强其自信心,加快适应新环境。第二阶段主题改变为“我爱我班”增强其班级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第三阶段主题为“精品诗文诵读”,感受祖国语文的美,培养其读书精神。

八年级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也是我们常说的容易出现两级分化的时期,而且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心理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一学年课前活动主题为“我的座右铭”要求学生选择能给学习、生活、做人带来正能量的格言警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生活实际推荐给大家,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积累本记录下来背诵,这样坚持下去,厚厚的积累内容既能在情绪困扰时用来鼓舞自己,又能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一举两得。

九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对前途的考虑与担心,急躁情绪会抬头,同时对家里父母的说教产生抵触心理。这一学期的学生应加强心理疏导,这一学年的活动前期仍以课外积累为主,后期改变为演讲活动,主题为“我的未来不是梦”,激励学生为梦想而奋斗拼搏,还可以围绕实现梦想的路上拥有的爱的陪伴谈自己的理解认识。增强其自信心和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意识。

三、加强课外指导环节,提高学生的独立性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课外指导要兼顾到作业的各项基本功能。即检查和巩固功能,深化和提高功能,体验和发展功能,教学诊断功能。这里着重谈谈一些创造性和探究性作业的布置与指导。首先要变统一完成的作业为自主性选择的作业,由学生根据自己自己的学业水平自行决定做哪项作业,只强调一点必须独立完成。比如学完《行道树》一文后,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性题目: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你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从本文获得了哪些宝贵的生命体验。3仿写《行道树》一文。这三个题学生任选其一完成,完成课文与生活的接轨,所学知识向课外的延伸,题目的设计避免了统一布置作业的雷同性,让他们在独立完成作业时能产生一种成就感,意识到独立精神的可贵。

有些创造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比如《桃花源记》〉一文学习之后,可以布置一个小的课本剧的改编和汇报演出,由10位同学们组成评委会评出一二三等奖,这个课外活动就需要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同时具有团结意识和竞争意识。

每册课本里都有好几次综合性语文活动,这些活动不能忽略或直接印发学习资料给学生,有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制作手抄报,先由学生个人通过网络等途径独立查阅资料来完成素材的准备,由小组成员共同筛选决定使用哪些文字材料,版面如何设计,美工插图如何修饰,都需要群策群力,才能让自己小组制作的手抄报脱颖而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独立性和团结协作精神。

以上就是我对语文课如何提升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基本做法,我相信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说,就让我们在语文课上重视起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