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仰韶彩陶的文化意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仰韶彩陶的文化意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仰韶文化中,原始人类留下来的大量视觉图形引起了人们的探寻,不仅仅因为它们的美学价值,而是在于它们的隐含的意义。彩陶纹样并不是纯形式的装饰审美,而在当时是具有重要的含义和内容,它具有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即“有意味的形式”。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仰韶彩陶文化又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仰韶彩陶文化;意蕴;文化观

新石器晚期,以仰韶文化(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几遍于华北各地区,而以黄河中游为中心)遗存的以橙红色或棕红色绘有深红或黑色花纹的彩陶最惹人注目,所以仰韶文化也有“彩陶文化”之称。

一.仰韶彩陶文化的生命繁衍意蕴;

生命和繁衍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原始彩陶艺术也体现了这种哲学思想。生存和繁衍,表达的是人类最基本的愿望。(1)生存:在当时及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人类对生存的强烈愿望已经表现出来。(2)繁衍:原始人类对子孙后代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原始社会是一个以氏族血缘关系组成的部落联盟。原始社会生存环境及其恶劣的条件下,那些具有超人的特别能力的动物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o动物和图腾动物。如具备人类无法达到的多子多孙生育繁衍能力的鱼、蟾、蛙作为图腾文化符号等等。

在仰韶半坡彩陶中,以鱼纹最多。鱼在中国语言中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在原始社会极其恶劣生态环境下,傍水而居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体验、日常观察与接触和对鱼类强大的生殖繁衍能力的崇拜,所以把鱼类纹和生殖崇拜关联在一起而引发的想象延伸和连接。

二. 仰韶彩陶文化的阴阳观和生生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阴阳相和,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哲学思想。而彩陶纹样也有阴阳观和生生观的深刻意蕴。

两种动物组合成一种动物在彩陶纹样是很常见的表述方式。其寓意可能是两个氏族部落的结合联盟或是部落间的不断战争而融合其他氏族部落的图腾符号,也许还是表示天地相合、男女相交的文化符号。例如:鱼和鸟、人面的复合纹样有学者认为是以鱼纹为图腾的部落和以鸟为图腾的部落的融合。

彩陶盆中心两条鱼向相反方向旋转,是一种阴阳鱼环天旋转、生命永生不息和子孙万代生生不息的观念符号。突出了原始人类的阴阳观和生生观的哲学思想。

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当时的彩陶纺轮上也有许多以S纹做阴阳双关旋转的纹样,这些纹样尽管多种多样,但都是以类似太极图的图形为骨架变化的,其特点就是在一个正圆的二分之一处,画一个S形的线,把圆形的画面一分为二,即分成阴阳交互的两部分,这两部分围绕着一个圆心回转不息。这种运动似乎寓意着天地、日月、男女、上下等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

三.仰韶彩陶文化的图腾崇拜意蕴;

彩陶纹样并不是纯形式的装饰审美,而在当时是具有重要的含义和内容,它具有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即“有意味的形式”。这些图形是由具象的动植物写实逐渐地图形的抽象化和符号化,这正是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的过程。这种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的,是他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中掌握和熟练了并提取自然界中美的形式规律(节奏、韵律、对称等等)。然而,这些图形通过大量的反复地运用到他们的巫术礼仪中或是日常生活的陶器中。正是由于这些几何图腾纹样被大量地运用到并布满了整个器物,使原始图腾含义更加加强了。原始人类正是通过图形符号来传递某种信念,这也就是给予图形某种意义的活动。

四.仰韶彩陶文化图形的象征性;

“图形设计若不具有象征或词语的含义,则不再具有视觉传播,而成为美术了”,设计理论家梅格斯。图形的象征性是指采用与信息内容有某种意义的联系的事物图形、文字、符号、色彩等,以比喻、形容等方式象征图形对象的抽象内涵。象征性图形往往采用已为社会约定俗成认同的关联物象作为有效代表物。

在彩陶文化时期,就有大量应用符号表达他们的某种思想和观念。这些图形不仅是装饰,更是氏族的标志和象征,它其实就是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来使用的。这些图腾标志不是随意的,而是来源于生活,并在当时社会上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一些具有寓意的图形和符号。如在生态条件恶劣的环境下,人们对生殖繁荣向往,所以鱼纹的大量运用和复制来象征生殖繁荣,渐渐成为了人们的社会的共同信仰。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仰韶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探寻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汲取传统文化带来的丰富文化养分,在当下的文化设计领域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当下中国文化在全球化的氛围之下,必须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文化这种资源才能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既要保持自身文化纵向发展的独立性,又要挖掘和开拓与本土传统艺术元素横向结合的协调性和共融性,这样才能够产生更加完美的、丰富的视听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仰韶文化研究》严文明著,文物出版社,2009.9

[2]《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论纲》程金城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