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立体感培养浅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立体感培养浅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主要谈在有限的素描教学周期里面培养学生的素描构型能力和技能需要掌握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美术教学; 立体感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141-001

在美术教学中,素描因为它的基础作用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描是需要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养成的一种技能,它主要是用黑、白、灰三种层次变化和线条感来表现客观的事物,通过层次变化来表明事物的明暗、立体感、空间感、质感和量感。

立体感培养是素描明暗形态造型训练中的首要任务,可以说,一幅明暗形态造型的素描作品,如果没有立体感,就不可能有空间感、质量感等。对同学们来说,只有理解、研究明暗变化的规律,才能更好地表现形体向纵深延伸的立体效果。那么,应该怎样观察、分析并做好立体造型呢? 根据经验,我觉得要做到这样几点是很重要的:

第一,要树立立体的观念

要树立立体的观念,就要学习用立体的眼光观察物象。我们在观察、分析、理解物象时,一方面要能由浅入深地分析其结构形态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要能深入浅出地分析其光与明暗的关系,如直射光、侧面光、远近光,物体的质地,受光部、背光部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同学往往在注重明暗形成的物象立体感的同时,忽略光的作用下线的立体感,如素描画打出的轮廓平而呆板,甚至像铁丝做的框框,而成功的素描画,在涂明暗前,打出的轮廓就已具有力度和立体空间。这是因为,线本身是人眼看不见物象体面的面,它的轻重缓急、模糊清晰、节奏变化都反映了光作用下物象的立体面,线应是立体的。总之,从一张素描画开始,观察物象时,就要进入立体感的状态,直至从容把握以后更深层的光影明暗变化、立体感的塑造。另外,在不作画的平时,大家也可以常常试着用立体分析的眼光观察、分析自己周围感兴趣的物象,观察这些物象在不同光的作用下所反映出的体积,经常使自己沉浸在立体感觉的氛围里。

第二,要学会创造条件体现立体感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光线弱、反光强等,客观物象的立体明暗关系在写生练习中常常并不明确。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思考创造一下有关的条件,使之明暗关系明确,增加物象立体感。例如,在画面上提高物象受光部与背光部的对比度,使明暗关系明确,或加强素描画中暗部(或明部)整体深浅变化的节奏,尤其在明暗交界线变化的深浅节奏上多做文章;同时,还可以提高物象背景环境的明度(如加一块亮色的衬布等),增强物象暗部的反光亮度;另外,在塑造物象立体感前,选择适当的角度,使之能明确观察到物象的明暗两面,避免观察到的物体只有一个亮面或全是暗面,达到明确明暗立体关系的目的。总之,明确立体关系的方法是很多的,其关键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地创造条件加以改善,那种在纸上无动于衷地再现对象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

第三,要掌握立体造型的方法

一般来说,光照射下的物象明暗层次变化是非常复杂,乃至是无限的,而明暗的表现手段是有限的,或者相对来说是较简单的。这就是说,立体造型只能用其“有限”与“简单”的明暗手段来表现 物象上“无限”与“复杂”的明暗现象。那么,怎样达到这一目的呢?我们认为,把物象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归纳为"三大面"、"五调子"是一条捷径。“三大面”,即物体的受光面、背光面、灰面;“五调子”,即在三大面中根据受光强弱不同,再分成五调子,它们是亮部(含亮光)、灰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和投影五部分。

了解了“三大面”、“五调子”后,大家无论遇到的是何种物体(如圆、方、棱形等),也无论其明暗变化多么复杂、微妙,只要通过“三大面”、“五调子”的简化处理,便可找出其明暗变化的基本关系,画出立体形象。

当然,就一幅完整的表现立体造型的作品而言,画中仅有物象自身的明暗变化关系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物象与背景、物象与物象等等之间的复杂明暗变化关系。我们在进行立体造型的基础训练中,必须掌握如下几个规律:

1.暗对比规律。要运用明暗对比的艺术手法, 防止自然主义的机械模写对象。对比的调子可以多,也可以少,可有意识地去做。

2.实对比的规律。一幅画中哪里虚,哪里实,要明确地加以分析,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这一规律。千万不要顾此失彼,主次无序。

3.圆对比的规律。尽管世上万物结构各异,有大小之别,形状之差,但从形体结构的变化组合上看,都是由方与圆这两个基本形构成的,将复杂形体概括成几何体,是立体塑造物象的重要法则。

总起来讲,绘画是一种把立体的空间关系表现在平面的纸上的艺术活动。有很多绘画表现的比较幼稚,比如用多条地平线来表示出各种物体有前有后;用大小差别来表示远近;在某些好的作品中,甚至还出现一个物体内部的某些透视,等等。这些立体感的表现只注意一些明显的前后位置的差别,不能察觉细微的变化,在一些物体间的透视不明显,或前后关系比较复杂时,会顾此失彼,错误大增。所以说传统中国绘画就没有立体感,看上去是平面的感觉。

总之,如果我们想在绘画的时候表现体积感,需要掌握四个方面:一是要强调物体轮廓强弱的节奏变化,以符合人对实物的视觉经验。二是要强调物体结构的透视缩变,以符合人前大后小的视觉经验。三是要强调背景与物体的明暗对比,以符合人对物体环境的视觉经验。四是要强调物体表面的明暗对比,以符合人对立体的视觉经验。这些都是老师们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绘画经验,我们需要注意。也许上面的内容对于大家在表现体积感的时候会提供很好的帮助。按照上面四方面经验介绍使用的话,在绘画中表现体积感估计人人都能够做的很好。