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艺术”传承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李达做事很低调,三个月前,本刊就欲约见身为北京保利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她,想让她说一点有关首场拍卖前一些兴奋的话题,可李达却十分的理性,不过从她轻松的神情中,不免让人觉察到保利会以一种神秘的色彩亮相。
首场拍卖后,保利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五个多亿的成交量,也留给了人们一个津津乐道讨论的话题:保利文化品牌的价值无穷。
“尊重艺术、尊重拍卖”又成了今春保利的一个新话题,这也是一个行业话题,李达有一种使命感,用自己的行动游走在传承艺术的大道上――
采访手记:长期以来,记者见到的多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市场成交数据,已经习惯了用数学符号描述艺术品市场,但是当走入李达女士带有书香味的办公室里,听着她娓娓讲述艺术品征集和拍卖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从头至尾,记者一直沉浸在一种深深的感动之中,早已忘记了此次采访的初衷,现将这些故事道出,与读者共飨。
人、故事、艺术品
关于艺术品,李达女士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一件物品之所以能被称为艺术品,是因为它有着一段故事,一段与藏家有着莫大关系的经历。艺术品本身都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人类优秀文化的精粹,有了这些人,有了这些故事,也就有了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才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而这个过程中的种种,也就传承了文化。
当一个藏家把自己花多年心血收藏的艺术品转给别人时,内心不但要承受割爱的巨大痛苦,还会担心新的藏家会不会像自己一样热爱艺术,一样尊重艺术,如果新的藏家认识不够,对原来藏家、对艺术品本身都是一种伤害。所以,作为拍卖公司,不仅仅是将艺术品征集回来,然后卖出去这么简单,还要承担培育、传导、教育市场的功能,帮每一件艺术品找到自己最好的归宿。这样,藏家才会相信拍卖公司,才会放心把自己的藏品交给拍卖公司,国际上知名的拍卖公司如佳士得、苏富比,很多藏家都是连续几代人和他们打交道,国内的公司应该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因为,对艺术品的热爱和传承是从事这个行业的根本,这样公司才能走得长远。我们希望,当一个藏家购得艺术品后,他获得的精神上的愉悦会大于他在金钱上的花费,而且能影响到他的子孙后代,把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这样,我们就成功了。
默默无闻的先辈
在拍卖公司出现之前,有很多默默无闻的画廊、文化经纪人,他们这代人,历尽辛苦地去考察画家,一个一个,一本一本地出书宣传,但是他们没有或者很少获益,他们的工作大都为艺术品的发展做了铺路石。郭先生就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一位,虽然当时也有不少负面评论,但在中国艺术品最低潮的时候,是他把所有的钱拿出来给画家办画展,做了很多的市场的推动工作。那时候艺术品几乎没有市场,他所做的工作几乎全是铺路石。类似的还有新加坡的蔡老先生,现代一些有潜力的画家,包括岳敏君、王广义等,老一辈的如陆俨少、李可染、朱屺瞻、刘海粟等。蔡老先生起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现在,他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但他苦心经营的画廊还是在坚持不断推出新的画家,这些人很值得尊敬,他们才是热爱艺术的人。
艺术有价亦无价
当记者提到艺术品的价格问题时,李达女士认为,我们不应关注艺术品的价格,而应关注艺术品的真正价值,艺术品的真正价值是它本身对人类文化传承所做出的贡献,收藏艺术品是为了传承文化。
艺术品的价值是永远存在的,在创作之初就有了,一件艺术品是否有价值,一个画家是否是一个伟大的画家,是要看他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是否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多大的作用。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具有非常大的艺术魅力,当它出现时,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激动,都想将之收入囊中,艺术品的魅力是无法阻挡的,很多藏家一见到自己喜欢的就两眼放光,这就是艺术品自身散发的魅力。在保利的拍卖会上,有位藏家用大概3000多万元,购买了10幅优秀的画作,而当优秀再次出现,他还是抑制不住想要购买,当然这只是体现在个人身上。如果将艺术品的魅力放大体现在国家角度,就更能体现文化的魅力,如前段时间法国艺术品在中国展览期间,一名乡村教师带着他贫穷的学生,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就是为了到北京来看画展,亲自看看《吹笛的男孩》,而这幅画只是法国一家不起眼的博物馆收藏的,可见文化的魅力是多么的强大。
人类在物质上满足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会出现精神方面的追求,开始注重:文化需求,注重精神享受。一位藏家这样说过,“吃得再好,就算每顿饭吃山珍海味,也就一日三餐,也能吃腻了;住得再好,住再大的房子,也仅仅用一张床的位置休息,房子太大自己就成了看房人了。”这也恰恰说明了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后,就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才会快乐,而艺术品就能满足人们在这方面的需要,收藏就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有些人只要自己喜欢,不管花多大价钱都愿意购买。
潜心收藏、功德无量
李达女士给记者提到自己遇到的一位新加坡藏家,这位藏家几十年来一直在收藏中国艺术品,从最初的每幅画1000元钱开始,到现在一些画已经超过100多万元了,他还是在收藏,他把当初花低价买进的书画返还给市场,把所赚得的钱又投入了新的艺术品收藏中,一点也不乱用,他说:“这些钱是收藏艺术品的回报,我还要把这些钱回报给艺术品市场。”这样做仅仅是因为他喜欢中国艺术,对艺术品的热爱,对艺术品的付出,着实让记者感动不已。反观我们国内的很多买家,他们本身不懂得欣赏画,没有从内心深处欣赏艺术品,只是为了投资,他们买到艺术品几乎不看一眼,就放入仓库,等着升值,春拍中花10万元买的画,在秋拍中就拿出来,就想卖到50万甚至100万元,这使得艺术品市场出现一些混乱现象,这种现状可能会让人感到痛心,细细思量之下,其实很好解释,这是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刚刚经过动荡年代的艺术品市场是没有办法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刚刚处于学走步阶段,经过“大浪淘沙”,剩下的才是金子。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会被淘汰,拍卖公司也是如此。而真正坚持下来的,都是对艺术品心存感念的,真正服务于艺术的人,只有经过整合,调整、淘汰,市场才会稳定、成熟,法律、制度也会不断修改完善,才会达到成熟。
艺术属于真正热爱它的人
李达女士告诉记者,有一次去画廊,在短短的半小时这家画廊成交了70多万元的画,她给记者讲述了一件最令她难忘也最令记者感动的一件事。有一位老太太看中了石齐的一幅画,不由赞不绝口,“这幅画真是漂亮,真是好画啊!”她询问价格,画廊经理说是8万元,最少也得7.5万元,老太太说到:“这真是幅好画,不过能不能再便宜一点。”也许是看到了老太太的恋恋不舍,被老太太的痴迷所感动,画廊经理问她买画做什么用,老太太解释到:“我刚刚搬了新房,现在要装饰房子,可是不想买什么印刷品、商品画之类的东西,只是想买一幅真正的画作,现在看中了石齐的画,很喜欢,我想把它放在客厅里,我真是喜欢这幅画。”最后,画廊经理同意以7万元卖给她,并告诉她,如果有一天不喜欢这幅画了或是看中其他画,可以随时退或者换成别的画作,但老太太说不会退的,她就是喜欢。
“只是喜欢”,记者的神经再一次被触动,这说明中国的老百姓,开始真正懂得欣赏艺术,开始对美有了真正的需求,他们想把真正的艺术品搬回家,这更让记者坚信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尊重拍卖、尊重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里很讲究诚信,从事艺术品行业更是如此。有时候,一些买家举了牌,最后说是不想要了,可以赔偿拍卖公司的损失,但李达女士认为,我们拍卖公司不要赔偿,我们受了损失倒没什么,但这种行为却伤害了委托方,是对原来藏家、对拍卖、对艺术的不尊重,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伤害。拍卖公司仅仅是一个平台,让买家卖家在这个平台上公平地、公开地交流,我们应该对艺术品、对藏家负责,不要随意地伤害他们。我们知道,国际上大多买家把每一次举牌都看得很重,举牌成功就意味着签订合约,签约了就要履行,这也是与国内一些买家的心态有关系的,在国际上,一般买家都会使用他资产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来收藏;但是在国内,一些买家,他有1000万元的资产,却敢用2000万元或者3000万元的价格来买,这难免就产生违约,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丢失了内心最珍贵的诚信。
保护艺术、传承文化
记者提及了保利集团收藏圆明园国宝之事,李达女士表示,一个人赚了钱,要想着光宗耀祖,一个企业赚了钱,也要想着自己的祖国,要想着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应该为国家做一些贡献,保利出于保护文化收藏这些国宝,在博物馆里展出,这只是开始。这种模式会发展下去,所有的企业发展好了,都应该为保护民族文化做出一些努力。因为国家收入毕竟有限,在国际上很多地方,都有完整的捐献体系,企业出钱购买艺术品,然后捐献给国家,保利自己出钱为国家收回国宝也是如此。有一次在新加坡征集藏品的时候,当别人给当地一个大藏家介绍说,这是收藏圆明园国宝的保利来征集拍品时,那位大藏家很爽快地把自己多年的珍藏拿出来。藏家认为,一个有热爱祖国、对保护祖国文物有责任心的公司,是值得信赖的。
还有一些可敬的人,比如在国外有一些人常年在收集唐卡等民族艺术品,他们只是想保护民族艺术,将民族文化好好地传承下去。
中国一直有优良的传统文化,但是经过近代100多年的战乱,再加上建国后“”,这些文化几乎被批驳得体无完肤。尤其是期间,中国文化遭受了颠覆性的破坏,中国文人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迫害,中国传统文化里讲究“士可杀、不可辱”,很多文人不堪受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使得中国文化出现断层。幸运的是,现在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这点,政府已经开始将建立和谐的社会提上日程,加大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加大对艺术创作的支持,作为艺术行业的一员,保利更有责任加大对艺术的宣传、推广和保护,用艺术语言来传承文化。
听完这些,记者眼睛有些湿润,是啊,我们一味地将眼光放在金钱上,看到一件艺术品,首先想到的是它的价格。但是经过李达女士的洗礼,我们才意识到它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用艺术语言来传承文化,这是保利的立身之本,也应该是我们民族的立身之本,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